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459章 山石永恒,永留后世

高会群贤,曲水流觞。

牡丹行走其中,给诸将众人的命题应景之作一一收了起来,初加鉴赏。

这些年的熏陶下来,牡丹已经精通诗文。

她发现,这些当朝才俊所作的七言应制,完全符合格律标准的不多,大多有失黏现象,而太子李显的诗作,更是失黏又失对。

不过,牡丹知道,这些都不是重点。

借此表达忠心和孝意,表达李武和谐,济济一堂的盛景才是今日诗会的宗旨。

众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以殊途同归的诗风,热切表达对武曌大帝大宴近臣的感激之情……

太子李显的“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极尽阿谀之能事。

而相王李旦的“但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依御通三”,也是求生欲很强了。

至于武三思,他算是精通诗文的,一句“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巧妙的将他的野心潜藏了起来……

而狄仁杰的“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倒是情真意切,君臣情深。

至于二张、李峤、苏味道 、姚崇、薛曜等人,也都各显所长,文藻富丽,不吝赞美之词。

宴会上其乐融融,一派和谐之色。

武则天一一翻看着这些诗作,不禁龙颜大悦。

这些诗的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君臣际会,共乐升平的和谐之景。

欣慰之余, 望着河畔天然壁立的崖石,武则天又心有所感,让牡丹研磨,自己提起笔,作了《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唯闻山海之经,空览神仙之记。爰有石淙者,即平乐涧也……”

看着武则天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牡丹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就在她愣神之际,武则天把这些诗作一并递给了牡丹。

“牡丹,你将这十七首诗一并交于薛耀,待他书写之后,再找工匠将之镌刻在摩崖之上,以待后人观览。”

原来,在今日参与诗会的这十六人中,薛曜是个特殊人物。

他工于书法,书学褚遂良,后取法王羲之,用笔细劲,是武则天如今最为欣赏一位书法大家,所以才会让他书写。

牡丹欣然领命,拿着诗作去忙活了。

自从明堂盟誓的丹书铁券之后,牡丹已经慢慢习惯了武则天的这项作风。

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是云烟,只有山石永恒,永留后世。

此时的众人不会知道,这些应景之作因为刻在了摩崖,将会永载史册……

——

牡丹拿着诗作,带着薛曜去忙活了,众人宴饮继续。

不过武则天年事已高,又喝了不少的酒,有些不胜酒力,就由六郎扶着她回殿歇息了。

待牡丹把诗作一事安排完毕,已经是黄昏时分,她赶去内殿向武则天复命。路过膳房的时候,正赶上马车运来了一批西瓜。

这西瓜,顾名思义是从西域传来的瓜,最是解暑消渴。牡丹惦记着中暑的狄仁杰,还交代侍女给他送去一些……

就在这时,牡丹看见上官婉儿捂着脸从内殿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