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都说了,别让精神病修仙 第6章 大婚之日

大婚当天,李柳一身的红妆,高头大马上神似状元帽的帽翅随着起伏晃晃悠悠的,显得今天格外唇红齿白的李柳十分标致。

更早一些的时候,李柳就像一个木偶一般,毫无表情的任由柳婆婆在他脸上施粉涂朱,就像一个洋娃娃一般,可爱极了。

在这之前,李柳誓死不从,柳婆婆因此佯装泫然欲泣,口中抽抽噎噎的说着,“看来是徒弟有本事了,自己这个做师父的给人丢面了,该早点让位置的”。

李柳一听急赤白脸的解释,又是赌咒发誓绝无二心,又是千方百计哄师父开心,这才让柳婆婆终于有了笑脸。

柳婆婆看着稚嫩面容的李柳,摸着他的头说道,“这么赤子心的好儿郎,怎么就成了我的徒弟,被其他蛇蝎心肠的女子骗了怎么办哟”。

李柳腼腆一笑,“能够认识师父,才是徒儿的运气”。说完这句话,李柳话锋一转臭屁的说道,“师父,她们想要骗我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她们求着我的,徒儿都不理她们,她们没可能骗得着我”。

柳婆婆想起羽衣和李柳往日里相处的片段,这么一个古精灵怪的丫头,硬是一直在李柳这里吃瘪,这可能就是一物降一物吧。

柳婆婆作为最重要的男方长辈,对于李柳的婚事,一丝一毫马虎不得。为这事,村老硬是被柳婆婆骂了好多回,古礼书籍不知道被翻坏了几本,还是没能得到柳婆婆满意的点头。

村老不怕被骂,就怕在柳婆婆这里做不了事情,这些日子愁坏了他,好像自从自己恢复青春了后,柳婆婆看他怎么都不顺眼,可悔死他了,早知当日不费那劲了。但是他也毫无办法,偷偷喝了不少的酒,就是不醉,心累。

雅乐把线一牵,剩下的事情就不管不顾了,她也不耐烦那些琐事,伤脑筋不说,还费时费事。

与之相比,柳婆婆就乐在其中多了,怎么过礼,怎么迎娶,有哪些讲究,结亲要哪些人,要抬多少担的彩礼,甚至要提多少酒水,金银首饰要几样,都一一标注清楚,可把跑腿的村老忙个够呛。

至于婚房,一定是在鱼游峰上,这一点绝不让步,也没人敢和柳婆婆抢。

做了这些年的村老,大家都知道,柳婆婆平日里最好讲话,但是当她坚持意见的时候,最好顺着她的意思,否则后果自负。

为了充分尊重李柳父母的意见,柳婆婆也专门请几位到柳园商议,除了李柳爷爷说了一句,“您老多担待,我们庄稼人,不懂那些,恐怕让亲家寒了脸面,还是请见多识广的柳婆婆代为辛苦,他们都使得”。李柳的双亲也就是跟着附和,没有其他的意见。

这样一来,柳婆婆大权独揽,每天兴奋莫名的筹备着李柳的婚礼,得空了就骂村老没有眼力劲,不会帮忙分担点。只有到李柳和两个姑娘这里,柳婆婆才会露出慈祥的模样。

为了避嫌,羽衣回家了,她很憧憬柳婆婆给她准备的婚礼,她知道,柳婆婆一定会竭尽全力,那一定是她最难忘记的婚礼。

——

春去秋来,夜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字障体质,字倒是越来越好了,隐隐已经有了出尘之姿,文老都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对于破解字障这种事情,这二人很有默契,一个不闻不问,一个不急不躁。

他和度难和尚成了一对难兄难弟,闲暇之余,夜小天就会去和他说说话,度难也不和其他人说佛法了,说是一个人忙得很,他在探索什么佛光普照。

酒诗仙的大名被拦在了文庙的门外,然而一个意外,让夜小天的名声又有了另一种呼声。

也不知道是谁,更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夜小天在插云峰书房的那些话本,以《三清诗集》、《三清话本小说集》和极少流传出来的《三清歌集》的形式,渐渐流传在儒家浩然天下。

这是雅乐串通燚舞和银妆二人,求着凌霄子帮的一个小忙,心有所求的凌霄子,自然是满口同意。

一开始,这些突然出现的书籍,让好些读书人吓了一大跳。立言,对读书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是羞于文字,好学者众多,下笔成言者甚少,难得心血来潮奋笔疾书,转头去看还是不甚满意,或焚烧化为灰烬,或暗藏久不示人。

《三清诗集》上署名夜小天,让好些读书人哑了口,看来他的诗词水平,早就有了证明,已经无需我们再打舌仗了,酒诗仙原来早就写诗了。

《三清歌集》,让青楼的女子笑开了花,人人争相学习,琴棋书画,琴排在最前面,不是没道理的,音乐从来都是感觉大过画面的,音乐无国界,因为美妙是共通的。

只不过,这些人就像坐云霄飞车一般,读了《三清诗集》好似飞天,读了《三清歌集》好似在人间,再读《三清话本小说》好似入地。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打开了夜小天各式各样的话本小说。

