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黄泥鳅的八百年 第145章 挚友

谢鹰叹了口气:

“你爷爷不是个好人啊!”

徐大胜没有反对,虽然听起来不是很好听,但也是实话。

不是个好人才是正常的,能成为除了皇帝统领的龙且军外的四大军之一的指挥官,就不可能是心地纯良之辈。

谢鹰看着徐大胜没有反驳自己,甚至还点了点头,哑口失笑。

“你小子倒也对得起夏老头的培养。”

非黑即白是那些话本里的故事,灰色里掺杂着一些黑与白才是真正世界。

这种道理不是住在象牙塔里面的人能明白的,只有在路上的人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徐大胜这个年纪,抛去修炼的时间,能有这种感悟已经是很难得了。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我对你一直不温不火的,其实就是因为你和你爷爷太像了。”

谢鹰似乎是陷入了回忆里面,桌上的茶汤热气弥漫,遮掩了谢鹰的视线。

他拿出了一根烟斗倒上了烟丝满满的抽了起来。

徐大胜没有插嘴,老人家做这种事情总是慢慢悠悠的,就算谢鹰是大修士也不例外。

“抽烟这习惯还是和你爷爷学的,连这杆烟枪都是他送给我的。”

徐大胜没有怀疑,恰如自己喜欢裁缝手段一样,徐振夏消遣时光的手段就是抽烟,

大口抽,

不停抽。

空闲的时候往往是两杆大烟枪一起,嘴里叼一根,手里也拿着一杆。

只不过是手头上的烟枪是未成品,还在一点一点的做着。

徐大胜看着谢鹰手里的烟枪,刚开始是有所猜测的,

能用这么差的材料做烟枪的也只有自己爷爷了。

但从烟枪的外观看起来,可以深切的感知到使用者对它的喜爱。

土褐色的烟枪并不漂亮,但表面的光泽可以看得出谢鹰对它的把玩是长久的,

这让徐大胜想到了秋大龙腰间的那一块玉佩。

并不好看的外观,但对它倾注了难以想象的心力。

现在徐大胜还以为秋大龙腰间的玉佩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只不过是凭借秋大龙的实力才让它有了山河龙气。

但谁又能知道,浑浊的玉佩原本是什么模样呢

“你爷爷啊,运气好,运气也不好,以他的脑袋做一个指挥官是屈才了,可惜老天爷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却也封死了所有的出口。”

徐大胜知道谢鹰的意思,爷爷的天赋就是最大的短板,

在现在的环境里,没有天赋就如同失去了四肢,最高最高的成就就是指挥官了。

徐振夏还是近八百年来实力最弱的指挥官。

谢鹰的回忆没有停止,嘴唇继续上下张合着:

“天妒英才啊!”

感叹了一句,谢鹰抽了很大一口烟,然后把烟灰敲了出来继续添置上烟草。

“想必你爷爷晚年的时候很痛苦吧!”

谢鹰转过头看着徐大胜,仿佛是看着徐振夏。

回想起爷爷每天抽烟,躺在椅子上看着天空发呆的样子,再加上时不时的叹息,还有对自己的叮嘱,

徐大胜点了点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谢鹰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在烟雾的遮掩下目光中也闪过了一些湿润。

“振夏啊振夏!为什么当初就不听我一句呢,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啊!”

徐振夏最后的时光是和徐大胜一起度过的,祖孙二人之间应当是隔辈亲,但表露的不明显。

徐大胜因为童年的遭遇,

在徐府,

在小寒城,

在北境,

以及在人族疆域别处是不一样的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在赌石区会有人撩拨徐大胜,用道德绑架他。

这是因为在大小寒城,徐大胜的心是沉寂的,是死寂的。

他需要戴上不属于自己的面具,这也是他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虽然徐虎啸的回来让情况好了一些,但徐大胜终究是一个问题小孩。

摘下经年累月洗礼的面具,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徐大胜在余秦面前扮演一个大哥哥的身份,

他不能把一些不该有的东西带到一个人的童年里,

与其说他是当着余秦的哥哥,不如说是他在当着自己童年的哥哥。

看着徐大胜的心情低落了一些,谢鹰没有感到内疚,而是感到了一些欣慰。

自己当初和徐振夏不欢而散,没有继续留在小寒城,一怒之下便去了立冬域。

靠近年都的地方繁华了很多,也有四季的变化,以谢鹰绘灵境的实力到哪里都是吃香的喝辣的。

直到徐振夏故去的消息传到了他这里,他才结束了那吃香喝辣的日子。

他记得那天他很快就赶到了小寒城,似乎是年轻时生死危机时的生死时速,

不!

要更快!

他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

老年人的冲动是不常见的,常年与石头打交道的谢鹰在年老之后更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谢鹰承认,他后悔了,

徐振夏是他朋友,

也是至交!

谢鹰的年龄要比徐大胜大很多很多,

甚至比如今徐家家主徐老爷子还要大一些。

但忘年交这种东西并不少见,

还是毛头小子的徐振夏和已经步入老年的谢鹰交了朋友。

他们谈论历史,

谈论现在,

也谈论未来。

徐振夏从不被看好成为了权势滔天的指挥官。

也是在这之后,至交二人之间出现了隔阂。

身份的变化没有对他们的交情产生任何的影响,

无非是以前谢鹰拿好酒好菜招呼徐振夏,到后来徐振夏拿一些难得的好酒找谢鹰。

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

也许是怪徐振夏的热血难凉,

也许是怪谢鹰的和光同尘。

两人就对军制的改革聊到了皇朝存在的问题。

没有意外,

聪明的徐振夏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他觉得东朝太老了,太腐朽了。

或许制度并不腐朽,但人心腐朽了,他觉得需要一场伟大的变革,一场伤筋动骨的变革才能让这有些颓唐的王朝重新站起来。

他希望能从谢鹰这里得到支持,并非实力上的支持,而是挚友之间一句话的肯定。

但结果显而易见,

徐振夏老死,或者也不是老死在小寒城内的一间小院子,

谢鹰几十年没有再踏入小寒城。

烟斗弥漫的焦烟熏干了谢鹰眼底的湿润,似乎那黝黑的眸子被烤干了,露出了埋在心里的炽热。

就如同谢鹰的灵气,

如同掩埋在冷静石块下炽热的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