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炫汉 第136章 长安危机

如果长安方面两天之内送不来粮食,这一万多人就要成饿死鬼了。

与此同时,皇甫郦还在长安与王允等人交涉。

希望他们能尽快筹措粮食,送往郿坞,解决燃眉之急。

王允自然明白军粮短缺的利害关系,他第一时间就上书天子,请天子以皇帝的名义,向民间有偿征集粮草。

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长安的世家大户,都被董卓剥削了一层又一层,哪里还有余粮供给军队。

而那些从洛阳迁移过来的富户商贾,也早就成了穷光蛋,一根毛都拔不出来。

王允见状,立刻以身作则将家里的几百斛粮食捐了出来。

马日磾、杨彪等朝廷大员也纷纷慷慨解囊。

但这些粮食对于一万多人的军队来说,不过杯水车薪。

有人向王允建议,干脆派人在城中强征口粮。

王允顾及名声,不愿这么做。

皇甫郦最后只能带着三千斛粮食赶回大营复命。

王允唉声叹气,咒骂王炫大逆不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去陕县解散李傕、郭汜军队的官员,在抵达陕县后,就被张济、张绣给杀了。

张济劝说李傕、郭汜,今日若从朝廷之令,解散部曲,各自返乡,等回到老家,朝廷只需一道召令,即可令一亭长将你我正法!

李傕、郭汜听了张济的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二人立刻询问张济接下来该怎么做。

张济劝说道:“眼下相国身亡,长安局势混乱,我们可打着替相国报仇的旗号,进军长安,夺取权柄!事成则朝廷为我们所控,以后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自己做主!”

李傕、郭汜听罢拍手叫好,认为张济的提议非常好。

于是他们旗号一改,打着替董卓报仇的旗号,立刻朝长安进军。

同时撒出大量斥候,侦察前方情况,并联络各地的西凉驻军。

李傕、郭汜的大军开拔不过数日,就有各地西凉的驻军赶来投奔。

原本只有两万多兵马的李傕、郭汜,队伍迅速扩大到了四万人。

而董卓当初在洛阳时,嫡系部队,也不过五万人。

之所以到了关中,各地西凉军加起来数量如此之多,那是因为进入关中后,原本关中的皇甫嵩部就被董卓吞并,同时那些从洛阳跟来的流民,因为走投无路,也都选择了参军。

这导致西凉军的兵力迅速增多。

其实西凉军的组成非常复杂,有羌胡,也有汉人。

等到消息传到长安,王允和朝廷众大臣全都麻了。

刘协更是吓得小脸惨白,六神无主。

“皇甫嵩还没有攻破郿坞,如今李傕、郭汜又领兵杀来,我们眼下腹背受敌,该如何是好!”

杨彪惶恐道。

马日磾道:“王司徒,你说要解散李傕、郭汜的部曲,结果逼得他们造反,现在可怎么收场!”

王允强压心头的恐慌道:“郿坞易守难攻,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攻下,不如调皇甫嵩先去平定李傕、郭汜!”

“粮草从何而来”

马日磾问道。

“事急从权!立刻强征长安百姓的口粮,填补军资!”

王允做出决断。

“若是你的义子趁机反攻皇甫嵩,该当如何”

杨彪又问。

王允的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此刻的他已是手足无措,根本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我亲自去郿坞,劝说逆子归复朝廷,事成则大局可定,失败就当我这把老骨头喂了狗!”

王允眼神坚毅道。

“司徒!”

刘协有些不舍。

这段时间以来,他能深刻感受到王允对自己的尊重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因此,他对王允多有依赖。

“陛下放心,老臣就算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要替陛下稳定大局!”

王允语气决绝道。

到了这一步,王允已经没有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