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九十二章 战前(2)

然后固若金汤的广源州连三天都没有坚持住,就被宋将燕达统帅的大军一鼓而下。

所谓的三千精锐,只一个照面,不是被神臂弓射成了筛子,就是被宋军骑兵的铁锏敲开了脑壳。

剩下的一哄而散,连挡路都不敢。

刘纪带着他和刘家人,跪在广渊城下乞降。

那一战,让刘家人彻底知道了,什么叫差距!

刘家人引以为傲的精锐,在那些如狼似虎的宋军西军面前,就和孩子一样稚嫩。

所以啊……

刘引想了想,就对左右吩咐:“遣人好生将上国使者,恭送去广源州。”

让杨景通还有升龙府去头疼吧。

这种事情,刘家还是别出头。

出头死的快。

上次,他的父亲给升龙府卖命,结果把家底打光了。

战后,升龙府却怪罪他父亲投降,不仅仅剥夺了刘家世袭的广源州观察使,还将他们家赶出了广源州,流放到了这个位于宋越边境上的思琅州的巴掌大鸟不拉屎的地方。

一旦发生战争,就刘家这点力量,赶紧弃城,逃进山里去吧。

要不是有上次宋军打下交趾北方后,却不能占有,反而将它们还了回去的例子。

刘引甚至可能当场反水,给宋军带路。

只要战后,宋军同意他继续在这里当他的土皇帝就可以了。

……

北朝关闭贸易的消息,在此时已经由快马,送到了升龙府。

李乾德闻而惊慌。

“怎么回事”他问着来报信的使者。

“启奏陛下:据说是北朝的经略使奉的汴京旨意下的命令……”使者答道:“据说门州那边已经有了北朝皇帝的圣旨内容在流传。”

“圣旨怎么说的”李乾德沉声问道。

“陛下……”使者趴在地上,根本不敢回答。

“说!”

“朕赦汝无罪!”

使者这才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复述了一遍他所听说的事情。

李乾德听完,握紧了拳头。

什么侮辱圣朝诋毁先帝

借口,统统是借口!

至于杨景通攻略归化州

归化州、顺安州,都是交趾故土,只是侬家人偷了这些土地而已。

杨景通只是奉他的命令,去打小偷罢了。

这有什么错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乾德的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这句话。

只是,他有一个疑问。

北朝的那个姓苗的广西经略使,不是一直都很和善的吗不是一直都在尽可能的避免争端的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

然后,在这天晚上,李乾德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宋宣诏使李丰,已过边境,思琅州知州刘引遣人护送。

伴随着这个消息同时抵达的,还有一些从边境上传回来的消息。

根据一些从北朝逃回的商贾、随从的说法。

他们在北朝,听说了北朝皇帝已经派遣了大军南下,而且大军已经抵达了广西。

据说,旗帜遮天蔽日,军容整齐。

好多人都在传说,南下的是西军!

而且很可能是西军里的精锐!

就像十多年前的那些在郭逵、赵卨麾下的西军。

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升龙府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因为现在才是三月,距离交趾的雨季还有好几个月。

而升龙府虽然有富良江天险可以依靠。

但是,渡过富良江,向北两百多里就是北朝的永平寨。

只要北军越过永平,控制住决里隘、门州、桄榔州等战略要地,并扫灭广源州、思琅州等侧翼威胁,他们就可以如同上次一样,横扫整个富良江以北,兵临富良江。

甚至,他们要是胆大一点。

不顾思琅州、广源州、苏茂州等地。

大军直插富良江,以轻骑兵突袭,只要一天就可以抵达富良江。

若他们还能找到渡船,直接渡江就可以对升龙府进行斩首突袭了。

于是,李乾德一边紧急下令,将整个富良江的所有船只,统统征调,并将江北的船只全部转移到江南。

另一边,他立刻下诏,派人召回正在南方巡视的太尉、辅国上将军李常杰。

现在,只有这位大越的架海紫金梁坐镇升龙府,才能让他感到安全了。

注:上一章有个bug,现在的田佑恭比猪脚可能就大个两三岁的样子。

所以,后来改成了他爹。

ps,熙宁南征,宋军这边有两个意见。

郭逵主张稳重,缓缓而图之,赵卨主张急功,以轻骑兵快速直插交趾腹地,出其不意,越过富良江,直接对升龙府进行斩首,快速灭亡交趾。

最后是郭逵坚持己见。

这也是战后郭逵要被问罪的原因之一。

朝廷认为他一意孤行,是没有灭亡交趾的主要原因。

神宗甚至觉得,要是他听了赵卨的意见,宋军就已经插旗升龙府了。

但我个人觉得,郭逵的意见才是合理的。

因为交趾这地方吧,哪怕灭了李朝,地方上的势力也不会因为李朝灭亡就臣服汴京的。

这个地方从唐末开始就已经分裂了出去,境内无数土大王。

而且,突袭升龙府风险太大了。

一旦失败就是顿兵坚城之下,奇袭的骑兵就要和菜鹅突袭基辅的装甲部队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