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163章 天才之争,恐怖如斯!

“晚上好,各位元旦快乐,大家都放假了吗在这里向从事服务行业的朋友致敬,每年在公众最闲暇的时间,反而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才能让我们享受到一个美好的假期。

欢迎来到新一年的《故事人生》,我是主持人顾知书,是的,我回来了。”

顾知书的声音从广播内传出,让无数听众心里一暖,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很多女听众更是心都要融化掉了,多么温柔的男孩子啊!

他在节目里向服务行业的人员致敬,但在元旦的夜晚上节目,开广播,何尝又不是一种加班呢

大家都知道,顾知书请假去京城,是有任务安排的。

顾知书虽然因为保密的原因,没有对外公开详情,但有小道消息传来,顾知书是去央台录节目了。

有网友曾拍摄到他出入央台摄影棚的照片,像素不高,整体比较模糊,像是拿遥遥领先在一个很远的距离外偷拍的。

不过有人扒出了一旁卢宁的服装,和她当天上新闻直播时的服装一模一样,基本可以坐实这个消息。

顾知书去央台是录制了什么节目

这个问题甚至压倒了《深夜唱诗班》的首播,成为粉丝们心目中关心的头号问题。

但在这种情况下,顾知书还是在新年第一天就飞回到宁城,并且在当晚就在节目上和大家见面。

虽然吧,也没有粉丝提出强行要顾知书在新年第一天必须要开播这种要求,但顾知书有这份心意,还是让粉丝心里暖暖的。

就像女朋友嘴巴里总是在说,她不需要情人节礼物,你可以陪伴在她身边就很好了。

你真不准备礼物试试

试试就逝世!

人心总是会期待更多的惊喜。

“大家都看完《深夜唱诗班》的第一集了吗没看的朋友建议上小破站看一看,挺好的一部国风动画,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这么光明正大地打广告

基本上能在今天守在电台前收听节目的,都是忠实粉丝,自然不会错过昨晚的《元日》首播。

哪怕没有空第一时间就熬夜看,好吧,其实一部六分钟不到的动画,也没啥资格谈“熬夜”这个话题,反正晚上没空看的,第二天也都补上来了。

而且在各大网站论坛社区内的讨论度极高,不仅仅是因为古诗的质量,还有动画带来的感慨,以及关于传统节日的种种讨论等话题,都把热度冲得很高。

即使不是深夜宇宙系列的粉丝,看见“年味是不是越来越淡了”这个词条,也会下意识地想要点进来,发表一些看法。

加上任何话题底下都能找到独特吵架方式的键盘侠们的力量,让这部凌晨首播的动画片,短短一天时间不到,就拥有了超过300w的播放量,热度惊人。

各种自来水也是无处不在,纷纷在为这部“国漫”卖力宣传。

但粉丝们给你宣传引流是一回事,你顾知书自己打广告是另一回事。

有人已经扒出来了,关于望筱书文化传播工作室的一些内幕,其中,主要负责人林望、莫筱、顾知书三个名字,就很引人注目。

不难推断,是这三人各自使用了名字里的一个字,组成的工作室名称,竟是如此简单。

亏得之前还有一大堆人在网上分析,说这“望筱书”三个字,十分具有韵味,很符合国风文化气息云云,吹捧了半天,不知道面对这个残酷的真相,内心会作何感想。

你顾知书身为工作室的老板之一,自己给自己的作品脸上贴金,属实是让人有点绷不住了。

“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了,《元日》的作者是王安石,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那今天,我们就顺便来聊一聊这位‘拗相公’的生平事迹吧。”

来了!

听众们精神一振,果然是王安石。

大家就知道,在新年第一天,顾知书肯定会抛出一个重要人物作为主角,目前主流猜测是李白或者王安石。

前者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每天都有人在留言呼吁,让顾知书搞快点。

但后者的人气同样一点不差,因为“唐宋八大家”里面,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事都已经讲完,每一个人的故事里面,都有王安石的存在,几乎说明,只要生活在那个时代,就绕不开这个人物的影响。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被“新法”二字所串联起来,王安石身为宰相,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人生。

对此等人物,你怎能不感到好奇万分

况且半年下来,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顾知书做节目,都是有一套内在逻辑的。

节目内容往往会和书籍出版、网络视频以及一些实时事件相关。

既然《深夜唱诗班》第一集的作品就是王安石的《元日》,他又怎么可能不在今天展开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人生呢

小板凳和瓜子早已经准备好了。

“南宋有一位叫沈晦的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自古及今,天下秀才只有三个。孔大头一个,王安石、苏轼合一个,和晦乃三个也。】

这里你们可以忽略掉最后一句话,因为这就像说‘我和科比合砍81分’没有太大区别。

但从这句玩笑话之中,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到底有多高。

他如彗星一样显现于十一世纪神州大地的天空,以前无古人的大改革运动,试图将旧有的社会制度连根拔起,以一己之力止住王朝向下滑落的颓势,只是不待克尽全功,他便又倏然地从历史的天空中消失,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顾知书的风格,总是开门见山,在开篇就把格调定得极高。

苏轼有多厉害,大家都见识过了,说是“全才”都不为过,诗词、文章、治政、种地、下厨,样样精通,无所不能。

而王安石竟是和苏轼并列

且是出自一位南宋文人之口,要知道,这南宋和北宋可没隔着多少年,找找关系,你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和当事人沾亲带故的亲属朋友,找到当事人亲手书写的文稿,获得最精准的一手史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