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惊川 第175章 打听消息

桓幼松此次赴醉清风,其本意是想让高贞娘子再给他宽限几日。所谓赖账不还甚至搬出自己家世身份威胁那都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但却被那随护带错了方向,如此一来致使桓幼松有些骑虎难下。

“苟史!都赖你!”狼狈离开醉清风回城主府去的路上,桓幼松越想越气,他不禁开始对苟史埋怨道,“这梁子结下了,这钱我到底还还是不还还的话以何态度见高贞娘子,不还的话那岂不是让旁人看笑话,败我名声。”

“少主。”苟史目不斜视,看向前方大道,冷声开口,“此事怪不得我,若是你从始至终都不曾去过醉清风,不曾吃过花酒赊过账,那便没有今日之事了。”

“你!”

苟史说的在理,但在桓幼松看来却是事后诸葛。他咬牙指了指苟史,却也不敢当街发作。一来是因为怕外人看笑话,这二来嘛,苟史虽是随护,但并不会因身份高看他,这也是桓超雄的安排。

而此时的醉清风三层一雅间内,邬潇潇用手肘碰了碰傅丞翊小声道:“这可是极好的机会,待会儿那个醉清风话事人来了,你便可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尽数问于她。”

傅丞翊点点头,抬头的间隙瞥见那高贞娘子已是推门而入。

“二位快坐!快坐!”高贞依旧是那袭白裙,只不过她身上的白裙与邬潇潇比起来倒显得朴实无华上许多。邬潇潇的白裙裙摆有荷花刺绣,金丝缠绕,而高贞则仅是入目的白,一白到底。

高贞看着傅丞翊和邬潇潇,眼中透露着欣赏和感激。她再度朝着二人开口:“多谢姑娘仗义执言,多谢公子出手相助,若不是你们,恐怕那苟史剑下便是我的归宿。”

噗!

此时傅丞翊刚入口的茶瞬间喷了出来,他重重咳嗽,惹的邬潇潇赶忙伸手去抚拍他的背,关切问道:“怎么了是茶太烫了吗你慢点儿喝。”

此外邬潇潇边说着便朝高贞娘子递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只是低头咳嗽的傅丞翊此时想起先前自永春宫,珍妃所言这饮茶礼数,此刻他当着高贞娘子的面将人家亲手倒上的茶给吐了出来,似乎有些没有规矩。待稍稍缓和一些后,他将身子坐正,对着高贞娘子尴尬说道:“不好意思啊,我刚才呛到了,不是你这茶不好喝。”

“没事的公子,奴家不介意。”高贞娘子笑了笑,将傅丞翊面前那见底的茶杯再度倒满。

“只是......”傅丞翊看了眼邬潇潇,憋笑说道,“这世上还有名唤狗屎的人呢”

此时高贞和邬潇潇面面相觑后也是瞬间了悟,为何刚才傅丞翊会被那茶水呛到,原是听错了随护名字。两位女子一阵发笑以后那高贞娘子才出口解释道:“公子,此苟史非彼狗屎,不过公子若是觉得苟史难记,念成狗屎也是可以的。”

这回轮到三个人同时发笑了,待三人皆平复好心情后,高贞这才理平裙边说道:“奴家名唤高贞,崇高的高,贞洁的贞,这间醉清风便是我的产业,二位直呼其名也可,像他们一样唤我高贞娘子也可。”

“高贞娘子。”邬潇潇率先开口,“直接称呼我潇潇就可以了。”

“傅丞翊。”傅丞翊微笑抬头,轻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邬潇潇看了眼傅丞翊,随即朝高贞娘子问道:“高贞娘子,你这醉清风倒挺别致的嘛,尤其是门外那锦旆。另外,我瞧着它被你经营的也极为红火。”

“是啊。”傅丞翊闻言附和,“高贞娘子既然有如此头脑,即便是换成酒楼茶肆也应是同样盛象。”

高贞娘子是个聪明人,傅丞翊话中之意他怎会不明白。

“奴家自然知晓身份卑贱。”高贞娘子虽面上云淡风轻,但眼底还是闪过了一丝怜悯,那怜悯不知是于自己还是于这醉清风中的神女们,“若不是为生计所困,谁会做一名娼妓呢”

“公子有所不知。”高贞娘子看向傅丞翊,“在这个太平盛世里,女子本不像你们有诸多选择。”

从高贞娘子的话中,傅丞翊这才窥得世间女子处境有几多艰难。先是论出身,上至官家下至豪绅,家世门第优越者虽不愁吃穿用度,无需为生计考量,但却要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素昧平生的男子结为连理,从此共度一生。即便是当朝公主,动辄也要沦为和亲的工具。至于降生至贫苦人家的女子,自小便要扛起家中事务,然后岁数一到寻一门亲事便草草出嫁。

再是论谋生,世间三百六十行,他们把持着自诩公正的话语权,行行难容女子栖身。想要在夹缝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敞道路,何其难,何其难。所以选择无从谈起,更别提情爱。

“我这醉清风中女子,皆是鲜少的清醒者。”高贞娘子眸子亮了亮,“她们不是在男子的胯下求生,旁人言她们以青楼娼妓,但她们实则并不卖身。”

高贞娘子起身来到雅间的窗前,将那扇木窗推开。

“如公子所见,她们凭些手艺在此栖身,若是有幸遇到个真心交付的男子,自此走了去我也是不拦的。”

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高贞娘子复尔于凳上坐下朝傅丞翊和邬潇潇问道:“二位听着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此次出手相助,或是有事而来”

邬潇潇这才用手肘碰了下傅丞翊提醒道:“问你呢。”

“高贞娘子是个聪明人。”傅丞翊笑了笑,“我们确实有事相问。”

“公子尽管问,奴家定会知无不言。”

于是傅丞翊便向其打听桓洲飞蝗以及景阳王朝派来的三位钦差无故失踪一事。

高贞娘子听完傅丞翊的话笑了笑:“公子原是为此事而来,此事我知晓一些。”

据高贞娘子所言,这桓洲虽不比汜水土地肥沃,但也是农业畜牧业发达。城中百姓除去做生意的便皆是以此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