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715章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

毕竟太子一事关乎国本,这万万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皇帝竟然矢口否认,连说并无废弃太子之意,只是因为裹儿近来心气郁结,想要安慰她一下。

自从林远走后,裹儿愈发癫狂,日日茶饭不想,似乎只有皇太女一位才能安抚她的伤痛。

他这个做父亲的,虽不能满足皇太女的心愿,还是想要安慰一下,让她和父皇母后一起站上祭坛,给她一些小小的威风和脸面……

对于皇帝的解释,李旦和太平这才释然。

虽然听起来有些儿戏,但他们相信,皇兄李显能做出这事来。

毕竟,皇帝是为了哄妻女开心,把市坊摊贩都搬到朝堂上玩闹的人……

对于妻女的宠爱和纵容,已经让他没有了帝王行为的底线,做出糊涂事来也不止一次了。

或许此番立夏祭仪上的闹剧,真的只是皇帝爱女心切,给李裹儿的一个安慰吧……

为了让兄妹安心,皇帝李显再三声明,自己知道李唐皇朝复兴的来之不易,绝无废弃太子之心,相王和太平公主这才被安抚下来。

不过,他俩放心了,太子李重俊却再也坐不住了。

身为东宫太子,平日里毫无尊严地位也就罢了,如今就连祭献之权都被李裹儿抢去了,离废弃还远吗

李重俊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起兵了,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虽然李三郎还没有回来,林远也不在长安,可是李重俊等不及,也不想等了。

对于三郎,他还有些期待,因为三郎和几位禁军将领有些交情,还能穿针引线利用一下;可对于林远,李重俊始终抱着警惕之心……

虽然他能感觉到林远有意帮他,但却一直偷偷摸摸、神神秘秘的躲在暗处,总是不够光明磊落。

太子知道,兵变一事关系重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

或许林远是对他这个太子没有什么信心,怕被连累,所以才会如此行事。

想这个林远,虽有些能耐,却是个投机之徒。

他倚靠太平公主这颗大树,和李裹儿不清不楚,与梁王交往密切,如今又成了相王的乘龙快婿,可谓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想来他对自己,也不过是利用而已。

既然林远没有全身心的坐上兵变这条船,那就很难保证他会和他们一条心,李重俊自然也不会全心相信。

兵变之事,贵在保密,最忌提前走漏消息,如今他们不在长安也好,此事原本也只有林远和三郎隐约知道,倒是不用担心他们临阵倒戈,走漏风声了……

同时,一直和他密谋大业的几位将军也等不及了。

看着堂堂东宫太子被武家之人如此凌辱,他们胸中的不平之气在早就憋不住了。

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再不反抗,难道白白等着被宰杀吗

思前想后,在几位将军的支持和鼓动下,李重俊下定决心,决定提前发动政变。

——

兵变之事筹谋良久,之前太子和李多祚、李千里等将军也曾秘密讨论过兵变计划,所以基本已经成型。

这些人中,李多祚曾直接参与神龙政变,自然最有经验。

当时的神龙政变,由宰相张柬之精心筹谋,得以一举成功,所以他们也把神龙政变视为的效仿的榜样。

此番他们虽然没有张柬之那样的谋士,但完全可以借鉴神龙政变的经验。

据李多祚介绍,当年神龙政变之时,大军兵分两路,里应外合,一路由相王李旦带队,控制宫外的兵马势力;一路由太子李显带队,直奔玄武门……

所以,他们此番也准备兵分两路,里外配合。

至于这两路的任务,太子李重俊给予了详细的安排。

这些年,因为韦后母女和梁王父子的肆意欺凌,太子心里积攒了太久仇恨,这些仇恨是促使他发动政变的最大动力。

所以,诛杀仇敌成了他首当其冲考虑的因素。

在太子眼里,宫外的梁王父子是最有权势、最具威胁的存在,所以第一要诛杀的奸臣就是梁王父子,也就是宫外这路兵力的首要目标。

而宫内的上官婉儿勾结梁王,因私废公,使得武家壮大复振,韦后独揽大权,故此上官婉儿也在诛杀之列。

至于皇帝,他算是个好父亲,而韦后母女虽然可恶,实则受了梁王父子的蛊惑,才会如此嚣张跋扈。

李重俊认为,梁王父子和上官婉儿就像韦后母女的左膀右臂,只要杀了他们,就消除了最大的威胁,余下的事情就可以慢慢商议了……

不管李裹儿住在梁王府,还是大明宫,只要控制住她,接下来就看她的表现了。

如果韦后母女不思悔改,那就直接杀掉;如果二人迷途知返,看在都是亲人的份上,还能留二人性命。

毕竟,太子也不想背上杀妹弑母的千古骂名……

对于太子的计划,将军们也都表示赞同。但眼下的问题是,这两路人马的领头人少了一个。

想当年,神龙政变之时,相王一路宫外维稳,太子一路兵谏逼宫,兄弟齐心合力,人马配合默契,这才一举成功。

如今,李唐皇族里只有太子一个单打独斗,将军们没有领头人,擅自起兵根本无法服众。

原本在李重俊的打算里,由李三郎安定宫外,他在宫内起兵,但眼下三郎不在长安,他只能自己带队。

不过,武家在长安城的南边,皇宫在长安城的北边,所以无法对两方同时出手。

一番权衡之下,李重俊决定先去城南诛杀武三思父子,因为在他看来,武家的威胁相较于上官婉儿要更大一些。

只要杀了梁王父子,宫里只剩下一个软弱皇帝,应该志在必得了……

毕竟,比起英明睿智的武则天,李显这个皇帝可差远了。

而且,他耽于享乐,宫中守卫松懈,至于韦后和上官婉儿都是女流之辈,手无缚鸡之力,想必没有太多难处……

几位将军都是大老粗,除了打仗就是服从命令,也没有太多的谋略,在他们几人看来,兵变之策已经谋划了这么久,自然是万无一失。

所以他们也没有异议,一切但听太子安排。

一番筹划之后,太子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稳操胜券,便抄起刀子开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