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堂春色 第130章 能不能都录用

胡灵儿只是说“有些事需要进宫面圣。”

到了宫门口,胡灵儿出示牙牌,侍卫放行。

有半个月因辞官没来御书房,内侍进去通传。

冯大伴出来迎她,低声说“圣上生太子殿下的气呢”

胡灵儿小声的说“多谢大人告知。”

冯大伴喊道“圣上有旨,宣胡灵儿觐见。”

胡灵儿躬身行礼道“臣遵旨。”

跟在后面进御书房,见李翊昊垂手跪在地上,边上散落一地的笔墨纸、奏章、书籍。

胡灵儿来到御前跪下大礼参拜。

皇上说“起来吧!今儿进宫所为何事呀?”

胡灵儿说“臣进宫是向圣上讨主意来了,就是新闻署的官员,是用侯缺的官员还是从落选举子中选用,臣不懂,特意进宫请圣上裁定。”

皇上端着茶喝了一口,看了她一会儿才说“朕不是应允你可自行选用官员,为何还要来问朕。”

“不敢欺瞒圣上,臣进宫还有避避风头的想法”胡灵儿就把曹旌与黄贤找过自己的事托盘而出。

皇上听她讲完,问她“你想用他们。”

胡灵儿说“比起他们臣更想用几个女子,可臣实在不知去哪儿寻才华出众的女子,她们还得考试后才能任命,还有这事臣要先禀报圣上准许后,臣才敢大胆的去寻人。”

皇上问她“朕若是不准你用女子,你会怎样。

胡灵儿愕然的看着皇上说“圣上是一国之君,您说用谁臣就用谁,臣这是请您这伯乐帮臣选出千里马。”

皇上不知想到了什么,说“昊儿若是有你这般会说,朕也不生气了。”

胡灵儿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李翊昊又做了什么惹的皇上生气。

“父皇,儿臣若是与灵筠说一样的话,您还是会生气,您就是偏心”李翊昊跪在地上还不忘分辩。

胡灵儿蹲下身子问“殿下,您做了何事让圣上生气啊!”

李翊昊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就与圣上说从落选举子中选出人来授官,圣上就抓起御案上的物件打我。”

胡灵儿断然否决,说道“殿下定然还说别的话,否则就这几句圣上不会生气。”

“殿下还说了句,不定落榜举子中有文章写的好,被主考官妒贤嫉能给故意落榜的”冯大伴在边上补充道。

胡灵儿叹口气说“殿下,臣帮不了你。”

李翊昊说“你就不能与圣上求个情,这个忙你能帮上。”

胡灵儿语塞,跪下磕了个头说“臣请圣上不要生气,殿下也是心直之人,在您面前不掩饰心中所想,心是好心就是说话太直,殿下早前捅了篓子有您给他善后,如今殿下还是这个想法,心中存不住事,您若气坏身子,往后这朝中大事可如何是好。”

皇上听完后说“起来吧!昊儿你是要大婚的人了,行事怎地还如此毛燥,科考是朝廷选拔国之栋梁,不是儿戏,这舞弊之事历朝历代有过,但你没发觉我朝的科考与前朝不一样吗?”

李翊昊听皇上的这番话有些懵,这事不知道。

皇上没给他解释,接着说“新闻署的官员任职可用两名女子,余下官员任职都从落选举子中选拔,太子与胡卿商量着手选人吧!”

俩人恭敬的答道“臣遵旨。”

胡灵儿拿出自己写的文稿说“这是臣游玩上元节后写的文稿,请圣上御览。”

冯大伴接过文稿,呈给圣上。

胡灵儿蹲下身子去捡地上的笔墨纸、书籍、奏章,捡起来递给李翊昊,让他放在桌上。

皇上满意的说道“这稿子就这么发了吧!明日朝会朕下旨让各省府贴出告示,会从落榜学子中选出新闻署的官员,同时准许各省府自行办省府报,官员名单由太子来定。太子讲的那个培训就由胡卿为主,通政司协管。”

胡灵儿说“臣遵旨,臣建议各省府印刷局需用的手摇印刷机与铅字版,须向工部订购。而且各省府报可在京城设立报铺,报上可刊登各自省府内出产的物品。”

“这样一来,各地的物品可互通有无,也可尽早催促各地修路”李翊昊说完后,想想说“若是各省府的主官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该如何得知与处置呢”

胡灵儿看向皇上等待他的指示。

皇上说“朕的锦衣卫不是摆设,有没有阳奉阴违,是不是敷衍了事,他们自会上报。”

李翊昊问“圣上,您为何不宣旨让省府主官进京述职,顺便给他们调任任职省府。”

皇上长叹一声说“谈何容易。”

胡灵儿瞟了一眼钟表,说“圣上,臣告退。”

皇上说道“去吧!”

李翊昊喊住她说“灵筠,通政司要修的通政路,你们还修吗”

胡灵儿说“修,臣回通政司请示黄大人。”

李翊昊满意的说“退下吧!”

胡灵儿回到通政司,她的公事房还是原来的那间,屋内生着炭盆。

她先去印刷工坊里走了一圈,问“这些板都是何年间的物件。”

肖季回答“有些是圣武爷年间制的版。”

“数数有多少版,报给本官”胡灵儿说完去找黄贤。

黄贤听完胡灵儿转述圣上的话后,高兴又有些担心的问“太子殿下会应允黄文中留在新闻署吗”

胡灵儿说“下官会与太子殿下说明,明儿下晌黄大人让人来通政司,下官先试试他的文笔如何。”

黄贤点头应许说“本该如此”接着说“本官要写奏章,通政司修路诸位同僚都要参与。”

下午胡灵儿去工部,寻来匠人搭建隔间,要求就是用这些早期的木版做隔板,怕讲不清楚现场在地上画了个图,一步一步的说着自己的要求。

木匠用脚步量好尺寸,又在地上计算了好一阵所需木料数,定好明日来开工。

散衙回家,胡灵儿换下衣服听朱娘子说着丫头学规矩的事。

柳青进来说“姑娘,前院传话说是殿下来了。”

胡灵儿吩咐“摆饭吧!”

李翊昊大步进来,后面还跟着赵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