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人在大商,持刀斩天 第二十三章 仙人之姿,神目如电

得了老祖宗的准许,南宫适操练起可怜的姬旦,那心中自然是再无挂碍。

略微思索一番,便将每日训练计划稍作变更。

寅时三刻准时起床,留出一刻钟的时间用来梳洗喝药。

寅时四刻,准时修炼三分归元气。

此呼吸法门不过几百余字,微言大义深入浅出,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其实也并不难。

通俗直白的讲,就是将外界清气纳入胸腔当中,此为一吸。

再将停留在气海当中的浊气排出,此为一呼。

在这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清气入胸腔至气海,通经络祛杂质,行周天之举。

而周天又分大小之别。

过尾闾、命门、至阳,顺脊椎正中向上到百会穴,下印堂过人中,一路下行承浆、廉泉、檀中。

此时一吸,气上升至百会。

一呼,气下降到气海。

一呼一吸之间,任督二脉俱通,气机萦绕一圈视为行一小周天。

至于这大周天,则是要阳维脉、阴维脉、阳乔脉、阴乔脉、带脉、冲脉、再加小周天任督二脉,此奇经八脉俱通,气机走遍全身各个穴位畅通无阻。

第一步,屏气凝神先感知“气”的存在,否则万事皆休。

农夫想要出门干活,渔夫想要出海捕鱼。

首先就得找到,或者说制作一把,适合属于自己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二步,牵引吸入胸腔当中的这股“气”,去不断祛除杂质,冲击拥堵的穴位经脉,力求身体无垢无漏,百病不生则寿命延长。

举个例子:以人体为天地,经脉为山川河流,气机连接穴位经络,如建立漕运疏通河道。

河面宽不宽,水位深不深,能吃的住多重的商船往来

河床当中的暗礁多不多,旋涡暗流险不险,整体水流湍急或是平稳,岸边水草是否繁多,鹅卵石硌脚与否,码头是否通畅

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层面。

以上两步总结起来那就是: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而这样玄之又玄的一句话,在三分归元气当中,被总结简化为:“屏气凝神,放空冥想!”

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

不同的人身体素质、悟性高低都截然不同。

悟性非凡的人,能很快感知到从外界进入体内这股气的存在。

而身体素质好的人,则体内暗藏杂质少,疏通经脉相对容易。

其中再以南宫适为例。

初次接触三分归元气,无名师教导全靠自己摸索,用了整整三年功夫,这才感知到气机的存在!

之后行滴水穿石之工,开任督二脉通小周天,则又整整花了二十多年。

一呼一吸之间行一小周天,坚持三刻钟的时间已是极限。

此种比蜗牛还要缓慢到令人发指的修行速度,放到平常小说当中,那便是任人唾弃忽视的庸才罢了。

可却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已是万中无一的人选!

第三步,“舌顶上腭,长吸慢吁”与那“唇齿生津,回龙还阳”则说的是收功之前。

舌顶上腭自舌根底下不断积攒那一小口涎津不可多得,被奉为可以回龙豢养的金津玉液。

一口吞下,呼吸之间周身毛孔开合有度,感受自身之“小我”与外界宇宙之“大我”在冥冥当中的牵连,整个人灵台清亮虚空生明。

待到小周天一通,从外界牵引而来的清气不断淬炼,最后积蓄到气海当中,为将来通大周天做准备。

南宫适戎马征战二十余年,身上大大小小所受之伤不计其数,而体内留下的暗疾更是多如牛毛。

再加上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越来越高,自己阵前杀敌的机会越来越少。

但无形当中诸事缠身,需要自己劳心劳力,为大局去考虑去处理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

相对简单的阳维脉,只通到一半便遗憾搁置。

此次再将这三分归元气捡起来,除了想和姬旦较量较量之外,未尝不是存了些别样的心思。

而这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

要做的便是那水磨工夫,以点带面积少成多。

若水到渠成则气象蔚然大观!

————

南宫适根本不信姬旦身体当中的奇妙感应。

自己修这门呼吸法门已经有数十年的光景,你一个只不过学了三天的生瓜蛋子,就感知到气机的存在。

那还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活

于是,倔强的南宫适便与姬旦一同修这三分归元气。

重操旧业的南宫适,身体机能虽年月创伤而不断下降。

一呼一吸只能勉强维持两刻钟,体内气机断断续续,昔日早已疏通好的经脉又现拥堵。

但他丝毫不曾气馁,若是再给这样一段闲暇安逸的时光,让自己能够静真正下心来,不光说重归巅峰,哪怕就是疏通这重新闭塞的阳维脉,自也不在话下。

两刻钟后面色红润,只感觉自己身轻如燕四肢百脉无比舒畅的南宫适,心中已经酝酿好了要嘲讽姬旦的话。

“小伙子别猖狂,要知道这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