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只是个捕快,干嘛把国库都给我 第340章 镇国寺

总部给的开拓市场的资金早就花完了,如今饿得连白面馒头都啃不上了...

于是从某一年开始,西域高僧纷纷卷铺盖卷回家了。

哎,走了走了,这个市场废了。

几年之后,大新国的寺庙里,只剩了一些本土的和尚,他们都成了没娘的孩子,不少僧人还俗,佛门再次沉寂。

但有些认可佛门经义的本土僧人,依然还在坚持。

可西域僧人走了,解释经文这个事,一时间没了权威,这就有点发愁啊..

但最终,大家干脆也不管了,经文总得解释,各人解释各人的吧...

这个段时间,大新国本土僧人,不约而同地对佛教进行了第二次本土化改造。

由于各自改造各自的,没有统一标准,一时间,佛门体系内部乱的一塌糊涂。

关键这些没娘的孩子,偶尔还相互交流。

一交流发现,哎呀妈呀,同样一句经文竟然有七八种不同的解读,都特么很合理,佛修的途径更是千奇百怪。

佛门被自己人玩坏了。

到底谁特么才是正宗!

大家默默低下了头。

等到抬头时,笑嘻嘻地相互对视一眼:

得了吧,都没人要了,咱们自己当爸爸吧!

于是,大新国本土佛教诞生了。

还分了好几个宗派。

什么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

各派都有大佬,自己编经,自己解。

他们还时不时互通一下有无,汇总一下群众的成果,升级更新一下本土教义...

玩的不亦乐乎...

有一天,佛国僧人想起来扔在大新国的烂摊子,回来看了一眼。

发现大新国佛门的发展,比之前好了不少,高兴之余,准备腆着脸回来认儿子。

结果,直接被本土各宗骂了回去...

寺院的法相都换了。

经文教义不一样了。

跟你们的修行体系都不同了。

老子现在自己当爸爸,你特么哪根葱!

当然还有极少数的几个寺院,还在坚持西域宗,也和佛国保持着一定联系,但这些寺院基本已经游离在主流之外了。

对于这个情况,镇妖司可乐坏了。

你们自己闹,省得我操心了。

不过,限制依然有。

佛门依然没有发展起来,基本不用怎么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玉景帝元年。

因为这书是那一年重新增补的。

玉景帝到现在,也就过去十七年,佛教的发展估计还是那样。

整个佛门在大新国发展的历史,以及和大新国的恩怨已经了然。

至于抢夺国运,杨临觉得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首先,之前的那位新君已经鉴定过了,大乘佛法,可以规避这一点。

其次,现在佛教经过两次本土化,与最初的佛门已经大相径庭,互不相认了。

这个佛教已经不是当初司马廉那时的佛教了。

只不过出于谨慎,大新国还是要管控,毕竟国运这东西,还是有些太玄学。

最后一页看完,杨临合上书籍,在这些基础上推理:

佛门已经转成本土教派,寺院里都是大新国的百姓,朝廷八成不会秘密清理,那么镇国寺的案子,就应该另有凶手。

嗯。

可以查一查,如果另有凶手,几十条人命可是大案,积分不少。

而且他也好奇:

500年前的佛门,靠僧众信仰之力,晋升自身境界,一旦不再被信仰,能力就会丧失,弊端太明显,简直很搞笑。

法力一会有了,一会没了的,很不稳定。

时间过去了五百年,大新国的武道都成熟了。

佛修不可能还是那样。

对。

他们品级划分和实力情况,我需要详细了解。

因为据法明说,镇国寺的被杀的护院、武僧、法师有不少都是高品。

确定死者的实力,可以提前预判凶手的实力,从而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如果凶手是极高品级的武夫,那么可选的范围就更小了。

得益于镇妖司的强大情报,案牍库资料非常详尽。

光是佛门就有这么一屋子,几百年来,全国各寺庙的情况以及僧人名单,寺院更迭情况都有详细记载。

儒、释、道以及江湖各大派的资料,自然也一样有。

尤其是京城附近的高手,那都是监控的重点,档案应该更详细,而且也好找。

“镇国寺”

杨临喃喃自语,这个名字有问题啊。

大新国那么排斥佛教,怎么会有寺院敢用“镇国寺”这样的名字。

这里一定有故事,而且和皇家有关。

杨临再次走向书架区域...

档案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