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在灾难片中艰难求生 第166章 回归-收成

而且新出来的粮食打成大米吃起来也非常好吃,他也很喜欢。

村里的田地很多,但是就在村里的人又不多。

村里人看不得田地荒废,很多都是直接把田地让给就在村里的人种着。

如果他们要回来,或者国家有什么政策,田地还是原本那些人的。

而那些就在村里的人看着田地荒废也心疼,所以都尽量种下来。

到了收成的时候,粮食就有些太多了,哪怕有些人想把粮食给城里的孩子送过去,他们也没能力把这么多粮食背到城里去。

并且背到城里去又有什么用呢

直接背稻谷去

他们去哪里碾米

城里有碾米站么

背大米去

多了长时间吃不完就长米虫,少了家里的粮食还是多。

也不能随时一趟一趟为了几十斤的米,坐一两百的车送过去吧。

有这钱都能在城里买不少米了。

也不能太给孩子添麻烦吧

只能每次新粮下来,给孩子送些去,或者让孩子回来拿点吃。

新米总要好吃一些,让孩子尝尝。

其他的除了留出自己吃的,就都卖给收粮的贩子。

对比其他专业种粮的地方,他们这点收成又算不上什么了,所以国家也不会来收这么点粮食。

就只能卖给贩子了。

至于价格嘛,粮食价格始终不好,所以也卖不了多少钱。

听人说了粮食价格,刘宏瞬间有些心动。

这价格这么低

刘宏干脆决定自己就买一些自己吃。

在知道刘宏想买稻谷自己留着吃时,村里人给的价格又低了不少,刘宏当即有些不愿意,本来就价格低,才一块多点一斤,现在给自己的价格都一块以下了!

听了他们的解释,刘宏这才明白,贩子来收,都是收晾晒干了的稻谷,刘宏这要的是直接从地头拉回去的。

拉回去还要自己晾晒,价格自然要便宜一些。

听到他们这么说,刘宏才稍微安心了一些。

他买了1000多斤稻谷,估计晾晒入仓以后就是一千斤左右。

直接买了自己门前一块田的总产量。

说好刘宏自己收回家晾晒,那家人立马帮刘宏把稻谷搬回刘宏自己家,还帮忙搬上了楼顶。

晾晒以后,也方便直接收入粮仓里。

这房子是有粮仓的,这是是当时外公外婆修房子的时,考虑晾晒的问题专门留的。

顶楼晾晒后,从顶楼楼梯下去,楼梯的转角处专门留了个地方做一个粮仓。

这里地方足够高,在二楼上面,三楼的下面。

不会因为地气潮湿把稻谷粮食弄坏,也不会放在楼顶被风吹雨淋。

只是每一次碾米都需要他自己背一袋稻谷到楼下,然后再开车到县城里去碾米。

想到这里,刘宏就觉得有些麻烦了。

又转念一想,反正现在有不少钱,好嘛还麻烦自己呢

干脆在网上搜了搜家用的碾米机。

看了看价格,也不贵,才1000多块钱。

这种家用完全够了,可以碾米,也可以碎玉米,还可以磨粉,简直是多功能的。

只是功率要小一些,不过也够用了。

刘宏看的满意,干脆直接买了一台。

到时候直接把碾米机放在二楼,要吃大米可以直接在楼上脱壳。

吃多少脱多少,不用一次弄多了,免得时间一长,这大米就不好吃了。

就这样,刘宏的事情又多了一件,每天看着楼顶晾晒的稻谷,时不时还要上去翻动一下,让这些稻谷尽快晾晒干。

因为楼下在装修,所以只有楼顶能用来晾晒。

导致刘宏晾晒稻谷的厚度很厚,只能时不时的翻上楼去翻一下。

这种厚度的稻谷晾晒,两三天是无法把它们晒干透的,最少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也还好,自己带回来的降温不是在这几天,现在气温已经回升到30多度。

刚好这几天是收割晾晒稻谷的时候,刘宏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怎样。

至少他家里这边的温度回归正常的夏天温度了,并且对粮食的收成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反而前几天降雨的时候,刚好是稻谷需要灌浆时间。

老家这附近的稻谷经过那一次连续几天的降雨,并没有影响收成。

这降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温度快速回升还让稻谷灌浆的不错,老家这边这次的粮食收成反而有所提升。

刘宏知道降雨降温对他们这里没什么影响,甚至提升了一些产量。

不过他也看到了,北方一些地区因为突然降温,导致气流对冲,引发了剧烈的台风降雨。

让那些地方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造成不仅仅是稻田被淹没,就连地里的玉米都淹的只剩一个顶了。

刘宏看到新闻中那些报道,只能默默的看。

这种大自然的力量他无法抵抗,看到国家立即的转移群众,各地消防支援城市,刘宏默默无闻的看着。

然后挑灾区可能用上的物资购买,托人送到灾区去。

他不知道这次洪水是因为自己带回来的降温引起,还是本身夏天太平洋气流台风引起的。

他也不敢去深想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关联

包括现在,沿海台风还没有停止。

以前听说的台风天基本就七八月份,之后差不多就停止。

现在都快9月了,台风依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而且新闻里还报道说后面有一个接一个的台风都在排着队准备登陆。

看着电影中报道的台风,刘宏感觉有些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