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四十七章 司马光:陛下定与我一般,心忧天下万民

哪怕现在他的人望已经不如去年,但旧党赤帜的光环,依然在他身上。

现在,司马光孤注一掷,不和宰执商议,也不通知宰执,就要上书求对。

这个事情一旦传开,天下人怎么看

会不会有人觉得,当朝宰执在故意打压、排挤他司马光

会不会有人认为,某某某、某某某,背叛了司马光!

这可不行!

赵煦思虑一会,就对冯景道:“冯景,汝即刻以我使者身份,去司马公府邸传旨,请司马公明日至崇政殿候见。”

赵煦能怎么办

只能是先出手,将影响降到最低。

至少,不能让司马光掀桌子!

须知一旦司马光打破规矩,在没有和其他宰执商议,也没有通气的情况下上书求对。

等于他对其他所有宰执投出了不信任票。

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光只有一个下场:罢免。

而其他宰执,有一个算一个,也必然被卷进来。

朝野内外的舆论都要炸锅。

那些以司马光为偶像、楷模的人,肯定会问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将司马公这样身负天下之望的贤臣,逼到这个地步的

最要命的是——赵煦知道,司马光寿元不久。

一旦司马光在被罢后去世。

如今的所有宰执,都将陷入道德困境。

像是吕公着、李常等人,更是可能被千夫所指。

所以,赵煦简单的想了想,就对冯景继续吩咐:“到了司马公府邸,记得要好生劝慰,就说,朕即位已一年有余,思及皇考嘱托,念及天下之事,朕惶恐,故请司马公入宫,以问天下情弊。”

“此外……”赵煦想了想,补充道:“冯景,在去司马公府邸前,且先依次去康国公、申国公以及文太师、张节度、孙学士府邸……”

“将朕的这个意思,也一并告知诸位元老、宰相。”

赵煦的演技一向不错,特别是在细节上,他一向非常重视。

这次也不例外。

若只单独召见司马光,那傻子都知道,赵煦在派人暗中监视,至少也在暗中观察大臣动向。

这不好!

也太打脸了。

要知道,赵煦可是一直在表达着‘愿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态度。

所以,赵煦只能选择将事情扩大化。

干脆将所有老臣一起卷进来。

把这个事情,办成‘即位一周年天下政务检讨会’。

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赵煦摘干净了。

至少,在表面上摘干净了。

政治就是这样的。

很多事情,大家你知我知,互相都能有个体面。

可一旦捅破,公开化了,那就没有人能体面了。

所有人都将颜面无存。

“诺!”冯景认真的记了一遍,就要领命而去。

但他刚刚走到福宁殿门口,赵煦又叫住了他,对他吩咐道:“冯景!传旨前,去一趟通见司,与郭忠孝商议一下,把时间安排好。”

群臣入对,都是有规矩的。

也是要由通见司安排、引见的。

要是通见司那边不知情,没有排好班次,群臣奉诏入宫时,可能会让通见司手忙脚乱。

同时,也可能暴露出赵煦是在现在做的决定。

这不好!

冯景稍微楞了几秒钟,然后就反应了过来,当即躬身:“诺,臣明白了。”

……

今夜,星光灿烂。

司马光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司马光正在伏案奋笔疾书。

“大人……”门口,传来了司马康的声音。

“何事”司马光抬起头问道。

“天子身边的内臣冯景,在门外求见。”

司马光皱起眉头,他站起身来,打开门,看着站在门前的司马康,沉着脸问道:“老夫欲上书求对一事,汝泄露了出去”

知道他要上书求对的人,除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外,没有第二人。

现在,天子身边的亲信内臣,星夜来访。

司马光自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逆子做的好事!

司马康魂都被吓掉了,立刻跪下来,磕头说道:“大人,儿哪敢忤逆大人”

“那天子身边的内臣,缘何星夜登门”司马光看着司马康那个模样,根本不信这个逆子的说辞。

不是他

还能是谁

司马康战战兢兢,拜道:“大人明鉴,儿闻天使言,其乃是先到了文太师、张节度、孙学士府邸,然后又去了韩相公、吕相公之邸。”

“最后才到了此地……”

其实,一开始司马康在听说门外来了天使的时候,也被吓了一大跳,脸色煞白。

因为他确实将自己父亲要上书求对的事情和人说过。

是他回来后,在汴京义报编辑部里和晏几道喝酒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醉。

而晏几道在下午之后,就已经不见人影了。

可能是去了瓦子里买醉,也可能是去了老情人家幽会。

好在,很快司马康就得知,天使是先后去了诸位元老、宰相府邸,最后才来的他家。

这才让他放下心中大石。

司马光听着,也仔细看着司马康。

沉吟片刻后,司马光走出书房门,对他道:“且与老夫去见天使。”

若真是这个逆子泄露了他要上书求对的事情。

他必打断这逆子的腿!

……

一刻钟后,司马光在自家客厅之中,听完了天使来传的官家口谕内容。

他回头看了一眼司马康,神色终于和缓下来。

若真是司马康出卖了他。

那他家也出了家贼!

这是他现在不可承受之痛。

好在……

这个儿子,总算没有背叛他。

于是,他起身,对那位年轻的内臣,拱手道:“请转告陛下,老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心中,司马光的斗志,开始熊熊燃烧。

他现在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为什么

天子果然是圣明的,知道要及时询问大臣、元老,对于天下之事的看法,也明白要广泛征询大臣意见,及时知道天下疾苦。

真乃明君!

待天子亲政,必会尽扫沉珂,尽除旧弊,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对此,司马光有足够的信心!

因为那位天子,节俭、爱民、仁孝,人所共知!

他一日三餐,从来都不过三四道菜。

他也不爱珍奇之物,四季所服,皆太后、皇太妃亲手缝制,有司所献的衣服他是一件也不穿。

据说每次换下太后给其缝制的衣服,都会流泪与左右说:吾不舍换此母后之爱也。

如今更是主动传召大臣,询问天下情弊。

如此天子,完全契合了司马光所幻想出来的明君。

自然,在司马光看来,这位陛下肯定会他一样,心忧天下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