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家悍媳 羽扇

老爷子这脸立马就拉了下来:“你们娘俩瞎咧咧点啥呢?也不瞧瞧那两菜跟馒头是啥样的,咱能做出这么好吃的来?这都老三到镇上买回来的,咱不过就蹭口吃的。你们俩倒好,这才进门就霸着桌子,一口气就吃了个精光。”

周氏愣住:“他顾大河有那么好心?”

老爷子冷笑:“他没那么好心你就有那么好心?把咱丢在在家里头,就留了那么点粮食,也就咱不做饭,天天吃老三带来的现成的,要不然咱非得饿死了不可。”

周氏心虚,大声嚷嚷:“那可是有三十斤粮食咧,哪里少了?”

老爷子面色更冷:“三十斤粮食,三个月,咱喝汤都不够。”

周氏自知理亏,可瞅着老爷子啥事都没有,这嘴里头就乏了嘀咕:“这咱不也没想过会去那么久嘛?再说了,咱瞅你现在都过得挺好的,脸色挺好的,又胖了不少……”

瞧着这两人说着说着就跑偏了,顾大花可是急了起来:“爹你还没说呢,这老三是咋个回事,按理来说他不会那么好心的啊?”

“对对对,说得就是。”周氏立马应和。

老爷子冷哼:“老三没那好心你有?你嫁到二水镇这老些年,可没见你往家里扒拉东西,就见你往外拿东西了。老三再咋样也是个孝顺的,只要不把人给惹急了,啥都比你强。”

顾大花被说得一脸尴尬,讪讪的也不说话了。

可周氏这眼睛就亮了起来,赶紧道:“那么说来,这老三回心转意了,知道自己错了?决定要好好孝顺咱了?”

老爷子冷笑:“你想得美哪你,咱都替你说了不少好话,可到现在老三心里头还膈应着呢。你少打老三主意,这老老实实的,说不准老三就不恨你了,还能孝顺你点,要是你还跟以前似得使劲作,看他理不理你。”

周氏听着就不乐意了,嚷嚷道:“咋的他不是从咱肠子里爬出来的不成,咋就能光孝敬你,不管咱呢?这可是没了天理了。再说了,他要是孝顺的话,咱能作吗?还不是因为他不孝顺才作的。”

周氏想到刚才那家菜,不由得吧嗒嘴,心里头暗骂,还以为这死老头子过不下去呢。又是来了狼又是闹官兵的,可没想到这死老头子还过得挺好,人都胖了老大一圈了。

明明这老三是从自个肠子里爬出来的,凭啥只孝敬这死老头子。

“你也别愣着了,赶紧给咱做点吃的去,你俩吃饱了,咱可是没吃。”老爷子说着话肚子就饿了,瞧着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这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一说到做饭,周氏立马就打起了哈欠:“花儿做去,咱今个儿起的早,这会正困着,得眯一会。”

顾大花也不乐意去做,可周氏不做自己不做,让老爷子自个做去?那老爷子还不得发飙了。顾大花就算不乐意也慢吞吞地去做了。

这锅啥的长时间不用,又没洗干净,味道可不好闻,把顾大花给熏得差点没吐了。刷了老半天这才把饭给做上,想到自己现在的情况,也不敢偷奸耍滑了。

周氏的确是有些累了,毕竟二水镇到这里可是老长一段路,两人天还没亮就开始走,一直走到现在才到家。

不过饶是再累,这听到顾大河的消息,周氏还是跟打了鸡血似的,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要说现在周氏就算再不情愿也是信了顾大河有那个富贵命,这从指缝里头流出来一点就不少了。

不过周氏是个贪的,指缝那一点不可能满足得了她。瞅着老爷子这日子过得,周氏这笨脑子也想通了一件事,就是这顾大河吃软不吃硬,得软着来,跟那潘菊花似的,明明就不是个好的,可这一软,所有人都向着她了。

要说这两三个月在二水镇,周氏也算是学到了点东西,这有些人就是吃软不吃硬,放低了身段说一句话,可比又打又骂的强多了。

要不然自个娘俩都折腾了那么久,还能被撵走了?

