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贰臣 第114章 计逼司马懿

每日令魏延挑战,魏兵不出。一连半月,不曾交兵。

于是乎。

魏营面前出现了很令人不能理解的一幕。

魏延带着兵马午时前去。

每日便说:“司马老贼,速速出来交战。”

“司马老贼,莫要当缩头乌龟。”

魏延带头骂阵:“司马老贼,快快出来!”

而司马懿心中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睡觉。

司马懿只躺在床上,细细听着汉兵的谩骂,毫无波澜,只在床上哼着小曲。

论脸皮厚的好处。

这要换成周瑜,不得跟他大战一百个回合

魏延见司马懿不出,众将又是劳累过度,毕竟喊了一天了,魏延恐司马懿突袭:“回营。”

当然,司马懿根本不会攻,摆就完事儿。

陈式见大将魏延回来了亲自前去替他牵马,问:“将军如何魏军出战否”

魏延则是一脸不爽,像是觉得为什么做这些事情的老是自己,吃力不讨好:“从早到晚,口干舌燥,不见一个魏兵出营。”

陈式也是安抚:“将军不必急躁,今日不出,还有明日嘛!”

明日永远不出!

魏延也挺委屈,这辈子要么诈败要么就是骂阵:“想我魏延乃是镇北大将军,驰骋疆场,杀敌无数,立得战功赫赫。”

长叹一口气:“时至今日却变成骂街泼妇,聒舌小儿,此等事非大将所为!丞相他又用错人也。”

魏延话里话外充满对孔明的不满,随后策马入营不再理会陈式。

孔明在大营中咳嗽,不理会魏延这厮的不满意,孔明先生的身子日益衰弱。

“丞相。”姜维端着煎好的药:“丞相”

孔明蹲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伯约啊。”

姜维连忙将药放好上前扶起孔明:“丞相日夜劳苦,陛下之药,我已尝试数日,并无要害,望丞相服用。”

孔明点了点头:“伯约先坐。”

“丞相不可如此劳苦。”姜维扶孔明入座,孔明也是很给面子喝了几口。

孔明叹气:“北伐毫无进展,该如何是好伯约前来何事”

“马超将军与子龙将军联名书信,昨日已到,但我见丞相昨日劳苦,休息甚好,不忍打扰,故今日前来。”姜维希望孔明能多多休息。

孔明也明白:“胡闹,这两位将军乃是大事,以后不可如此。”虽然累,但也要办啊。

姜维点头:“是,丞相。”但姜维以后估计还是这么做。

孔明问:“信中有何内容”

“两位将军请战,说是小辈们奋力杀敌,自己则是偏隅一方,不符为将之道,若丞相不从便亲自领兵前来。”

孔明实在是不愿意让两位老将冒险:“两位将军为将一生,现年迈,若是败于魏军,一世英名,如何是好”

“那,只能让两位将军不战”姜维问。

孔明摇头。

自知子龙劝得住,马超可是劝不住的,西凉本原就是马超的地盘,这回到了故土肯定是想一刀一枪夺回自己的一切。

“马超将军莽撞,定不愿不战。”

孔明亲笔写:“我写一信,让马岱将军带凉州精兵来援,子龙马超则谋安定、武威二地。”

姜维先是一惊“若是马岱将军带精兵来援那两位将军如何……”

姜维恍然大悟。

孔明点破:“如此两位将军可安然养老,既无兵马,则攻不下安定。”

姜维表示赞同:“两位老将军一生为将……”可是姜维也知道孔明的年龄也上来了。

“可是丞相!”

孔明预判了姜维想说什么:“伯约,我已思得一计,可让司马懿出营。”

待孔明饮完药,令姜维教各处皆拔寨而起。

当有细作报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了。

“都督,诸葛亮已退兵下寨。”

司马懿不敢相信沉思:“退兵”不知孔明又是什么幺蛾子,司马懿只能疯狂运转脑筋。

随即摇头:“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

张合道:“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我愿领兵去追。”

司马懿制止:“慢!”

司马懿还是了解对手的:“孔明上年大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吾半载,安肯便走彼见吾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可令人远远哨之。”

张合请战:“都督……”

司马懿制止:“先探清虚实,再做对策。”

于是乎,司马懿亲自带兵出营探查。

军士探知,回报说:“报都督,诸葛亮离此三十里下寨。”

司马懿轻声笑言:“如何我料孔明果不走。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

“继续监视蜀军,一有动静,立即禀报。”

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汉将来战。司马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去了。”

司马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汉兵又退三十里下寨。司马懿回营谓张合:“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

好家伙,人张合也没打算追啊。

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诸葛亮欲退回汉中。”

这倒是让司马懿有些不好思考了:“传张合将军进帐议事。”

张合埋怨:“蜀军连续撤退,每退三十里下寨,此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我愿往决一战!”

要说司马懿还是稳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孔明真退走了,也没事,起码完成基础任务:退诸葛亮了,总比中计好。

司马懿再拒绝:“诸葛亮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不可轻进。”

司马懿能沉住气,张合可沉不住气起身说道:“都督,不必顾虑,大好时机,一旦错过,悔时晚也。”

司马懿给他解释:“诸葛亮定有伏兵,不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