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综武:青城余人彦 第五章 当今天下

这些弟子有青城派的财力和实力支持,因此升迁速度极快。

到如今,这些人已经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军中小山头,为青城派掌握着川西将近一半的兵马。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布置,青城派实际掌握的武力绝不止这些。

起码就余人彦所知的,川西大部分绿林人士,背后都有青城派的影子在。

论财力。

青城派在川西,不但田产无数,而且城里控制商铺店面,城外控制商路走私。

上至丝绸、马匹、盐铁酒醋,下至赌场、客栈、印子钱,青城派可谓是无有不包。

在川西做生意,你可以不给官府交税,但绝不能不给青城派上孝敬。

不然,上到私盐马匹,下到草鞋针线,保你什么生意都做不成。

血本无归都算轻的,闹不好,人财两空都是常事。

论派中直属武力,青城派效仿少林的僧兵制度,在佃农和收养的孤儿中选拔精壮,组建起了自己的青城道兵。

人数在三千人左右,仿照少林僧兵故事,按军中制度,以军法操练。

不止如此,青城派还会培养孤儿或佃农之子读书,送他们考举,让他们做官。

当然了,肯定是在川西为官。

这些人之所以能在家乡为官,不用异地为官,就不得不提现在的天下时局了。

当今天下,群雄四起,诸国林立。

相互之间,攻伐不断,当初的铁律三互法,现在早已无人在意。

也正是因为天下大乱,余沧海才能顺利的带着上千名武装人员离开川西,一路杀到福州。

不至于中途就被官府派兵剿灭。

这个世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和余人彦之前的世界一模一样。

可在赵匡胤背反后周,建立大宋时,历史的发展出现了岔路。

在当时的幽燕之地,竟然崛起了另一个枭雄,朱棣。

在幽燕大地上,朱棣建立了大明,和赵匡胤争夺天下。

宋、明两国相争十余年,谁都奈何不了对方,只能签订盟约,双方以洛水为界,一东一西,两国共享天下。

十余年后。

草原女真族崛起了两个部落,完颜女真和爱新觉罗女真。

两部落各有雄主,分别建国,号“金”“清”。

两国一东一西,同时南下,

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满清八旗杀入中原,建立清国。

清军一路南下,直杀至长江之畔。

金兵一路南下,虽无清军那么顺利,却也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就拿下了汴京城,随即南下,也杀到了长江之畔。

东南的南明朝廷兵少将寡,朝中党争倾轧严重,困居一隅,朝不保夕,被同样南下避祸的宋军所灭。

宋皇子赵构改杭州为临安,建元称帝,建立南宋,一边和金军、清军何谈,一边围剿南明残余势力,力图一统江南。

金清两国还没来得及消化胜利果实,便有噩耗传来。

蒙古崛起,趁金国本部兵马南下,打败了金国留在草原的军队,占据了金国人留下的草原。

契丹人趁着金军北上和蒙古军交战的机会,南下占据了关中之地,在金军侧翼狠狠插了一刀。

如今,草原大部属蒙古。

江北属辽、金、清、西夏五国共有。

辽国拥有关中和漠南一部。

金国拥有山西、河南、湖北一部,漠南一部,辽东北部。

清国拥有直隶、山东、江淮和辽东南部。

西夏则和历史上一样,继续打酱油。

江南之地的南宋也不好过,外部群狼环伺,内部不止军头林立,还有以铁胆神侯朱无视为首的江湖势力,四处和官府作对。

西南的老地盘也不稳,大理愈发不安分,贵州水西的土司们也逐渐失控。

这种时局下,各国都已经无暇顾及江湖上的门派。

对于这次青城派的动作,南宋官方只能听之任之,甚至还要给予一定的方便,示以善意。

至于福威镖局

随他去死吧。

谁让林震南当初做过南明的锦衣卫二把手,北镇指挥同知。

这种前朝余孽,活着也是个祸害,还是死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