顾大河追着小豆芽回到家里,就看到小豆芽坐在屋子门口那里发呆,人走近了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都没有反应。

“你先待会,爹给你做饭去。”顾大河也没有多在意,直接就进了厨房里面,这几天没做饭,厨房里面就积了一层灰,顾大河也不管,随便洗了洗锅就将米放进锅里头,加了谁水烧了起来。

等火着了以后就到园子摘了把青菜,回到厨房的时候又绕道小豆芽那里:“这会来不及到镇上买肉了,天中午咱就别吃肉了,吃点青菜吧?”

因为学堂就在村里,所以午饭都是各自回家吃的,又一柱半香的时间,现在已经去了大半柱香的时间。

小豆芽目光幽幽地瞥了顾大河一眼,直接起身跑了出去,这是打算到顾盼儿家蹭饭去了。

“你上哪去?”顾大河急急叫住小豆芽。

“大姐家!”小豆芽回了一句。

顾大河瞅了瞅手中的青菜,不免嘀咕:“这孩子真是……不就少吃一顿肉么?这就不干了,以前一顿饭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挑挑捡捡的。瞧被那娘们给惯的,连大白米饭都瞧不上了。”

顾大河完全忘了那天是为何生气,三丫又是为了什么离家出走,这眼瞅着后天就八月节了,张氏也没有回来,还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不妥。虽然到了镇上的时候也会打听一下三丫的消息,可瞅着却没有多认真。

不知道是还怀着侥幸心理,还是根本就不在意三丫这个闺女。

顾招儿每天都看着顾大河出入全福家,开始的时候还冷笑几下,可到了后面的时候,根本连眼神都懒得给一个了。怪不得自己当初会被卖掉,有这么一个爹,就算大房没有将自己拐走,只要周氏开了口,顾大河恐怕也会照做的。

所以这一切都不能怪别人,顾大河当初副样子,不过是一时想不开而已。

如今肯定是想开了,又觉得全福家那边好了,今天那周氏可是回来了,倒要看看这顾大河要怎么做。

还别说,自打见到周氏,顾大河这心就乱了。老爷子说过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脑子里回放,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周氏了。想到周氏既然都已经回来了,那么老爷子的一日三餐就不用自己去犯愁了,就想着这些日子先不过去,毕竟自己身上也没多少银子了。平日里午饭稍微简单一点,晚饭则要丰富一点,所以一天下来也要花上至少三百文钱,要再买点别的,花费的就更多。

顾大河算了算现在身上的银子,不免有些骇然,就只剩下二十七两银子了。

还好周氏回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这银子能花多久。这不过去老屋那边的话,顾大河就不打算再到镇上买吃的,家里有就在家里随便做点吃的。

反正后天就是八月节,婆娘也该回来了。

这想到银子,顾大河就想到三丫,然后这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么个姑娘家能上哪去了?身上还带了那么银子,也不怕被人给抢了。

尽管小豆芽一再强调三丫不在张家村,可顾大河仍然怀疑三丫就在张家村,想到张氏没少给娘家吃的用的,并且还给不少银子,顾大河这心里头就起了疙瘩。

就这一年来给的,就比自个这一辈子给老屋那边的眼要多得多。

开始的时候因为觉得亏欠良多,所以顾大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这次数多了。顾大河就觉得不对味起来,特别是听老爷子说的‘你想想你这老些年给家里点啥了……’就越觉得愧疚。

这不算起来没觉得有啥,一算起来,还真就没啥,这些年自个就只会埋头种田,这种出来的粮食再多自家可是好几口人呢,也差不多都自个家吃了,留给俩老的,还真就没啥玩意。

顾大河自个纠结着事情,那边张氏在娘家待了这老些天渐渐地也就习惯了。每天给看看孩子做做饭,闲着没事就做点衣服啥的,日子渐渐地也就过习惯了,没有开始那几天那么焦虑了。

