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907章 斩草除根,釜底抽薪

箭楼之上,除了王副将,只有牡丹和三郎。

因为面纱都湿透了,牡丹就取下了面巾透气。

三郎看到牡丹的小脸,噗嗤一声笑了。

“怎么了”

牡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

“脸上沾了些灰,像个小猫。”

三郎伸出手,爱怜的帮牡丹擦着脸。

“看你这满脸的汗,累了吧”

“不累,我也没做什么……”

“说谁的今天要不是你,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牡丹,你真厉害……”

“哪有,还是临淄王指挥有方……”

三郎听着牡丹的恭维,朗声笑了起来。

他看着城下的良田篝火,此时蝗虫的密度显然已经小了不少,顿时信心满满。

“看来这蝗虫也就这样了,也没有传言中的那般吓人!”

“三郎,不可轻敌,今日只是开端,以后怕还会有大量的蝗群飞来……”

“三娘说得极是,这蝗灾会持续数月,蝗群会一波又一波的来,除非把满城的粮食树木都吃光了, 也许才不会再来……”

守在他们身后的王副将,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对于治蝗一事,他始终有些悲观。但对于王爷的决定,他和李宜德等人也只能无条件服从。

听到王副将的话,牡丹扭头看了看他担忧的神色。

她知道,直到现在,众人依旧对抗蝗一事心有疑虑。如果不是三郎大力支持,她的抗蝗主张怕是根本推行不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抗蝗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出点成绩出来。

这是为了百姓苍生,也是三郎建功扬名的好机会。

“王副将说的对,治蝗不是一朝一夕,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牡丹说着,看向了城下还在奋战的人群。

“但是长期以往的严阵以待,也不是办法。依我看,蝗群大量袭来的时候就用火攻;平时剩下的散兵游勇,就投放鸡鸭……”

“好,明日就让农户把所有的鸡鸭都投放田间。”

\"嗯,鸡鸭捕蝗在晨时最好,早上蝗虫翅上沾有露水,跳跃飞翔能力都较差,捕捉起来比较容易……”

听牡丹布置的井井有条,三郎连连点头。

身为从小在皇宫中长大的郡王,他对这些农事实在知之甚少。

“还有,待这两日蝗群初步扼制以后,夏粮也差不多成熟了,要尽快组织收仓, 能抢多少是多少,快些把官仓充盈起来,这次粮荒怕是把种粮都发光了……”

“是啊,官仓已经空了,就等着这波夏粮呢。马上就要夏种,还要储备些种粮。”

听着三郎和三娘商量此事,王副将忍不住小声提醒了一句。

“王爷,即便此番从蝗虫嘴里抢下一些粮食,怕是也不能入仓,更不能做种粮。”

“这是为何”

“王爷不知,听说被蝗虫掠过的粮食,已受到了上天的诅咒,如果把这些粮食种下去,明年怕是会爆发更大的蝗灾……”

王副将的话,让三郎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想起了张暐曾经劝阻他们灭蝗的话——如果冲撞了神虫,得罪了上苍,那么这些蝗虫来年会全部死而复生,招致更大的蝗灾报复。

牡丹明白他们的担忧。

这两日,牡丹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史书确实记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不过,她已经找到了原因,也想好了对策。

毕竟,她是来自千年之后的人,虽然她之前对蝗灾也没有多少研究,但视野终究比世人要宽广一些。

至少,她是不相信什么天谴报复之说的,

而蝗虫,更不是什么神虫。

如果它们会死而复生,只能说明没有斩草除根。

原来,这蝗虫的寿命并不长,大约在三个月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波蝗灾基本持续三个月就能过去了。

但是,蝗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温度气候适宜的情况下, 可繁殖两到三代。

要知道,这蝗虫是卵生,母蝗输卵入土,待它们产下的卵再度发育成虫,就又是一番蝗灾。

而这些虫卵,不仅潜藏于田地土壤中,有些也在留存在粮种里……

除蝗而不毁卵,就会留下莫大的隐患,可谓野草吹不进,春风吹又生。

好在,牡丹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不仅考虑到了眼下的抗蝗,还考虑到了毁卵。

原本她想等些时候,再和三郎商议这个问题,眼下既然王副将提出来了,她干脆也就一起说明了。

“这些粮食没有问题,只是带有蝗卵,才会无限繁殖。所以这次夏收的麦种必须烈日晒干晒透,之后再入仓,至于棉子要用腊月雪水浸泡防蛀下种……”

看牡丹说的头头是道,三郎又倾慕又困惑,忍不住问道。

“牡丹,你从未耕种过,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哦,这个……《地母经》啊,此书上记载的都是农事,这几日我不是翻了很多书籍嘛。”

牡丹笑了笑,又想起了什么。

“还有,想要斩草除根,只处理粮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田间掘种。”

“掘种”

“嗯,这蝗虫一般会将卵产在土壤里,我们可在除蝗之余,诏募民掘蝗种,挖出蝗卵毁掉,可免来年再生,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牡丹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思路周全,

不仅三郎听的连连点头,就连一直质疑的王副将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佩服之色。

“好,这样一来,蝗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才真的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王副将,你快将三娘的话传下去,就让李宜德等人照此计策行事!”

王副将欣然领命,下了城楼。

箭楼里一时只剩下三郎和牡丹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