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第714章 文人自有傲骨

杨鼎云听到杨朝顿的那番感慨,他便将手中马鞭放于一旁,接着便看向自己的祖父开口道。

“祖父,这等小事您何必亲自跑一趟”

“交给我来做不就可以了”

杨朝顿闻言,他微微一笑,接着抬头凝视着眼前的院门感慨道。

“这种事情还是我亲自出马吧,毕竟你辈分,资历都不够啊。”

自己要邀请曾经的老友随自己一同编撰字典,虽说此事对自己老友来说,也是能名垂青史的好事。

可自己的这位老友都是有傲骨的。

若是让杨鼎云去请,那自己的老友必然会觉得自己不够重视他们,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是瞧不起他们。

当然,自己也是为了能够与自己的老友再次重逢。

杨鼎云在听到杨朝顿的这番解释,他心中便开始仔细的思考起来。

当他想通事情的关键后,他这才神色认真的点头应下。

“祖父此言有理,孙儿受教了。”

当杨朝顿朝着万松书院院门走去时,正在此地看门的司阍瞧见眼前这些非富即贵的杨朝顿,他明白这人的身份并不一般。

只是此人虽然老态,但却不是书院的常客。

碍于自己的职责,这位司阍只能硬着头皮的走上前,朝着杨朝顿躬身行礼后,这才客气的道。

“这位老先生且止步,书院乃学生研习之地,是清净之所,不知老先生来此可有拜帖”

“若无拜帖,小人是不可能放老先生进去的。”

杨朝顿瞧见这位司阍的举动,他停下脚步,不禁上下打量了这司阍一番。

这司阍感受到杨朝顿的眼神正在打量他之后,他顿感压力倍增,就连情绪也变得紧张起来。

莫不是就因为自己这几句话,眼前这位老先生就记恨上自己了

杨朝顿感受到眼前这位司阍散发出的紧张情绪。

他便忍不住想要试试眼前这位司阍,故而他脸色瞬间一沉,语气阴冷的开口道。

“万松书院乃杭州最知名的书院,老夫想进去一览,沾沾学子们的文气,难道不能通融通融”

这位司阍感受到杨朝顿身上散发出来的官威之后,他的情绪就变得更加紧张了。

“小人,小人……”

杨朝顿瞧见这司阍那越发紧张的态度,他展颜一笑。

随后,便看向自己身边的杨鼎云,示意杨鼎云拿出几张银票。

恩威并施,方能试探出底线何在。

当杨鼎云递过银票之后,杨朝顿语气平和的开口道。

“你放心,老夫其实早就了解过万松书院规则。”

“此时正是学子在学堂中学习的时候,老夫绝不打扰,保证只在无人处闲逛,不会给你惹麻烦的。”

“若是你愿意通融一二,那这些银票便是你的了。”

这位司阍听到杨朝顿那番言语,再瞧瞧杨鼎云递过来的银票。

他原本平静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这么一大笔钱,足够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了。

可思考良久,他还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杨朝顿的请求。

“抱歉,这位老先生,书院有规定,若是访客,必须持有本院拜帖。”

“若无拜帖,那在下也只能与你说一声抱歉了。”

说完之后,这位司阍便躬身朝着杨朝顿做了一个请回的手势。

杨朝顿望着眼前这位尽职尽责的司阍,他满意的抚须笑道。

“不错,上行下效,既然司阍能如此尽职尽责,那便说明他们也没有辜负老夫的期望。”

杨朝顿此言一出,这位司阍的神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这是在故弄玄虚吗

杨朝顿瞧见这司阍那不解的表情,他便从怀中取出一块刻录着自己身份的令牌递了过去。

“这是老夫的身份铭牌,你且瞧瞧。”

这名司阍瞧见杨朝顿递过来的铭牌,望着那属于书院铭牌的造型,这位司阍心中就有底了。

原来是曾经隶属于书院的前辈回来了。

可当他瞧见铭牌职位处写着山长二字时,他的脑海中迅速回想着能与眼前这位对上号的山长。

想通杨朝顿的身份后,这位司阍立马朝着杨朝顿施礼道。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识杨山长当面。”

“还请杨山长莫怪。”

杨朝顿望着眼前瞬间客气的司阍,他赶忙伸手将他扶起,随即面色和煦的微笑道。

“莫要紧张,你如此尽职尽责,老夫何怪之有”

杨朝顿瞧见这位司阍的情绪放松之后,他便继续发问道。

“他们可还在书院之中”

即便是杨朝顿不指明他们是谁,这位司阍也明白,那就是云松书院中最有名的几位儒道大家、博学鸿儒、知名贤士。

唯有杨山长能这般称呼他们。

心念至此,这位司阍恭敬的答道。

“几位大贤还在书院当中。”

杨朝顿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便只点了杨鼎云跟随自己,接着便看向剩下的杨家人叮嘱道。

“你们在此地静候,莫要生事。”

听到杨朝顿的叮嘱,这些杨家人都神色恭敬的点头应下。

“杨族老放心,我等明白。”

此等可是杭州有名的书院,从此地出去的高官也有不少。

他们吃饱了撑的才会在此地闹事。

当杨朝顿走到书院门口时,他眼神中充满着的怀念的伸手摸了摸老旧的门扉,语气感慨的开口道。

“当年老夫卸任前,就叮嘱他们要为这大门再刷一层红漆。”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家伙居然还没做。”

说着说着,他又自言自语道。

“也是,刷一次红漆多贵啊,拿这笔钱给那些家里读书困难的孩儿们发发奖金也是好。”

一阵感慨之后,杨朝顿才踏入书院之中。

望着眼前这熟悉的布局,杨朝顿微微一愣,这么多年过去,这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啊。

当杨朝顿路过学堂之时,那一声声清脆的朗读声从学堂中传入他的耳畔。

一听到这既陌生又熟悉的朗读声,杨朝顿嘴角含笑,脚下的步伐变得更快。

他明白,若是自己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长,那是会影响这些学子学习的。

可即便杨朝顿脚下步伐加快,想尽量减小对学堂内学子的影响,可人毕竟上了年纪,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