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421章 剑锋所指,所向睥睨

看着三郎的意气风发的神色,牡丹欣然一笑。

人在少年时,往往内心会有一股少年意气,因为这股气,才能剑锋所指,所向睥睨。

希望眼前的少年李三郎,能永远保持着这股少年意气,有朝一日光复大唐荣耀……

——

这一日,三郎告辞离开的时候,才发现空中飘起了雪花。

寒风吹过,细碎的雪花夹着冰粒打在脸上,生冷的疼。

牡丹看了看陡峭难行的山路,又看了看三郎,实在不忍心他冒雪离开。

“三郎,风急雪大,山路难行,要不我向师父禀告一声,将那闲置的静室打扫出来,你且留下吧。待明日风雪小一些了,再走也不迟。”

看到牡丹姐姐主动挽留自己,三郎心里美滋滋的。

其实之前他就是想在牡丹姐姐面前撒个娇,让她关注自己。既然牡丹姐姐有这个心,他也就满足了。

他明白牡丹姐姐的处境,并不想给姐姐带来麻烦,毕竟女观是清修之所,他哪里能随意留宿。

“不用了,这点风雪算什么。我和郭将军在从西域回来的路上,风沙更大。”

三郎说着,想起了什么。

“对了,姐姐上次要给我的手套呢,这次可算派上用场了……”

牡丹一听,赶紧找出鹿皮手套递给三郎,再三嘱托他一路小心。

经此一番,二人亲近如初,再无罅隙。

这之后,三郎又来了两次,同时也带来了西域那边的消息……

果然不出所料,郭元振此番奉命和谈,和吐蕃太后赤玛伦相谈甚欢。在赤玛伦的一再许诺下,双方罢兵休战,和亲一事再度提上日程。

那赤都松赞虽然心有不甘,奈何战力有限,开战以来损兵折将,连连败下阵来。

之前不管是对阵大唐还是武周,都是钦陵一族一马当先,他从来不知敌军之勇。

如今,失去了骁勇善战的钦陵一族,他才知道自己亲练的吐蕃大军在强大的武周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这是他初次和武周交战,却连吃败仗,就连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唐休璟,都把他们打的毫无还击之力,兵士望风而逃……

尤其还有那叛军赞婆、莽布支,这两人本就英勇善战,又熟悉蕃军的排兵布阵,实在让他疲于应对。

眼看凉州速攻不下,只能慢慢打拉锯战,可是刚刚平叛了钦陵一族,吐蕃王室也是元气大伤,如今人畜疲疠, 财力困穷,确实耗不起了。

赤都松赞心有悔意,甚至有些怀念起论钦陵,却已为时已晚。

事到如今,他才明白了母后的求和之策,都是无何奈何。

所以,他也就不再强硬,和谈一事全权交由母后定夺。

反正他还年轻,如今王权复兴,兵权在握,只要养兵蓄锐,不愁没有攻占大周的一日。

赤都松赞不再坚持出兵,赤玛伦那边就好办了许多,双方和谈也很顺利。

在郭元振的坚持下,吐蕃那边再也不提赞婆等叛军一事,也接受了牡丹的三年孝期,和亲一事以大周的安排为准。

对于吐蕃的谦和态度,武则天颇为满意。

此番西征大捷,让她找回了在契丹平叛时丢的面子,大大提高了士气,也扬了大周国威。

不过,她并没有心情和吐蕃鏖战,因为她很清楚如今的吐蕃纵使没了钦陵一族,也依旧是大周的强敌,根本不可能消灭。

当年,太宗手下良将如云,双方大战数年,都拿吐蕃无可奈何,最终走上和亲之路,用文成公主换取了边疆数年和平。

所以,和亲之计是对吐蕃最好的怀柔之策。

她并不准备改变这一国策,何况如今刚刚册立太子,突厥那边还在虎视眈眈,大周不宜树敌太多 。

只要那赤都松赞知道大周不是好惹的,乖乖臣服听话,武则天也不想大动干戈。

就这样,双方再度言和。

对于这个结果,牡丹心中早有预料。

她知道,自己的这桩婚事,就是两国博弈的一枚棋子,在需要的时候摆出来,做个和谈的姿态。

看来,自己只能顶着和亲郡主的身份,继续熬下去了……

也好,至少三年之内,自己不用再担忧和亲一事,也不用担心再被陛下赐婚,就在这玉清观,跟随师父修道行医,清静自在。

她早想过,如果不能穿越回去,或许这道观就是自己的归宿。

只是,也不知道林远此番回来,又会面对怎样的安排……

听三郎说,到了年底,西征军就要班师回朝了……看来这个春节,自己还能和林远再见一面,不用天各一方了。

——

洛阳的一场雪,下的纷纷扬扬。

牡丹在玉清观深居简出,修道学医,等待林远归来的日子。

三个月后,西征大军果然凯旋而归,只是队伍里并没有薛林远的影子。

原来,早在凉州休战的时候,他就遵从圣谕,带领莽布支、赞婆等人转去攻打突厥了……

对此,牡丹有种不好的预感。

要知道,薛林远是冬官侍郎,就算年少有为,请战西征,也只是临时应急征调,并不该让他长期在外征战。

武则天此举,怕是别有用意。

眼看元正已到,看来这个春节,林远又要在边关度过了……

牡丹心中忧戚,却也无计可施,只能默默祈祷,希望林远平平安安。

一入腊月,冬至祭祀,元正大宴,宫中又开始忙碌起来。

牡丹因为守孝之故,终于得了清净,没有再被圣旨征来调去。

不过,因为三郎和崇简不时上山,宫里的消息她倒是一清二楚。

听说在年正的百官春宴上,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者齐聚一堂。

而宴席之上,那吐蕃来使不看歌舞,不赏美景,只一个劲儿的偷眼打量唐休璟,这让武则天觉得十分奇怪。

询问之下,才知道那吐蕃使者竟是仰慕唐休璟的威名,听说他在刚刚结束的洪源谷大战中雄猛无比,杀敌无数,想要趁机一窥庐山真面目。

没有什么赞美比来自敌手的夸奖更有分量。

武则天一听吐蕃使者的话,顿时心花怒放,这才知道唐休璟已经名扬西域,威震吐蕃……

于是,她立即擢升唐休璟为安西副都护,驻守西域,震慑吐蕃。

而郭元振此番也因为谋策有功,被召进成立不久的控鹤监,担任控鹤府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