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262章 人生之巅,秘而不传

说起来,这峻极峰她已经是第三次上来了,但每一次的感受都十分不同。

第一次,她和周真人一起登顶,当时还没有明显的山路,峻极峰也是寂寂无声,安安静静的矗立在云巅……

第二次,她和林远一起登上峻极峰,山路已经基本开辟出来,匠人们也建好了祭坛……

记得那次回去的路上,他二人还在山腰的草庵住了一晚……

这是第三次,她跟随御驾一起登高祭天。

数月之间,由夏入冬,峻极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热闹喧嚣之地。

这一路,法音缭绕,令旗招展,仪式感满满,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

此时,峻极峰上,白雪皑皑。

伫立峰巅,脚下烟云缭绕,群峰如同泥丸,百里山川尽收眼底,颇有登天之感。

也难怪,古人会登高封禅……

如果真有神灵,应该真的会被惊动的吧

牡丹心里胡乱想着,手上可没闲着。

登封之前,陛下还要更衣戴冠,这就是牡丹的职责所在了。

牡丹拿出女帝冠冕,开始着手整理。

说起来,这封禅的礼服十分讲究,外裘内服,旒冕镇圭,只这些东西加起来,就足有三十多斤之重。

看着这些这些冠冕,牡丹不由想起一句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封禅礼服的穿戴十分繁琐,连一根衣带的系法都有讲究,牡丹也是提前做了不少功课,才终于弄明白。

——

第一次近身伺候武则天更衣,牡丹有些紧张。

虽说她在宫中也有几年了,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女帝,牡丹还是能感觉到她那从内而往散发的王者之气。

好在有太平婉儿在一旁辅助,牡丹总算从容了一些。

伺候武则天更衣的时候,牡丹发现,虽然已经七十一岁的高龄,武则天的确没有衰老之相。

如果说容貌可以用胭脂水粉来修饰掩盖,身材却是无法骗人的。

身为年逾七十的老妇,武则天的身材却和四十几岁的妇人无异,虽然较为丰腴,却并无太多衰老之相。

帮武则天更衣束带之时,牡丹不由心生羡慕……

早就听闻武则天有驻颜有术,养生有方,看来她除了服用杨真人炼制的丹药,应该还有秘术。

否则,何意杨真人尚不及陛下年长,却远不及她的保养之相……

想到这里,牡丹莫名其妙的想到了六郎张昌宗……

前日听林远说,那六郎如今已经被太平公主送往宫中,侍奉陛下,并且十分得宠……

不过,在这封禅大典的庄重时刻,自己怎么想到这些牡丹赶紧在心中念了一句罪过。

牡丹的紧张,武则天丝毫没有察觉到。

因为此时,她比牡丹还要紧张。

记得上次封禅,还是三十年前,那时是在泰山,她跟在高宗身边。

当时,高宗身为帝王,初献祭天;她身为皇后,亚献祭地——自此,她的声望空前高涨……

不过,那时的她,终究还只是皇后,也只能站在高宗之后。

三十年后,她身为女帝,终于登上了高山之巅,也登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她不但要让天下百姓明白,她是天命所归;还要让天地神明知晓,她武曌虽是一介女流,也能成为千古一帝……

——

吉时一到,大典开始。

武则天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十二旒冕,手持镇圭,从南面登坛,北向而立,亲行登封大礼……

登封坛上,五色旗满,祭坛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礼器,里面盛满了五牲六果等祭品……

迎神献礼,进俎洗爵,祭拜昊天上帝,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虽说封禅大典,牡丹还是第一次参加,不过身为女冠,她也经过了不少的道场法事,一点就通。

再者,有执事官、导引官各司其事,倒也井然有序。

武则天神色虔诚,祷告天地,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终于,登封之仪到了最后一环——封埋玉册。

封者,石泥金绳,封以印玺,所封之物就是这玉册。

这玉册,用金绳连编玉简而作 ,刻玉填金为字,它是帝王祭祀告天的册书,也是帝王和神灵沟通之物,相当于向上天诸神递交的一份成绩单和心愿单。

所以,自古帝王封禅,玉册祭文都是秘而不传的。

今日武则天的这封玉册,是由上官婉儿执笔撰文,武三思亲自镌刻,具体内容连牡丹都不得而知。

不过大抵都是祷告天地,表述功绩,以取信于天地神灵,祈求长生不老,江山永固之类。

仪式开始,武则天亲捧玉册,放在玉匮内,以金绳缠绕五周,再用石泥封好,埋于登封坛内。

最后,在坛面上铺设五色土封坛。

这五种颜色的土,在安排上也十分讲究。

黄土居中,代表皇权至上,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象征四面八方对皇帝的辅佐,也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

待这五色之土封上,“登封”的仪式才算正式完毕。

——

登封之仪,出乎意料的顺利。

直到下山的时候,牡丹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只要“登封”顺利,接下来的“禅地”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

根据典仪安排,两日后,武则天会在少室山的“降禅坛”祭地。

接下来的这两日,也是神灵显明、天意示戒的日子。

如果上天嘉许帝王政绩,那几日之内必有祥瑞之相。

如果上天对君主有所不满,则会天降异象,以示惩戒。

不过既有此一说,众人自然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所谓景云出,甘露降;嘉禾生,木连理;陵出异丹,阜出莲莆,山出器车,泽出神鼎……

只是下山这一路,祥瑞之相已经目不暇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