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异世种田忙:扶我起来我还能种 第134章 炸货

“行了,快去睡觉吧,明天再洗澡,别往地毯上踩就行。”

看大黄还往外面走,知道它爱干净是想去溪水里洗澡。

可是已经很晚了,外面还挺冷的,不知道动物们会不会感冒发烧,但还是小心一点好。

“吼——!”好

穗禾把门拴插好,把寒风挡在门外,天冷该吃点热乎的,她去储物间抓了些豆子用锅里剩下的温水泡上。

然后熄灯,回到卧室继续睡觉,一觉醒来看看墙上的钟表,时间已经到了早上7:00 。

卧室窗户凝结着一层水汽,看来今天温度也不高。

穗禾赖在被窝里面不想起床,沽涌一会儿才掀开被子穿衣服。

还是老样子三件衣服,长袖,马甲,夹棉小外套和一条宽松的灯笼裤。

穗禾踩着拖鞋去上完厕所,就在厨房洗漱,这里有个洗脸架子,旁边摆着几个热水瓶。

昨天下午没有灌热水,里面的水不热了,但是没有水缸里的水凉。

洗漱完后穗禾打开大门,扑面而来的冷空气,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啊嚏!”

“嘶~”

寒风瑟瑟,院子里的草地被一层薄霜覆盖闪闪发光,院外枝头枯叶纷纷掉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都能哈出白气了,看来冬天马上就要到了。

穗禾在院子里感觉有些冷回到卧室给自己加了一条秋裤。

回到厨房给灶台烧起火,昨天睡觉前她泡了一把豆子,打算早上打个豆浆喝。

要喝豆浆,怎么能少得了油条呢

面还没揉,不过灶台得先预热,锅里也不能空着,穗禾添了一些水在里头烧。

往面粉里面加入适量的白糖,盐,再挑一个鸡蛋进去,搅匀,倒入一些凉水给搅成面絮。

炸油条的面团不能揉,不然炸出来的油条会发硬,只能上下搓面,用拳头从上往下来回摁就行。

盖上盖子把面盆放到灶台上醒,灶台是热的,再加上有老面剂子,发面特别快。

一共需要醒面两到三次,有灶台的加持,整个过程缩短了不少。

这都是跟村里老太太们学的,要是零下,还得热水盆里,不然面发不起来。

锅里水开后都装到热水瓶里面,剩下的穗禾到桶里收进空间,待会大黄他们起来给它们冲奶粉。

最后一次醒好的面团不用揉,直接用擀面杖给它擀成长方形的大薄片,一根筷子的横面厚度就差不多。

切成2厘米左右的宽条,用筷子沾上清水,隔着一条面片,竖着放上去打一条水线。

然后把另一块没有沾水线的面片放在上去,用筷子竖着轻轻按压一下。

这样我们在炸油条的时候,中间打水线的地方就会粘在一起。

锅里的水汽烧干后,倒入菜籽油,等油温烧到七成热就差不多可以下油条面片。

等油热的时候,穗禾把泡好的豆子淘了几遍水,有黄豆黑豆,还有红枣,花生,洗干净后放到豆浆机里面。

拿着豆浆机来到发电机这边,把连接各个灯泡的插座给拔掉,给它接上去打豆浆。

两边一起开工,待会儿就能直接吃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油温七成热是什么概念,其实就是锅底部的油,开始冒小气泡的时候,这会儿就是七八成热。

炸之前穗禾先丢一个小面片进去,随着吱吱的声音响起,面片不断地膨胀,很快浮了上来,这说明可以炸了。

往灶台里面加些柴,让火烧得旺旺的,将油条面胚,从案板上拿起下锅前往两端,轻轻捏长在下油锅。

油条飘起来的时候要用筷子不停地翻动,让它受热均匀。

炸油条的时候,最好是全程中大火,只要翻的勤快,油条不会发硬也不会糊。

穗禾第一次炸油条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全程小火,结果炸串的油条硬邦邦的里面还没熟。

油条炸个2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随着油条越来越蓬松,香味也逐渐蔓延开来炸的表面金黄酥脆就可以控油捞出。

等漏网不再滴油的时候,穗禾拿一个尝尝,表面焦黄酥脆,内里柔软劲道,

里面个个都是空心的十分好吃,而且放凉了也不会发硬。

既然已经开始炸了,穗禾就想多炸一些以后慢慢吃。

油条面片都炸完之后灶台里的火先退下,把豆浆倒出来过滤,足足有三大碗,这下也不用给大黄小黄冲羊奶粉了。

豆浆油条还差一个小咸菜,之前腌的黄瓜也有三四天,可以吃了。

搬出玻璃罐,小心地揭开盖子不让水滴到里面去,用一双干净的筷子夹了小半碗腌黄瓜出来。

闻着那股酸辣味,穗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穗禾油条炸好的时候打黄小黄也醒了,两碗豆浆倒入它们的饭盆里,又撕碎几根油条进去泡。

腌黄瓜味太重,就不给他们吃了,穗禾油条配小黄瓜吃的不亦乐乎。

美美地吃完早餐之后,穗禾又开始揉面发面,准备炸些“果子”

这个是豫省的传统小吃,还是那个婶子教给她的。

前世穗禾遇到过很多坏人,但也遇到过很多好人,只是那些好人过得都不怎么好罢了。

“炸果子”是用面粉、盐、白芝麻、黑芝麻、鸡蛋混合制作面团后,醒发几次。

再擀成薄面片后卷起,切开,油温五成热后炸至金黄,最终炸出的果子香脆可口。

炸好的“果子”控油后摊在簸箕上放凉,然后装袋储存,只要不跑气,可以放上大半年。

之前吃了不少油条,“果子”穗禾吃了两个就不吃了。

把厨房收拾干净后,穗禾拿起扫帚将被吹到院子里的落叶都扫到一块儿。

这会儿太阳升起却不觉得暖和,雾气已经散去,院里草地上湿漉漉的好似下过一场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