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五十八章 惇求对

确实是他能想象的最完美的天子模型。

正这样想着,他的儿子司马康,就兴冲冲的来到他面前,拜道:“大人……天子遣使来也……”

司马光听了,立刻站起来,吩咐:“快快为老夫准备朝服、香案……”

他以为,天子准备传召他入宫独对。

可惜,等天使来了,宣读完旨意后,司马光多少有些失望。

但他还是恭恭敬敬的接了旨意。

“官家可有话要和老臣说”司马光带着希望问着,那位宣读完旨意的天子近臣。

便听着对方道:“好叫相公知晓,昨日大家听了相公入京的消息后,便已吩咐要赐第,以显国朝褒扬儒臣,优容元老之制……”

“今日请了两宫慈圣旨意,便命某来传旨了!”

“某来前,大家还叮嘱了某,说:司马公乃是先帝元老,天下名士,切不可怠慢!”

司马光听完,面朝福宁殿再拜谢恩:“官家隆恩,老臣感激涕零!”

虽说没有立刻传召独对的旨意。

但这份心,却让司马光备受振奋。

“官家是支持吾的……”司马光在心中说着。

只要有官家支持,他就可以和都堂上的小人们做斗争。

司马光被圣旨赐第的事情,立刻就在都堂和中书传开了。

虽然宰执赐第很常见。

可尚未拜宰执就赐第,就有些罕见了。

韩绛得知了事情后,就开始想起来了。

“赐第昭庆坊”

“官家圣意,究竟为何”

昭庆坊,虽然是很多士大夫大臣,都喜欢的地方。

却不是传统的宰执赐第之地。

宰执赐第,一般都是在御街两侧,而且一般越靠近皇城,就越受重视。

而昭庆坊就离得有些远了。

每天上朝,得从土市子那边过来。

司马光年纪也大了,天天骑马,顶着寒风上朝

他能经得起几次寒风

当然,司马光可以请求天子,赐他肩舆。

问题是,除了致仕宰执,谁肯要天子赐肩舆

而且,以韩绛对司马光的了解,他很清楚,司马光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抬着他去上朝的——以人为畜,非君子所为!

所以啊……

真是伤脑筋的呢!

韩绛想着,就看到了从令厅出来的章惇。

两人对视一笑,都明白了彼此如今在想的事情。

如今,韩绛和章惇,倒是成了这都堂上的搭档。

特别是役法调整之后,开始对青苗法进行检讨。

章惇就以其在这方面的权威给韩绛背书。

正是在章惇的极力支持,吕公着的配合下,都堂才在前不久通过了设立青苗法检讨司的省劄。

此事,引起了不少新党大臣的非议和攻击——他们觉得,青苗法已经至善至美,那里需要修改

调整一下几条法令不就得了。

但真正清楚实情的人却都知道,青苗法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官员的好与坏。

遇到好官,青苗法就是善法。

可以发挥它真正救济百姓,鼓励农桑的特点。

然而,一旦遇到坏官,甚至只是庸官,瞬间就是破家灭门的利器!

这也是王安石的很多法令的糟糕之处。

那个拗相公,一厢情愿的觉得天下官员素质都和他一样,也都能像他一般,轻易压服地方胥吏。

但事实却是——真正按照青苗法条例做事的官员少之又少,能将胥吏们驯的服服帖帖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于是,青苗法也就在执行过程中完全变形。

王安石定下的法令,青苗贷利息只有两成。

然而,元丰之后,地方州郡的青苗贷,除了少数几个军州,真的在按照王安石的法令执行。

其他地方,都已经突破了王安石法令的限制。

很多地方,欺负百姓不识字,把两成利息变成四成——夏税收一次,秋税再收一次,可不就是四成了

至于多收的那些钱去哪里了

根据韩绛的了解,还真不一定进了官员自己腰包。

大多数钱,其实塞进了胥吏腰包。

但,这还算是好的。

最怕的是遇到那种官员自己贪,下面的人更贪的例子。

这些家伙直接把青苗贷玩成了比过去大户们盘剥百姓的高利贷还可怕的东西。

人家不仅仅九出十三归,还强行摊派!

借也得借,不借还得借。

这就将大批农民,逼到绝境。

然后这些农民要么变成了盗匪,要么丢下土地和房子,逃亡外乡,成为客户,或者逃进城市。

把自耕农逼得连地都不要了。

可以想象,那些人的贪婪。

所以,韩绛知道,青苗法不变不行。

章惇则是知道,青苗法不趁着现在变,以后恐怕就会被废掉,与其被人废掉,不如改革青苗法,让它少些问题,多些好处。

至于吕公着

他在扬州的时候,在吕希哲的劝说下,打着常平仓的名义,做着青苗贷的事情,也尝到了些好处和甜头。

三人一拍即和。

所以,现在御史们开始弹劾他们三了。

说他们三个结党!

韩党、吕党、章党,都有人说。

所以,现在若非必要,哪怕在都堂上,他们三人也会避嫌,不会和过去一样,随意走动了。

章惇回到自己的令厅。

他命人将门关起来,然后坐到公案前,烤起火来。

一桩桩事情,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

可他还是没有猜到,官家对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要不,去问问刑恕”他想着。

可这个想法才起就被他掐灭了。

刑恕现在可威风的很!

以中书舍人,三为馆伴使——他不仅仅和辽人谈笑风生,也和西使有来有回。

偏生每次都能从这些人嘴里撬出不少东西。

所以,章惇知道他主动去问刑恕,恐怕非但问不出什么东西,搞不好回头刑恕会卖了他章子厚——章惇窥伺圣心!

这个罪名,可不是好担的。

所以……

“要不……请对”

章惇眨着眼睛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

正好,青苗法检讨所成立,宰执们是要派个人去和官家对奏,阐明都堂的想法,以便尽可能得到官家支持。

这样想着,章惇就拿起笔来,开始写求对的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