一颗儒家不为外物所动的平常心,被打得七零八落,什么狗屁话本,言语文字就如市井小人,粗俗不堪,满纸荒唐言,令人喷饭。酒诗仙的大名,在文人之间的文会上,被喷得体无完肤,大家一致认为,什么酒诗仙,其实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人。

被众多的读书人嗤之以鼻之后,大多数的文人之间,感觉因为同仇敌忾,关系更近了一步,每每饮酒作乐,总会提起那个用墨如海的笑话,大家同饮一杯。

凡事总有两面性。

儒家天下的人文盲可比其余两个天下少多了,多的是夫子们愿意跋山涉水教书育人。但是读书终究是少部分人的事情,天分这个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所谓的天道酬勤,都是一种另类的毒鸡汤,不是那个料,就别做那根梁。读书人的典籍,曲高和寡,入迷者摇头晃脑,自以为得意。有钱人多的是汗牛充栋的行为,但是因为墨水不多,阅读如嚼蜡,往往束之高阁,仆人打扫时拿放,再无打开之时。

夜小天的话本小说,直接填补了民众愿意阅读快乐的这一愿望,一部武侠《射雕英雄传》,就让人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更别说附在后面的插曲。在插云峰那些年,夜小天自己估计都记不得自己说了多少故事,一根筋的李欣然实在是功臣。

这些情况小婵是知道的,她替公子委屈,她抄过一本话本小说,哪里有他们说得那般不堪,细心且偏心的女子,发现公子更为不同寻常的一点。

他的着作不是为了知音二三人,而是为了更多的人去解读,就像他的诗一样,韵味悠长,却易于理解。小婵瞒着公子,她不敢对他讲这些。

文老早就知道这件事,他一反常态的告诫弟子和流派中的同道中人,不可插手,不要反驳,任由他发酵。

这些声音好像被屏蔽了一般,夜小天在文庙这个禁锢的空间和时间里,过得好似象牙塔一般,简单且无虑。

——

李柳的婚礼很接地气,一点也不仙气,但是这样的婚礼羽衣很喜欢,喜欢到无以复加了。

这次婚礼足以看出夫家对羽衣的重视,他没有冲天的气派,没有天女散花,没有漫天的大人物,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件件法宝。但是李柳是有足够诚意的,礼物不多,但是足够沉重。

雅乐从鱼游子继承的财宝,精心挑选了三件宝物,一双旅云靴,一件霓裳羽衣,一把纤腰金缕扇,都是法宝品级,每一样都是精品,却又非常实用。

柳婆婆带着李柳,从鱼游峰山脚出发,用打扮的格外喜庆的星辰作为婚车,对就是婚车,这是公子教过他的。然后请雅乐夫人出面,自己也厚着脸皮去清华剑宗借了一艘船,顺便还把梁爽、慕容白、黎彩华、赵逸四位看好戏的剑仙一同借来了。

最后还是轩辕器阁足够有诚意,调派了两艘云霄飞舟,终于是凑齐了十二艘仙家船舶。

如果说这些都是有意为之的话,姬苇的到来就是意外惊喜了。一身青衣的姬苇,乘骑在仙鹤的背上,茫然四顾,不见夜小天的身影,心里的小小期待变成失落无语。直到两个长大不少的徒弟惊喜的呼唤,才让姬苇心情好了许多。

白炼一如既往的不爱说话,李柳跳起来就是一拳打在他的胸口,白炼咧嘴笑着,然后亲自驾驭着驭兽斋各色各样的灵兽,为李柳增添声势。

雅乐看着独自坐在仙鹤上的蒹葭,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世故了些,于是向蒹葭招招手。原本高座仙鹤,一脸得道仙子模样的蒹葭,见雅乐招呼自己,于是用手指着自己,再三确认。

雅乐有些好笑,于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后者直接驾驭仙鹤与雅乐齐平,还是不说话,眉毛一挑。

雅乐只好开口说道,“是我眼拙,承蒙你不嫌弃,赶来帮忙结亲,我在这里先替李柳谢过你”。

蒹葭这才假惺惺的摆手,“都是白炼那家伙的主意,他一手策划的,我就是凑个热闹”。

雅乐说道,“不管如何,感谢姑娘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蒹葭这才收起点点傲气,“几年不见,我顾着修行,书信也写满了,都不知道夜大哥现在怎么样了呢”

雅乐直言道,“自从他被人截杀,我就安排他去了儒家天下,一时半会还回不了”。

蒹葭听闻,踌躇了一下,还是说道,“夜大哥的事情,我多少听闻了一些,若是有我帮得上忙的,你叫他给我传书,能帮的我会尽力”。

说完这些,蒹葭好像为了提升自己的话语可信度,补充说道,“现在我是驭兽斋的亲传弟子,有些实力的”。

雅乐听到这里有些汗颜,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当年你对道生的情愫,其实我是知道的,其余种种不去计较了,只不过他身边一直跟着一位,嗯,一位道友,他们已经是互道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