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三十五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

之后的种种事情,更是让朝野都惊掉了下巴。

宫中号称十岁的少主临朝,就已经具备了处理国政的能力!

甚至已经掌握了用人的权力!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宫中自吹自擂。

但很快事实就告诉了所有人——这是真的。

无论是文彦博、吕公着这样老奸巨猾的大臣,还是张方平、孙固这样以学问名动天下的学士,哪怕是顽固如司马光。

他都能很好的一一安抚,可谓是‘临朝肃然,法度皆备,俨然圣主’。

章惇回忆着过去的一年时光,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因为他想起了,离京前,被天子戏耍过一次的事情。

于是,章惇轻叹着:“介甫相公是有福之人!”

王安礼微笑着点头:“某也这样认为!”

尽管在朝堂上,无论是他还是王安国,都会刻意的和王安石保持距离,甚至针锋相对,持不同政见。

可私底下,他们兄弟岂能不知,实际整个王家的兴衰荣辱,都系于王安石一人的荣辱之上。

所以,哪怕当年王安国在世的时候,其实也是假装不同意王安石的政见而已。

如今,少主的种种行为,无不在说明着,他在有意无意的保护着新法的核心与根基,保留着新法的元气。

“对了……”王安礼低声道:“子厚啊,此番南下,可否带一人随行”

“恩”

王安礼对着餐桌另外一端努了努嘴:“促仪今年也已十八了……”

章惇顺着王安礼的视线看过去,看到了正和他的儿子章援坐在一起的那个年轻人。

那是王安石的长孙,王雱的继子王棣。

看着王棣那张年轻的脸庞,章惇就想起了王安石的人生。

长子王雱,天资聪慧,为人率真,是他精心培育的继承人。

奈何英年早逝,甚至没有留下子嗣,只能从堂兄处过继一子,承继家族香火。

次子王旁,则患有心疾,虽然活着,却是行尸走肉一般。

两个爱女,一个嫁给了吴充之子吴安持,婚姻不幸,据说日日以泪洗脸。

也就是小女儿嫁的还算好——嫁给了蔡京之弟蔡卞。

夫妻感情和睦,多少能算是个慰籍。

可那终究是别人家的妇人,而且远隔千山万水,十年也未必能回江宁探望一次父母。

于是,王安石夫妇,就剩下了过继来的王棣,以及那个时不时就会发癫的小儿子王旁。

“这……”章惇自然犹豫起来:“此去广西,山高路远,而且广西瘴疠……”

“无妨的!”王安礼道:“况且,元泽(王雱表字)就是因为自幼文弱多病,才不幸早亡……”

“这也是家嫂的意思!”

“士大夫该当游学,增长见识,知天地之大,晓四方之事……”

章惇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促仪随某南下吧,某会尽力照顾好的!”

他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那可是恩相家的最后血脉啊!

王安礼连忙道了一声谢。

这个时候,王安石重新回到了宴席上。

他看向正在和王安礼说话的章惇,问道:“子厚,在与和甫说什么呢”

章惇连忙答道:“回介甫相公,某与和甫正在谈促仪、致平的事情呢……”

“看到他们的模样,某才知自己已经老朽了!”

王安石呵呵的笑了笑,也看了看王棣、章援,说道:“是啊,你我皆已老朽了!”

王棣、章援,自然是立刻起身,连称不敢。

王安石见了,就摆手道:“尔等少年郎,自去少年郎之地,就不要在此,与我等老朽同处了!”

王棣、章援,自然是拱手拜辞。

看着那两个十七八岁得孩子,肩并肩的走出厢房。

王安石也是笑了起来。

然后他就对章惇道:“子厚啊,你我已有将近十载未见了吧”

章惇点点头。

王安石笑着道:“今夜,你我当秉烛夜谈!”

他看向王安礼:“和甫也留下来,吾等一起效古人秉烛而谈之雅事!”

王安礼拱手应命。

于是,这一夜,三个从熙宁时代走过来的重臣,在这江宁府的半山园下,秉烛而谈,最后同榻而睡。

他们谈了很多事情。

熙宁的往事,汴京如今的风貌。

当然,还有宫中、朝中的那些事情。

夜半时分,王安石从塌上坐起来。

然后,他举着一根蜡烛,点燃烛光,看向在塌上和衣而睡的章惇、王安礼。

接着他推开房门,披上裘衣,走在早春时节的回廊上。

他的妻子吴氏的身影,从另一侧出现。

“就知道獾郎肯定睡不着……”吴氏走到他身边,替他将衣服穿好,体贴的说道。

“促仪会跟着章子厚一起南下……”吴氏说道。

“恩!”王安石点头。

“淑娘昨日写了家信回来……”吴氏又道:“说是会带着小娘和丈夫一起来江宁,看看伱我!”

王安石终于露出笑容来:“淑娘前年才生了小娘吧”

吴氏点点头。

“那老夫就可以抱抱曾外孙女了!”

“她肯定很漂亮,也定然和她母亲一样乖巧!”

只是……

“吕安中,不是应该在京城,服侍乃父吗”王安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