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九十四章 汴京风云

入宋后,因为蜀地多乱,越发流行,演变成了交子铺。

然后,就发生了那场着名的大宋金融危机——交子铺良莠不齐,有些人就是为了赚一笔跑路才做的这个买卖。

这些人的出现,几乎将交子的信誉完全摧毁。

也让四川的金融市场,陷入毁灭性的灾难。

然后,才有了张乖崖整顿交子行,建立官交子,以官府的官钱为保证金,发行官交子的事情。

“说说看。”赵煦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些商贾,打算怎么用交子搞钱引”

石得一低着头,说道:“回禀陛下,探事司查知,据说是有一位许州来的黄姓商贾,近来在京城中,纠集了其他几个豪商,暗中收购交子,据说其欲以交子为本,在汴京建立类似钱引一样的铺子,专门经营汴京、许州之间的钱货转运。”

赵煦听懂了。

有人打算收购交子,用交子的信誉来给自己的生意背书,从而当中间商。

准确的说,那人的所谓钱引,应该是钱庄

就像他在现代电视上看过的那些明清钱庄、票号一般。

只不过,明清钱庄票号,是用白银当本钱。

而此人打算用交子当本钱

“有趣!”赵煦简单的评价了一句。

然后他就问道:“姓黄许州来的”

“是。”石得一低着头回答。

赵煦笑了笑,这大宋就是这样的。

无论做任何生意,都得有官方背景,不然这生意就做不大!

旁的不说,在如今大宋商品每过一个县、州、路,都得交一次税,这叫过税。

税率一般法定是百分之五,但实际上远远不止。

因为地方官可以根据需要对特定商品进行征税。

而商品抵达目的地进行销售,当地还得抽一次税,这就是住税,一般也是百分之五。

于是就有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俗语。

但,这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限制。

达官贵人家里的买卖,不在这个限制里。

地位越高,限制越少。

也正是因此,赵煦才不敢轻易对现行的商税体系下手。

因为啊,现在的商税,保护的是达官贵人,特别是士大夫集团的利益。

所以,一个姓黄的许州商贾,赵煦自然很容易的就将他和许州知州黄履联系了起来。

“继续盯着!”赵煦吩咐着:“尽快查清楚,这些人到底意欲何为又有那些人参与其中但不要惊动他们!”

“诺。”石得一拜道。

“汴京城近来还有事情吗”赵煦接着问

石得一犹豫了一下,才道:“确是有个传说。”

“嗯”

“据说左相韩绛之孙,提举成都府路常平公事韩阶在蜀地,似乎有些不法之事!”

赵煦点点头:“我听说过,好像正月的时候还有人弹劾了他。”

在大宋,宰执大臣哪个不被弹劾

御史台可是有针对宰执的kpi的,没事都给他们找点事。

何况,这种被抓到把柄的事情!

“怎么了”赵煦问道。

石得一答道:“正月御史弹劾后,朝廷委任了提举成都府路刑狱官郭思查核韩阶违法之事!”

“如今,探事司查知,汴京城里有议论,说是有蜀地来的商贾在议论,郭思刻意包庇韩阶,乃欲以此攀附当朝宰相。”

赵煦一听就笑了。

攀附宰相!韩绛吗

韩绛都快下台了!

这个念头一起,赵煦就变得严肃起来了。

他站起身来,对石得一吩咐:“去,将这个事情给我查清楚!”

“派人去成都,我要知道,当地的真实情况。”

“另外,密切关注京城之中的风向……”

赵煦由不得他不敏感起来。

韩绛,都已经七十多了,拖着一把老骨头,给他卖了一年多的命。

他也做了不了多久的左相了。

韩绛的身体,也经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

等他做完了他现在手头的青苗法检讨事务,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会功成身退。

但现在,若有人连几个月都等不了,使手段的要将韩绛赶下台。

那赵煦肯定不会饶了他。

这样想着,赵煦就问道:“对了,石得一,如今东府少一执政,都堂上都有推荐谁”

“朝野呼声最高的又是谁”

石得一答道:“奏知陛下,如今都堂宰执们,都觉得户部尚书曾布、礼部尚书韩忠彦、吏部尚书曾孝宽等较为合适。此外,御史中丞李常、权知开封府蔡京等人也有被人提及。”

赵煦点点头。

在过去,大宋的传统是执政出缺,常以四入头递补。

所谓四入头,就是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以及翰林学士。

但熙宁以后,执政就不再限定在四入头中选拔了。

而是扩大到了所有待制级别的重臣。

而如今的情况,又比较特殊。

因为,赵煦还没有亲政,两宫垂帘,但两宫对大臣们其实了解不多。

像执政这样的重臣选拔,就从过去的天子一言而决,变成了现在的宰执大臣推荐。

也正是因此,才让东府执政难产至今。

那可是一把清凉伞!

石得一低着头,继续说着:“如今朝野呼声最高的,当是户部尚书曾布,还有就是礼部尚书韩忠彦了。”

赵煦沉吟片刻,就在心中说道:“东府执政应该尽快定下来!”

人家章惇这个时候,恐怕都已经在广西那边对着交趾磨刀霍霍,搞不好大军都已经压到边境了。

但汴京这边却还没有选出继任者。

这难免会让朝野人心动摇,也难免会让一些人产生些不好的想法。

搞不好……

有人想要卡位!

赵煦不得不怀疑这个可能性。

毕竟,那可是一把清凉伞!甚至是宰相的位置!

仔细想想吧。

现在都堂上的两位宰相韩绛七十多,吕公着也快七十了。

他们两个都呆不长。

韩绛最多到今年年底,吕公着撑死还能再做两年。

换而言之,一旦韩绛提前辞相,吕公着被迫替补。

那么,都堂上空出来的就是执政,而是大权在握,实际上辅政的右相!

每个人都有机会!

由不得别人不起贪念啊!

今天卡文卡的脑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