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第292章 抵达昌国卫

叶轩墨瞧见沈俊峰这幅情绪低落的状态,他自然也明白沈俊峰是什么心情,也不好多说,只能转移道。

“沈指挥使不知您可十几年前,这些真海盗,真倭寇为什么就收敛了”

沈俊峰听到叶轩墨的提问,他顿时打起精神为叶轩墨解释道。

“当时有位叫做王直的大周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做走私生意的小商贩,随着他在海外的势力越做越大。”

“几年后更是在倭国占下几岛,并开始逐渐合并大大小小的海盗组织。”

“因为王直是做走私生意的缘故,这些海盗,倭寇都能在他手上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想过要到大周来侵略。”

叶轩墨一听到沈俊峰的叙述,他瞬间就猜到了。

王直应该就是那汪直使用的假名。

未等叶轩墨细想,沈俊峰便继续开口道。

“只是最近这些真海盗,真倭寇似乎又不老实了。”

“最近石浦守御前千户所,石浦守御后千户所这两个千户所能够频繁看到真海盗,真倭寇的动向。”

大周对于真倭寇,假倭寇的判断还是有的,真倭寇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标志的发型,那就是月代头。

倭国月代头的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倭国镰仓时代初期(中国南宋末年),在他们看来,“月代”有“摒弃不正之气”。

对于武士来说,月代头是能够提高自身气势的一种手段,更符合本国的传统象征。

而大周本国的假倭寇,假海盗的发型则并非如此。

首先是因为大家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还有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认为自己是上朝的人,怎么能剃这些小国的发型

叶轩墨听到沈俊峰这话,他的心中也有些好奇,就主动开口问道。

“哦沈指挥使,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原因吧”

“可是这些海盗组织中缺少了某位关键人物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位王直”

沈俊峰一听叶轩墨这一针见血的问话,他有些惊讶的看了叶轩墨一眼。

他没想到叶轩墨的思路这么快,一下子便想到了这一点,便立马为叶轩墨解释道。

“不错,根据情报来看,就是因为王直不见了,他的手下根本压不住这些真海盗,真倭寇。”

“他们没有王直的威严,无法像王直一般掌控整个组织。”

叶轩墨听到沈俊峰的解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不见了,那会不会是回来了

怪不得自己进入象山县之后,就感觉有人在暗中窥视自己。

除了宁波各大家族的眼线,白莲教的教徒,应该也有这汪直的人吧

因为这个话题,双方变得更加熟络,聊得话题也更多了。

不知不觉中,二人又聊回到火器上。

叶轩墨看着沈俊峰开口问道。

“沈指挥使,你们昌国卫既然有这么多工部制造的新式火器,那你们之前被淘汰的火器都去哪里了”

沈俊峰听到叶轩墨的问话,他便略微沉思了一下答道。

“我接手昌国卫也就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之前淘汰的火器应该都被前任指挥使处理了。”

“但应该是送回工部,或者送至其他需要火器的卫所。”

叶轩墨听到沈俊峰的回答,他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赶紧开口问道。

“那沈指挥使,你们昌国卫的火器可有流向宁波卫”

“当然了,若是这种事情不能外传的话,那就算了。”

沈俊峰瞧见叶轩墨这般感兴趣的模样,他有些尴尬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些数据他哪里记得住,要问的话,就只能问军营里负责文书,资料的笔贴士了。

“此事本官印象不深,也并非是什么机密之事,若是叶司马真的感兴趣,我可命人前来为叶司马解惑答疑。”

沈俊峰原本以为叶轩墨也只是一时兴起,听到自己反问之后,应该会识相的放弃。

可没想到叶轩墨却一脸微笑的颔首道。

“那便多谢沈指挥使了。”

沈俊峰瞧见叶轩墨那不似作假的表情,他心中也不清楚叶轩墨打的什么算盘。

但一想到自己本就是有求于人,自然也不会拒绝。

随后他就命人叫来掌管资料的笔贴士。

“下官见过沈大人,叶司马。”

沈俊峰瞧见这位笔贴士,他微微点头示意,随后便问道。

“李笔贴,叶司马想问问我们昌国卫之前替换的旧火器去向,你可知道”

这位李笔贴听到沈俊峰的问话,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似乎是在努力思考着什么。

过了大概一两分钟,这位李笔贴朝着叶轩墨微微行礼答道。

“叶司马,我昌国卫近三年被替换的火器还有五成留在库房之中备用,剩下五成送往内地卫所。”

“并未有火器流向宁波卫。”

叶轩墨听到这位李笔贴的回答,他就有些奇怪的问道。

“只知道近三年的去向吗那再往前呢”

这位李笔贴一听叶轩墨的问话,他便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下官是三年前成为的昌国卫笔贴士,再往前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

瞧见叶轩墨对自己的回答不是太满意后,他便赶紧补充道。

“若是叶司马想知道,可随在下去查阅过往账册。”

叶轩墨听到这位笔贴士的回答,他并没有作答,而是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沈俊峰。

沈俊峰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做到指挥使一职,自然不是草包。

也猜到了叶轩墨这般举动必然不是好奇,这其中有问题。

怪不得陛下一年前将自己叫到他身边的时候叮嘱了,要自己掌握整个昌国卫后就不要轻举妄动,正常练兵等待下一次旨意便可。

如今看来,下一次旨意应该快到了。

他作为仁治三年的武进士,自然愿意向仁治皇帝靠拢。

“若是叶司马真感兴趣,便去吧。”

李笔贴带着叶轩墨来到昌国卫的库房,他便带着叶轩墨走到一个书架前,指着第三排解释道。

“叶司马,您想要的东西都在这里。”

叶轩墨看着自己面前这一排账册,朝着李笔贴微笑着答谢了一句,便开始仔细检查这些账册,想要知道老旧火器的流向。

可是倒查了几年的账目,叶轩墨依旧是没有一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