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堂春色 第127章 皇上有疑心病

回到卧室,胡灵儿说“备水。”

“姑娘,你伤口还不能沾水”朱娘子阻拦她。

胡灵儿说“浑身痒,你给我搓背。”

朱娘子见拦不住她,干脆出去吩咐婆子抬水,白术给她拿换洗衣物。

她让木匠照她画的图样,做了一个椭圆形的浴盆,里面留有出水口,这样洗完拔开木塞,水顺着沟槽从蹲坑淌出去。

躺在浴盆里浑身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有些睁不开眼。

朱娘子在外轻轻的问能进来吗胡灵儿说“进来吧!”

趁着脑子彻底发懵前,快速的洗完澡躺在炕上,头发都没干就睡死过去。

起来已经十点了,问朱娘子可有急事。

“姑娘,武平侯的大姑娘来了,说是回来当差”朱娘子帮她梳着头告诉她。

胡灵儿起身出去见武子琇,“子琇姐姐久等了,还是在原来的住处吧!”

武子琇起身行礼,朗声说道“属下遵命。”

在府里无聊的日子胡灵儿就与丫鬟们打扑克牌、踢花毽、跳绳。

朱娘子进来对正在跳绳的胡灵儿喊道“姑娘,穆庄头与庄子上的人在外求见。”

“有何事”胡灵儿停下手里的绳子问。

朱娘子说“想继续租种庄子上的良田。”

胡灵儿把绳子交给白芷,对朱娘子说“走,去看看他们想做甚。”

来到偏厅,见一群人正局促不安的在门口朝外张望。

胡灵儿走到主位坐下,穆庄头带着这些人跪下磕头,她说“起来吧!穆庄头带人来我府上有何事。”

穆庄头说“草民等人都想佃东家的良田继续种,租子草民们交六,不知大人觉得草民”

胡灵儿打断他的话说“我觉得不成,本官是要雇长工,而不是只收取租子。再者庄子上也用不了这么多的人,你们想交租子,也得看我愿不愿佃给你们种。你们商议一下,愿留下继续租种的人家签十年长工契约,十年后若是还想继续租种良田,可再续约。若是不想做长工租种良田,就搬出庄子另寻住处,本官不会阻拦。本官许你们两刻钟商议,若是愿意去寻府里的管事朱娘子。”

说完带人回内院,红豆询问可要用饭。

胡灵儿说“不急,等半个点再摆饭。”

去小书房拿着本小说看着打发时间,朱娘子过来说“姑娘,有三家不愿租种,余下八家答应做长工。”

“走吧!带上笔墨纸砚写契约”胡灵儿站起身朝外走去。

在偏厅胡灵儿写了一份契约样本,让朱娘子当场念了一遍,几家做长工的心里本来有些不安,听着按照四、六上交租子,他们留下六成,东家只留四成。地里的其余出产照五五交租,暖棚、果树、家禽都是东家的,他们可以自家喂养鸡,但是不可与主家的家禽混养。

签字画押,先让他们吃饭,过后去衙门备案。

正月十四一早,宫里传出皇后娘娘口谕,让她上元节进宫赴宴。

护卫来禀报,有一年轻男子自称叫陶玉泉,领着家人前来拜见。

胡灵儿听后对朱娘子说“你去把人迎进来,我一会儿就过去。”

换了身衣服去前院,在厅堂里坐着的陶仲渊说“泉娃,咱们是不是太鲁莽了,胡大人如今是太子妃,这可是娘娘啊!”

陶玉泉心里有些迷茫,算起来自己也有一年多没见师姐了,怎么一下就成了太子妃呢太子妃师姐还认不认自己这个师弟,还真不好讲。

“福双,这一年多没见,你去哪儿了”胡灵儿人未进来话先传来。

陶玉泉站起来快走几步来到门口,躬身大礼参拜“草民陶福双拜见太子妃娘娘。”

胡灵儿听着这话,不禁笑着说“行了,同门姐弟无需多礼,老爷子与陶叔陶婶坐下说话。”

陶仲渊诚惶诚恐的说“草民当不起娘娘这声老爷子。”

胡灵儿说“不必拘束,咱们还与早前一样便是,福双在外游历医术可有长进。”

陶玉泉笑着说“师姐,你说小陶庄贫瘠的地种草药如何。”

“不错,这法子值得称赞”胡灵儿眼睛一亮,对呀自己怎么没想到种植草药这事。

陶玉泉惊喜的问“师姐也觉得这主意可行,爹娘,儿就说师姐一定觉得行,这次爹娘不能反悔了吧!”

胡灵儿正色道“福双,这法子可行却不能动用良田,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你不打算学医了。”

“学,师父年后教我下针”陶玉泉高兴的对师姐说“药田让娘平日里侍弄着,我专心学针法。”

胡灵儿点点头说“甚好。”

陶仲渊站起来说“这次来有两件事,一是明阳那孩子想要过继明博家的三子,再一件就是请教娘娘,今岁可否套种豆种。”

前一件事,胡灵儿不曾插言,只对后一件套种之事说了自己的打算“还是要种,种些花生、西瓜、红薯、土豆、芋头吧!”

“今岁,可否让草民自己学着浸种。”陶仲渊有些紧张的问。

胡灵儿痛快的答应“行啊!这事不用与我讲,老爷子自个儿浸种便是。若是肥不足,可去大兴化肥厂买些化肥与农家肥掺着用。”

朱娘子笑着进来说“姑娘,饭菜已备好。”

留他们吃午饭后,问陶玉泉可要在这儿留宿。

陶玉泉说“爷爷与爹娘去大爷家住,我去师父家。”

胡灵儿对朱娘子说“把我给师弟准备的红封取来。”

朱娘子应着去内院。

来到将军府一直没说话的陶明博,突然跪下磕头说“娘娘,小儿后日在小陶庄正式上族谱过继到大哥名下,草民想求娘娘去做个见证。”

陶玉泉与陶婶也一同跪在陶明博身后。

胡灵儿实在不明白这古代的过继,既然舍不得就别过继呗!既然过继就别舍不得,纠结来纠结去的干什么。自己特意不问就是不想听母子分别的不舍与伤心,最终还是逃脱不了。

“福双,把陶叔陶婶扶起来,有话好好讲,若是不舍得就别过继,陶佥事通情达理,定会懂得你们身为父母的不易与不舍”胡灵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陶明博说道“非是草民不舍,大哥是个好人会对这孩子视如己出,大嫂是大户人家出身,草民生怕孩子换了地方哭闹,让她烦心。”

话说到这份上了,胡灵儿低头沉思片刻说“陶叔陶婶,这是你们的家务事,你请我做见证,这说明你信任我。若是陶夫人知道你请外人她会如何想,你们与陶签事说明自己的担忧,请陶佥事做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