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龙族之影 第90章 姜拓渊

姜氏家主姜拓渊

印象里念叨这个名字最多的应该是李氏的老爷子,在他提起时常常脸色沉重,时而扼腕长叹,声称若是当初这位若是活下来,混血种世界的格局大概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姜正盯着眼前这个与自己有着三分相似,气质儒雅的男人,轻轻磨搓着食指与中指,斟酌良久道:“我曾经在姜氏祖地天字位的试炼入口的石碑上见过这个名字。”

“嗯。”姜拓渊语气感慨又带着些许的落寞:“我选择的是天位试炼,可惜还没有完全通过,所以我只是代理家主。”

“哥哥”

姜正在心里轻声呼唤。

“如果你是在想那位影子朋友的话,他应该来不到这里,因为这是你的灵视。”姜拓渊说。

姜正猛然看向青年,惊讶问道:“你会读心”

“哈哈哈,你真有趣!”姜拓渊像个孩子一样躺在床上开心地拊掌大笑,“我可不会读心术,不过我小时候一个人经常会揣摩大人们的想法,久而久之通过观察别人的眉眼神态便能大致猜出他们在想什么。”

“还有,你不必如此提防我。我早就是个死人了,现在能见到你和你说话还是托了血脉传承的福。”

“这样啊。”姜正闻言放开了点,“若是如此的话,你躺在床上和我说话是不是多少有点不公平,我现在可是通过试炼的正式家主。”

“抱歉。”姜拓渊当即收敛笑容,郑重道:“因为我自小体弱多病,大半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这里应该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所以我才会把见面地点选择放在这里。”

“你说你已经死了,那么我现在告诉你一些未来的事情你觉得有用吗”姜正问。

“如果世界有天堂或是地狱的话大概会有用的吧。”姜拓渊耸耸肩。

“天堂地狱你还信基督”

“我出生在1917年,那个年代大家能够接受到的先进知识都来自于西方列国,宗教知识方面也不例外。”姜拓渊苦笑,“可我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为此闹了不少矛盾…”

在姜拓渊的口中,他出生的环境仿佛并不是一个久经数千年的混血种世家,更像是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思想观念陈旧的私塾先生,母亲则是某家族的大家闺秀,最后男人越说越偏……

“很抱歉打扰你的生平阐述,我有别的想问你。”姜正无奈道:“姜氏为什么会灭亡它在上古时期真的很强大吗”

“灭亡吗…我想称他为衰落更为合适。”

“你知道日本混血种的蛇岐八家吗姜氏的衰落过程有点像蛇岐八家的皇,大家不愿意生,生不出来,所以自然没人喽。”姜拓渊撅着嘴做鬼脸,看起来没有一点成熟稳重的家主样子。

“而且血统这种东西,不确定性太大了,混血种和普通人生出的后代,血统有可能被稀释,但你控制不住这种现象。比如我就是喜欢当初我们学校隔壁女子学院的一个普通女孩,我父亲怎么教训我都没用。”

“再有一点我觉得应该是责任。”

“责任”

“踏进姜氏祖地后便承接的责任,但每一位姜氏族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接受。”

“你当年的蛇岐八家那个皇应该已经死了,现在是有似乎有一个被称为天照命的年轻人,实力蛮强的。”姜正说。

“死了”

姜拓渊眼神变得苍茫而孤寂,喟叹道:“当初战争爆发后,我听说他们的皇回来了,本来是计划着飞到日本和他一换一呢,结果被李氏家主给拦下了。”

“但那老头不是什么好货,想让我娶他女儿乖乖在后方生孩子当种马,想屁吃呢!”

姜正看着仿佛有着双重人格姜氏前代家主叹了口气,原来一个家族的衰落真的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你明明没有后代,本应灭绝的姜氏血脉会出现在我的身上”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包括为什么会是由我来见你,可能是因为你的血统来源。”姜拓渊耸耸肩,“毕竟我死了之后,按理来讲姜氏便绝后了。”

“所以,我的职责便是带你体验一下我的一生,希望你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姜拓渊站起身,面前出现一个逐渐扩大宛如黑洞的漩涡,无数的发光记忆碎片在里面被搅碎打乱,两人被漩涡卷入其中。

姜正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镜子中的五官精致,眼睛灵动有神。

他无法控制婴儿的行为,只能被动地接受,婴儿看向各何处,他便看向何处。

此时他正躺在一个男人的怀里,这个人端坐在木椅之上,大手轻轻的分别握着婴儿的小手和一个女人的柔荑,似乎正在向其诉说着什么。

“太好了!刚好是个儿子,这下姜氏的血脉不至于到我这里给断了。”

“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女儿一点,要不要以后再生一个。”

“不必了不必了,一个就够了,生多了容易出事。”

画面一转,姜正成为一个年龄大约八九岁大的男孩,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嘴唇苍白,眉头紧皱。

床边是两道看不清具体面容的身影,他们穿着古朴的长衫和衣裙,其中一道身影娇小消瘦,一道高大魁梧的身影面容严厉,嘴角嗡动的叙述着什么,等到唇齿闭合,消瘦的身影也随之消散,留下他若有若无的自语声。

“墨青哥,渊儿的身体好差,要不要带他去找城里的西医看看。”

“我说过,渊儿身体差不是看大夫可以治好的!”

“可是…”

“我会想办法的!”

“实在不行的话我会带他到家族祖地去。”

“呼!”

一阵风呼啸吹过,眼前的景象应声吹散,又一道景象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