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第331章 成功运转

叶轩墨听完赵忠君的提醒,他自然明白赵忠君是一番好意,故而他一脸微笑的看向赵忠君回答道。

“赵世叔,您放心吧,我是不会做那些傻事的。”

叶轩墨看到叶典庆他们推着水车转了几圈后,他就主动开口阻止。

“好了,都松手吧,就这样吧。”

听到叶轩墨的话,叶典庆等人自然是立马松手。

而这些工匠却还有些不甘心,不愿意松手。

陈河青瞧见他们那扭捏的模样后,瞪了他们一眼道。

“赶紧松手,别坚持了,这一次不行,我们改就是了,说不定是因为我们用的精铁太多,所以这个水车太重,无法转动。”

“我们回去之后降低精铁的含量说不定就好了。”

一众工匠听到陈河青主动反思水车的不足后,他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将手松开。

是啊,这一次不成功,他们下一次做成功就是了。

可当他们都将手松开之后,他们却惊讶的发现这个水车并没有停止,而是以一种平稳缓慢的速度继续旋转着。

陈河青瞧见这一幕后,他激动的大声喊道。

“还有谁没有松手都快点松手!”

一旁的叶典庆瞧见陈河青那激动的模样,他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紧张,是水车自己在动,我们成功了。”

陈河青听到叶典庆的话语,他先是一愣,接着一脸激动的高举双手开始在水车面前跑来跑去。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其实在水车自动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结果,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确定,当叶典庆肯定之后,他就绷不住了。

其他工匠瞧见陈河青这激动的表现,他们也跟着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成功啦!我们做出了水车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刚刚都没有转动起来,现在就转起来了”

“一定是叶青天的功劳,他的神力感动了上天。”

有了第一个水车的成功,这些工匠的心中就有了底气,他们有把握将后面的水车制作的更好!

站在河道一旁的两村村民,瞧见那水车旁边的竹筒随着水车转动。

竹筒在水车的最低点储存一竹筒的水,在最高点时,清澈的河水又从竹筒中被倒入他们提前准备好的竹管中。

又看到那水流顺竹管而下,进入他们兴茶潭的水渠,最后注入兴茶潭之中。

瞧见这一幕后,这些村民都激动的朝着叶轩墨跪了下去。

“叶青天,请受草民一拜。”

“叶青天,若非是您,我们家辛勤劳作大半年的稻苗可能就干死了,而且干死的不仅仅是稻苗,还有我全家的命啊,我全家就指着这些稻苗过活了!”

“叶青天,今年我大兴村保证主动上交秋粮,不让叶青天难做!”

“叶青天,今年秋粮我茶亭村保证不差分毫。”

有了这水车,他们不用像往年一样,每日需要不停的在河边与田地间来回的穿梭。

每年他们两村都有几个壮劳力因为顶着烈日运水,被活活热死。

叶轩墨瞧见自己面前跪倒的村民,他的心中五味杂陈,农民是所有文明的地基,若没有农民让你吃饱,你的文明何谈发展

可随着朝代更迭,时光轮转,这些本应受到尊重的农民却逐渐沦为社会的底层,为了活命苦苦挣扎。

纵然心中千头万绪,也不过一瞬之间,叶轩墨赶紧回神将他们扶起。

“各位乡亲们,这些都是本官应该做的,你们都快起来吧。”

此时,赵忠君还是一脸不解的看向叶轩墨,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叶轩墨瞧见赵忠君那好奇的眼神,他也没办法解释。

毕竟此事涉及物理,与静摩擦力、惯性、能量守恒有关。

大概意思就是你要推动一个物体,那你刚开始用的力气要比推动之后的力气要大。

惯性则是这个水车在转动之后会靠惯性继续转动。

虽然在叶典庆他们松手之后,能量会少,但是水流已经能够补上这些流失的能量了。

有了第一个水车的经验,陈河青这些工匠建造水车的速度就更快了。

与此同时,浙江布政使司衙门内。

叶轩墨关于宁波府旱灾的消息也送达到浙江布政使司经历处。

布政使司经历白景华在看完叶轩墨的文书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宁波居然出现了灾情而且还称之为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旱情事关宁波府几十万百姓,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立马带上叶轩墨的文书,着急忙慌的找上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宁渊洋。

此时的宁渊洋已经察觉到连日的高温天气有些不对劲了。

他正在自己的桌案前翻看着治下各府,直隶州送上来的文书,信件。

可当他仔细翻看这些府州送上来的文书,他却有些疑惑的皱起眉头,居然没有一个提及旱情的。

“莫非是我多想了难道是我老了,所以才觉得格外的炎热吗”

宁渊洋的几位幕僚瞧见自家东翁这般表情,他们赶紧开口道。

“东翁,还是再等等吧,还有这么多府州的文书,信件没有过来,如今来的湖州府临近太湖,怎会缺水”

“不错,衢州府府内的水系众多,自然也不会上表旱情一事。”

座位最靠近宁渊洋的刑名师爷脸色凝重的开口道。

“只怕其它府州已经出现了旱情,但是都不愿率先上报此事啊。”

宁渊洋听到自己几位幕僚的话语后,他也郑重的点点头。

“不错,是本官着急了,既然他们不愿意上报,我等主动下去看一看如何”

宁渊洋的几位幕僚瞧见自家东翁如此表现,心中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自家东翁卡在左布政使的位置上,不上不下的,急需功绩往上爬。

按照他这个年纪,若不能爬到巡抚的位置上,或者调回京城出任六部侍郎,那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东翁此举大义,我等认为此举可行。”

“只是要去哪一府呢”

就在众人商议去哪一府巡视地方的时候。

门外传来了司经历白景华的声音。

“藩台宁波府来信,称宁波府已经出现了旱情!”

宁渊洋一听到白景华的话语后,他激动的拍了拍桌案。

“白经历,快将公文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