不是不担心家里头的牲口,可张氏也想通了,就顾大河现在这个样子,迟早都会跟老屋那边亲起来。就周氏那样的,到时候自己把牲口养得再好,还不是等于给老屋那边养的,

而张氏最担心的莫过于,那老俩口会直接就住到家里来,要真那样的话,张氏是打死也不乐意回去了。

反正四丫现在跟着顾盼儿过,张氏不担心顾盼儿会对四丫不好,毕竟对这买来的小子都能那么好,对自个亲妹子还能差得了。就是宝哥儿也不用操心,顾大河再混也不至于饿着这唯一的儿子。

且宝哥儿也不是个傻的,顾大河不管他,他不会去他大姐家吃?!

“你就真打算不回去了?”何氏也不是想要撵张氏走,只是担心张氏放不下,然后那头顾大河又娶了别人当媳妇,到时候可就得不尝失了。

张氏道:“娘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俩老是啥性子,大河他现在天天跟老爷子待到一块去。早些时候还好,后来就越看咱越顺眼,咱回来的前一天不止把咱给打了,还打了望儿。咱瞅着这人是不想好好过了,既然不想好好过,咱就没必要回去受那气。”

“可要是大河他找了别的女人,你又咋办?以前你那婆婆可没少琢磨这事。”

“找就找吧,不过他休想带回家去,要带就带到他爹娘那边去。咱那房子可是大丫建给宝哥儿的,可不是给他的。”

“咱也不管你这个,你能想得通就行,反正这家里头也不缺你这口吃的,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也甭担心你弟俩口子,他们绝对不敢嫌弃你点啥。”

“谢谢娘。”

……这家里头和睦就是不一样,按理说张氏回到娘家应该感觉到拘束的,可日子却过得很是轻松,感觉多少年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何氏比张氏更看不惯周氏那群人,只不过闺女都嫁了过去,那时候还认死理,不管咋地都要跟着顾大河,也不懂得反抗点啥,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个这当娘的看着就是再着急也没用。

再说那时候张氏一年生一个,要真的不管不顾了,那么小的孩子要咋办?

现在好了,大丫是个有本事的,一个人就能扛起一个家,就算张氏真跟顾大河掰了,也不怕下面几个小的过得不好。

这正惦记着顾盼儿呢,顾盼儿就骑着牛奔到了。

“开门咧!”

顾盼儿是来送月饼的,本来是要求司南给做三百个月饼的,结果司南给送来了五百个,顾盼儿就给家里头的长工每人发了十五个月饼,那几个残兵也每人发了十个,都放了半个月的假,让他们回家一趟,秋收之前回来干活。

几个长工还好一点,不是本县的就是隔壁县的,近的半天路程,远的也不会超过两天,个个都满心欢喜地回了家。

倒是那几个残兵,有心想要回去,可看到自个这样子,也不敢回家去。最终这残兵也只是回去了三个,另外四个没动。除了一个是家里太远,半个月不够来回以外,剩下的三个都是不敢回去的。

不过虽然没有回去,却把月饼送到驿站,托人送回去了。

顾盼儿原本也想给小相公送点月饼去的,可想到小相公自己会做,也就歇了这个心思,不过准备了几坛好酒叫司南找人送去。司家商队不少,不过去平南的话,三月才有一次,所以要送到平南的话也差不多年底了。

算算时间,似乎也正好,顾盼儿倒没啥意见。

刚喊完没多久,这门就开了。

“大丫来了。”开门的是张氏。

顾盼儿从牛身上跳了下来,直接就走了进去,大黑牛虽然没被牵着走,可也老老实实地跟在后头,见到远院子里头的母黑牛立马就凑了上去,顾盼儿扭头一巴掌拍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