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第106章 跟诸葛亮讲横渠四句,带兵支援孙坚

106跟诸葛亮讲横渠四句,带兵支援孙坚

李君越这句话里面,表达的意思就太多了。

他是给诸葛亮的丞相之位,是现在大汉的丞相,还是新王朝的丞相

这是在变相的表明,他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吗

多半是这样的。

这么一个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将近两州之地的封疆大吏,又遇上此时朝廷中央孱弱。

各地军阀四起,这样的人物,要是没有野心,那就不正常了。

诸葛亮此时年纪虽小,但心思却早就跟大人似的,也听出了李君越的话外之音。

当然,李君越这句话,有两种解读、

也可以解读为,大汉的丞相,这不过是李君越不想让人抓住把柄,没有明说而已。

“李州牧,我希望这个丞相,可以是大汉朝的丞相、”

诸葛亮随即看着李君越,认真的说道。

此时的诸葛亮,因为收到水镜先生等人的影响,他心里对于大汉还是抱有很深的感情的。

这点从历史上就能看得出来。

诸葛亮原来时空历史上,一生都致力于恢复汉室江山。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他后面给刘备效力的原因。

这也是,李君越比较头疼的。

如果不改变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后面他很大概率,还是会给刘备效力。

所以,此时李君越看着诸葛亮,也是很认真的说道:“孔明啊。

你记住,未来你是要给,全天下百姓做丞相,谋福祉。

而不是做一家一姓的丞相。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大道,才能真正的青史留名。”

李君越这一次,也只是希望可以在诸葛亮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未来能不能生根发芽,李君越也不确定。

而此时,李君越说完这番话后,诸葛亮愣住了。

呆立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从没有人和他说过这些。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跟随水镜先生,黄承彦这些名士学习、

这些汉末名士除了教授给诸葛亮知识外,也影响着诸葛亮的思想。

但这些年纪大的名士,基本上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那基本上都是对大汉怀念的。

甚至,他们的思想也是有些腐朽的。

在他们眼中,所谓的忠诚,就是效忠于汉室。

至于造福百姓,为天下谋福祉,能有这种想法的名士,也是屈指可数。

这个时代的学阀们,也是很自私的、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牢牢掌控着知识,不愿意让更多百姓学到。

还不是怕人人都学到了知识,那样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古人也不傻,也是聪明的这批人,往往也是越自私的。

这是人性。

诸葛亮此时发呆的原因,也是因为人生第一次有人,告诉他应该以造福百姓,忠于百姓为己任。

而不是只效忠于一家一姓。

尤其是李君越后面一段话,更是震耳发聩。

让诸葛亮久久不能平静。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好一个李文孝、”

这个时候,何止是诸葛亮了,就连旁边的黄承彦,水镜先生等人,也是被李君越这句话给震惊呆住了。

黄承彦更是忍不住,重复着李君越的话,然后大笑称赞起来。

而李君越这个时候,却已经离开了。

黄承彦看着李君越的背影,开口说道:“此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他是要学当年的高祖皇帝,重开这天地啊。

要是让此子继续下去,说不定他还真能成功。”

黄承彦在心里,对于李君越刚才说的那样,是比较欣赏的。

他对于大汉有怀念,但是也知道,大汉不是不可以取代的。

反倒是旁边的庞德公,却冷哼一声:“此子野心太大,想要学高祖皇帝改朝换代

他也不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相比起黄承彦,庞德公对于大汉的忠诚度就更高了。

对于李君越这种狼子野心的话,十分的不满。

此时的诸葛亮也已经回过神来,一双眼眸宛若星空般深邃,整个人气质都变成了,似乎得到了升华。

黄承彦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的这位未来女婿。

知道诸葛亮肯定从之前李君越的话里,明悟了什么。

“几位老师,孔明先退下了。”

诸葛亮对着黄承彦等人告辞。

告别了黄承彦等人后,诸葛亮一路小跑出去,寻找李君越的身影。

可惜,已经找不到了。

没多久,诸葛亮又找到了李君越下榻的住所。

可惜,这里的人告诉诸葛亮,李君越已经带人出城离开了。

“小兄弟,这是州牧大人留给你的书信。

他知道你肯定回来,就让我转交给你。”

诸葛亮接过李君越留下的书信,迅速打开。

“哈哈,孔明,我知道你现在心里,还有很多疑惑。

但我有要事,要前往徐州,所以不能和你详谈了。

等你何时,觉得自己学成,可以出士的时候。

我这边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我的承诺永远有效。

以后,你和徐庶书信联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进行更多的探讨。”

李君越当然是故意,这么快离开的。

李君越可不想等诸葛亮回过神来,将他堵住之后,对他一顿询问。

李君越可没想好,后面该继续怎么说了。

作为一个理科生,他能记得语文书上,这点东西并且用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这个时候李君越为了躲避诸葛亮,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走。

剩下的,就让诸葛亮自己明悟好了。

再不成,李君越后续还可以通过,和诸葛亮的书信联系,慢慢影响他。

“哼,走的真快。”

诸葛亮不满的冷哼一声。

但还是将李君越留下的书信,塞进了自己的怀里,慢慢的走回家。

路上,还在品味李君越说的横渠四句。

“主公,我们现在去哪”

这个时候,李君越带着赵云和典韦,离开了襄阳城。

到了城北的军营,和自己的五千骑兵汇合。

“来都来了,这么回去也不行。

我们去徐州吧,去见见孙文台。

本来,我还打算邀请刘表一起出兵的,这老家伙现在胆子变小了。

只想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竟然没有同意出兵。

那就算了,我们自己去。”

李君越没打算就这样返回河东,李君越这次之所以,带着五千精骑出来。

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要不然他没必要带这么多骑兵过来。

李君越还打算,过去支援孙坚在徐州的作战。

两日后,李君越率军进入到豫州境内。

而这个时候,孙坚那边也收到了消息。

得知李君越率军前来支援他后,孙坚也是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