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改造废物老公,从20岁开始养老 第163章 都该独立了

林宏个臭小子把宝贝的篮球放在车篮里,咧着张大嘴骑自行车冲到前面去,没一会儿连影都看不见了。

等他们回到家,得到消息的林父林母一家子已经都来到门口等着接孩子。

徐东升拍拍身上头发上的灰尘,把东西给搬进去。

“小姑姑!”

林慧从包里掏出来几个铁皮玩具,“一人一个,不许抢啊。”

“噢噢噢——玩具,谢谢姑姑!”

林小志已经八岁了,还是第一次玩铁皮玩具汽车,兴奋极了。

林宏拿出篮球在地上拍了一会儿,发现地不平不好玩,开始呼朋唤友,“走,我们去学校里拍球!”

“小叔叔给我拍一回!”

“我也要我也要!”

康康平平就喜欢跟在大孩子后面玩,也拿着自己的玩具车撒开腿就跑出去。

林母提醒林宏,“不能只顾着玩,要看着小孩儿!”

林宏远远地应一声,“知道了!”

她回头埋怨,“怎么给他买这么贵的东西”

林慧解释,“学校里都要上体育课的,男孩子多打打球,能长高长壮。”

小儿子上了初中后就难得回家,她刚刚看一眼,好似肩膀是真的长开了些,“是长大了。”

林慧把衣服拿出来,都是深蓝色的,“爹娘你们各一件,试试,这个码数应该都能穿下。”

林父接过衣服,摸摸面料,脸上笑成一朵菊花似的,“你怎么还带回来给我们,今年我们家也都做了新衣服。”

“是啊,听你小弟说铺子里生意很不错,留着卖钱多好啊!”

徐东升笑着说,“钱是永远也挣不完的,如今家里有那个条件,穿几件新衣服也应该。”

林父笑呵呵地把身上那件袖口都给磨花了的衣服脱下来,套上。

“都没有穿过你们年轻人的衣服,感觉有点奇怪......”

大家都笑了,让林母也快点换上,两个站一起,真像年轻了四五岁。

二嫂摸着布料,“这衣服好,多大年纪都适合穿,看爹娘穿上都不像是咱山里人了,不说话都能当城里人。”

林母有点不好意思,手指一直摸着胸前的绣花。跟老头子结婚的时候,一身没带补丁的半新衣服,拎着包裹就嫁了。这么多年,就没穿过这样鲜亮的新衣服。

女人们在一边聊新衣服,徐东升问起两个舅子镇上饭店的情况。

大众饭店一个月前就要恢复供应兔子了,只不过徐东升家的兔子还没养成。林家这边倒是能供应,但量还上不来,每五天送五只兔子过去,勉强能给老客解解馋。

看林家老实,大众饭店挺满意,连着鸡也收了十几只。

家里现在有了钱,准备年后盖新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里房子不够住。

等盖好新房,估计也就要分家过日子了。

饭桌上,林慧问家里的房子想盖成什么样

他们这边的地倒是挺广的,横排竖排都能盖出五六间屋子来。

林慧给安安喂了块肉,让她自己拿手抓着啃,想了想,开口,“爹娘,哥嫂,我有个建议你们要不听一下”

众人筷子都停下了,看着她。

“家里以后要分家了,山上的果树还有家里的鸡鸭兔子这个相信你们都有数。我是有个想法,假如你们一分为二,总也会有头碰头脚打脚的时候,到那会儿,咱自家争,给外人把钱挣了去那就够呕心的!”

“不如你们把家里的生意分开做。”

“我打个比方,假如大哥想留在家里头,就出钱把家里的果树、鸡鸭兔子给买下,以后挣多少钱都是大哥家的。大嫂还可以在家开个小卖部卖点杂货挣钱。”

“假如二哥要出去闯,那就拿大哥买果树家禽的钱当本钱,在外面买铺子。”

“大哥在家里收山货卖给二哥,二哥在城里批发杂货回来给大哥的小卖部。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你们都有得挣,还能相互扶持,相亲相爱挣大钱。”

其他人还没反应,林二哥林二嫂就拍手,“我觉得这样可行!”

显然他们也是早有想法要出外面去挣钱了。

林大哥本来就倾向于守成,一想,在家给爹娘养老,还能挣钱,也心动了。

林宏忍不住插嘴,“姐夫家的铺子买的就很好,咱们也跟着买,一定不会差!”

三姐当面把他的工钱交给了娘,说是自己靠双手把学费给挣回来,他现在可膨胀了!就觉得做生意挣钱最光荣!

林慧解释,“我们家现在这个铺子是因为运气好碰上了。还是得看二哥二嫂手里有多少本钱,要是不够,先在镇上或买或租房子也成,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以后慢慢再往外走。”

“不过你们得尽快决定,东升大哥二哥去镇上看过铺子了,年前好位置的铺子一年租金大概有个八九十块钱。年后可能会涨也不一定。”

她又补充了一句,“即便是年后不涨,以后肯定也是会涨的,这是能够预见的事情。做买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变少。”

大嫂二嫂跟这个小姑子关系也好,不是喜欢搅混水的人,知道她是真心为着娘家好,更别说她自己爹娘兄弟了。

总之林家人很相信林慧的话,之前听她的话养兔子挣了不少钱,这回他们也愿意听下去。

林父抹抹嘴,神色认真,问她,“你说的那个小卖部好做吗”

“村里缺什么我们就去城里批发回来,要是家里缺包盐缺盒火柴,你们是宁愿走大半小时走山路还是愿意多花一两分钱来咱这买”

大嫂开口,“我要是手里不困难,肯定是不心疼这一两分钱。”

“是的,这就是个小本买卖,但是积少成多啊。而且我们要是后面要卖点贵的东西,提价就是按几毛钱计算了。”

林父觉得挺合适,“要是你们没空,我们两个老的守着也成,在家坐着就能挣钱,一天别说几毛钱,就是几分钱都好。”

林母也点头,她又不爱跟人聊闲事,有时候看孩子都觉得无聊。

大哥大嫂越听越心动,“那这个小卖部怎么搞呢”

“要搞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盖房子的时候单独盖一小间屋子朝外大路方向,有个七八平就差不多了。然后靠墙的木架子你们可以自己打,买回货物了往上摆整齐,有人来买收钱就成。一点不麻烦。”

“难的地方在于进货,得找商家,还得比价,可能要出远门,这方面咱得慢慢来。”

“还有一点,就是嫂子你得硬气,做生意的脾气就不能软。村里都沾亲带故的,时不时就过来跟你赊账,那你这生意是给自己做还是掏钱给他们花呢”

林母摇头,“谁来都不行,我去说,哪有不给钱就拿东西的,又不是土匪。”

大嫂抿着嘴唇,点头,“不给赊账!”

说完家里的事,二哥二嫂又问起林慧城里的情况,徐东升跟林宏偶尔插几句嘴。

明明只是“提个建议”,一顿饭吃下来,差不多都确定好了要做......

晚上睡觉时,徐东升眼睛亮亮的,看着林慧,“老婆,你说那小卖部,可不可以给我爹娘也搞一个家里老宅都空着呢!”

林慧笑,“可以啊。”

她没法把婆家人当娘家人一样掏心掏肺,但是对于男人来说不一样,那也是他的亲生父母。

孝顺总是没有错的。

老人就是要找事情做,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