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一十九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更】

……

退朝后,群臣从崇政殿鱼贯而出。

在殿外的大将们看着这些大臣,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好像很亢奋

怎么回事

殿中发生了什么

无数人都有着疑问。

韩绛却是在人群中,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崇政殿的殿堂。

然后他发现,章惇也和他一样,在回头看着崇政殿。

于是,韩绛悄悄走到章惇身边:“子厚啊,可愿至老夫都堂令厅一会”

章惇回过神来,对韩绛拱手一拜:“右揆有命,下官莫敢不从!”

两人心照不宣的拱手一礼。

于是,便一起出了内东门,回到了都堂上。

然后韩绛领着章惇,进了自己的令厅。

然后将左右上下都挥退下去,只说和章惇有国事商议。

韩绛将章惇请到客席上,然后就从自己令厅的橱柜上,取来一坛陈年的羔羊酒。

给章惇倒上一杯韩绛就坐下来,对章惇道:“子厚尝尝老夫在河南的时候请人酿的这羔羊酒……”

章惇拿起酒杯,轻尝了一口,然后赞道:“好酒!”

放下酒杯,章惇看向韩绛。

韩绛也看着他,两人对视一会,然后就都笑了起来。

“子厚似乎对今日崇政殿上的事情有想法”韩绛问道。

章惇微笑着:“右揆就没有想法”

两人互相看着,同时笑了起来。

“官家之智,天授其才!”良久之后,韩绛感叹起来。

他到现在,都还有些糊涂。

每年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的岁币,官家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收回来了

辽人还得感谢他!

最重要的是——辽国甚至可能会求着他,让他帮忙多印一点交子!

神庙要有这手段,西贼早就投降了吧

章惇也是感慨:“生逢圣主,右揆之幸,也是下官之幸!”

他们两个都是久在地方,熟悉地方,同时也在中枢多次为官的官员。

对交子到底是怎么个流通法,也多多少有些了解。

表面上,大宋现在每年确实只发行了一百二十六万贯交子。

实际上,交子的数量,可能已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为什么

因为好多商贾,他拿了交子,他不愿意再换回笨重的铁钱啊!

所以,每每赎回的时候,这些人都选择不要现钱而是换成新交子。

这样他们才好做买卖!

毕竟,谁愿意带着几千斤几万斤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斤的铁钱到处跑

光是运费,他们都得亏死!

何况,铁钱每年都可能因为生锈,而损失一批。

所以,很多世代使用交子的商贾,现在都习惯了用旧交子换新交子。

现在,官家虽然是用铜钱为本金,发行交子。

可铜钱也很重!

一贯钱,已经至少五斤重(宋斤,约合640克)。

一万贯就是五万斤铜钱。

做大买卖的商人,光是为了运输这五万斤的铜钱,恐怕每百里的花费都是几百贯。

还得担心路上遇到绿林好汉,还得忍受被沿途官吏盘剥敲诈……更得交税!

所以,一旦宋辽交子发行,而且信誉稳定,币值坚挺以后。

民间的商贾,恐怕会有好多人,选择在交子赎回时,放弃钱币,选择新交子。

带一叠纸,可比带上几万斤的铜货到处跑,还要提心吊胆好多了。

无非每次换新的时候交点钱嘛。

所以,这宋辽贸易交子将来说不定每次换新,光是本金就足以应付兑换!

如此一来,对大宋来说,其实全是好处!

辽国却还得感谢,还得称赞大宋真兄弟之邦,有事他真帮忙!

……

保慈宫中,两宫也在听着,粱惟简带来的汴京交子务的官员的汇报。

在这些官员的叙述中,慢慢搞懂了一些事情。

“卿是说……如今民间流通的交子,可能已经超过千万了”

对方点点头。

两宫对视一眼,都感觉离大谱!

因为根据这个人的说法,每次交子赎回的时候,光是本金就已经足以应付兑换了。

好多年份,甚至只有不到一成的人选择换钱。

其他人都选择了以旧换新,宁肯多给赵官家一笔钱,也绝不要现钱!

这已经超出了两宫的理解能力范围,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送走交子务的官员,两宫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太皇太后道:“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究竟给老身生了个怎样的孙儿啊!”

又孝顺又聪明又懂事还念亲情,知道外戚们都不容易,对高家、向家还有两位皇叔那是恩宠不绝,生怕他们吃亏受委屈了。

两位太夫人,更是被他的仁孝感动,特别是太皇太后的生母韩越国太夫人,就常常让人入宫在她面前称赞官家,都说官家隔个十天半个月,就派人登门赏赐。

财帛、御药、香药甚至脂粉。

络绎不绝,源源不断!

上上下下,都说官家仁孝聪俊,真社稷主。

如今更是在两宫眼皮子底下和朝臣面前,给她们整了一个大活。

一旦成功,在两宫的理解中,不仅仅每年给辽国的岁币起码省下了九成。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官家的成长速度,两宫感觉自己要是再不努力,恐怕就要跟不上了。

看着太皇太后的样子,向太后满心都是欢喜。

“娘娘,新妇以为此乃祖宗庇佑,神佛保佑!”

“保佑我大宋国运昌盛,天降圣主!”

“将来,娘娘有的是福可享!”

太皇太后听着,点点头,道:“太后,是该选个良辰吉日,去开宝寺中给佛祖、菩萨上香了!”

向太后道:“新妇一切唯娘娘之命是从!”

注:北宋元丰、元佑、绍圣、元符的铜钱,大约在4-3克上下徘徊,北宋一斤约合640克,一贯770文,差不多五斤。

注2:北宋交子的崩溃,是因为赵佶那个大聪明滥发,导致信用破产,后来搞了个钱引取代,其实就是金圆券的套路。

当然在哲宗时代,其实已经在贬值,因为军费开支,大量印刷,这是史实!但哲宗稳得住,知道回收,而元丰时代交子币值非常坚挺,因为准备金充足!

注3:现在主角搞得这个贸易交子,其实就是老毛子的贸易卢布的北宋版本。

虽然毛子活糙,玩脱了,但我个人觉得在北宋应该是行得通的,毕竟辽国他只想要货,恰好北宋有货啊!

什么封建计划贸易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