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第799章 进修

此刻,坐在叶轩墨不远处的柳兴贤眼神惊讶的看了叶轩墨一眼。

原来叶轩墨已经有了如此精密的计划,难怪叶大人有信心将网罗天下医者。

想必此消息一出,那些还未露面的医者会更加疯狂吧

而且说不定那些已经在宁波的医者,也会有另外动作。

因为叶轩墨此举无疑是将这些医者与各地的荣誉绑在了一起。

像云贵,两广之地多受蚊虫之扰,那这些地方的医者自然是更尚治疗蚊虫疫病的。

而像更为寒冷的北方,那里的医者自然更擅长治疗冻疮之类的疾病。

这些地域的医者为了自己的家乡,定会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交出来。

毕竟总不能一本适用于云贵,两广之地的医学教材,却多用其他地区的医术,药方吧

若真是如此,那该是多么丢人的事情

随即,叶轩墨转头看向一旁的李时珍发问道。

“李神医,不知本官如此想法,你可明白了”

李时珍听到叶轩墨的问话,他连忙点头应下。

“子义放心,你之用意我已明白。”

“能入此初版教材者,一定是最”

“三日内,我便会将这教材呈于你处。”

叶轩墨听到李时珍的保证,他面色平和的回应道。

“如此,那便辛苦各位医师了。”

“还有,刚刚各位医师所提的中级医学教材也可先行筹备了,反正这第一版教材不过初稿而已。”

“若今后真有其他名医,神医前来宁波参与这教材编撰一事,那我们再对教材进行改编即可。”

一众医者听到叶轩墨的安排,他们的眼神中皆闪过一丝喜色,纷纷朝着叶轩墨行礼。

“我等明白。”

一众医者恭敬的将叶轩墨送出府门之后,他们便都将目光转移到李时珍与万密斋二人身上。

这二位可是叶大人定的副总编撰,他们二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提供的医术能否排在这第一本教材的版面上。

虽然叶大人说后续会陆续推出有关于其他地域的医学教材,可大家也不是傻子。

这后续的教材的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可能放弃眼下这宝贵的机会。

李时珍瞧见这些医者那炽热的眼神,他自然明白这些人的是什么想法。

可既然叶大人将这件事情交给了自己,那这恶人自己还真就当定了。

心念至此,李时珍看向自己面前的这些医者开口道。

“各位同道,你们的心情的我非常理解,这第一版的医学教材谁不想在上留下一笔呢”

“只是这版面着实有限,我等只能挑选其中精华,余下的医术,药方,就只能放到之后的教材中了。”

“若是哪位同道的医术,药方落选,那老夫在此先向各位表示歉意。”

这些医者望着李时珍那严肃认真的表情,他们自然明白了李时珍的心中所想,也清楚李时珍的用意。

故而他们都面色平静的朝着李时珍拱手答道。

“李神医此举只为我大周医学繁盛,在下无异议!”

“李神医为人在下有所耳闻,在下相信李神医必能做到公平公正,在下无异议。”

李时珍听到这些医者都愿意相信自己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后望着自己面前这些医者保证道。

“既然各位同道相信老夫,那老夫自然会给各位同道一个满意的答复。”

“叶大人刚刚指明之后的教材会因地制宜,会根据地域的不同而改编其他地区的教材。”

“既然如此,那这第一版教材就应当做到能够最大程度的适应大周。”

“无论是云贵,西域亦或者北方,这本医学教材都应当有效,各位同道以为如何”

在场的医者听到李时珍的想法后,不少所献医术有着些许局限性的医者心中虽有不甘。

但即便心中不甘,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他们都清楚,这是最好的解决的方案。

“李神医此言极是,在下所献之药方多有局限,便留在之后的教材中吧。”

“东壁考量周全,作为老友自当全力支持,我那《避暑正气散》限制颇多,便留待以后吧。”

见有医者主动退出之后,站在一旁的其他医者自然也不愿被这些比下去,纷纷出言让出这第一版教材的版面。

“吾虽想倚老卖老,强占一个位置,但吾知此乃我大周医学之大变革,便不在此拖各位的后腿了。”

李时珍望着自己面前如此配合的医者,他神色恭敬的朝着这些医者躬身行礼道。

“东壁代我大周未来医者谢过诸位!”

与此同时,皇宫。

御书房内。

海公公朝着自己身前的仁治皇帝躬身行礼道。

“陛下,吴国公求见。”

听到海公公的话语,仁治皇帝不由得停下了手中动作,饶有兴趣的开口道。

“吴国公可当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前来,必有要事。”

“海大伴,你速速去请吴国公进来。”

海公公瞧见仁治皇帝那兴奋的神色,他自然不敢怠慢,赶忙迈着小碎步朝门外走去。

“吴国公,随咱家进去吧。”

海公公一边说,还一边打量着自己身边的吴国公。

望着吴国公那古井不波的表情,海公公无法从他的脸上看出他此次面圣的目的。

当吴国公进入御书房后,他便主动朝着御座上的仁治皇帝行礼。

“老臣拜见陛下,恭请圣安。”

仁治皇帝望着自己台下如此的客气的吴国公,他嘴角含笑的点头答道。

“朕安,不知吴国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吴国公闻言,他便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件,双手呈上。

仁治皇帝见状,便立即示意海公公将这信件转交到自己的案头。

吴国公见自己所呈书信到达仁治皇帝的案头后,他这才继续说道。

“陛下,臣三子为国戍边,今日,他所写书信于辽东镇送于臣手,臣阅后认为吾子所言有理。”

“吾子在书信中提及威武伯创立医学院一事,他认为医学院为军中培养军医此为高义之举。”

“只是培养新医,需从头教导,如此一来,所耗费时间长久,短时间内无成效,故吾子想请陛下允许辽东镇派遣少许已自学医术者前往医学院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