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 第321章 试点考试(为伊耿坦格利安加更)

她在心中默默念了声抱歉,转身消失在黑暗之中。

推行考试,也只是刘禅在陇右的一次小小的尝试

这年头世家豪族拥有绝对的优势,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人才,想要抛开他们单独考试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可只要考试,终究能给底层想改变命运的那些人提供一个机会,

有了这个向上的途径,才能尽可能鼓励那些在底层讨生活的民众坚持学习,形成良性发展。

章武元年的最后一天,考试最先在冀县开始,

这次考试的准备并不充足,到处都是仓促上马、状态频出。

怎么反作弊、怎么让人员在同时进场、考试时间大概要有多长,什么年龄层段可以参加考试……

这些问题,众人都没什么经验,到处都在闹笑话。

除了冀县之外,还有不少地方的考试甚至出现考试用纸不够,被迫用绢帛连题目重新誊抄的问题。

除了刘禅等少数人之外,没有人能意识到这是大汉历史上开天辟地的新篇章,

大多数的陇右世族认为这是那个智计百出的太子为了对抗九品官人法想出的新手段,

可这次考试搞得怎么搞笑,大概摸索一阵就会放弃,重新回到察举制的温暖怀抱之中。

尽管困难重重,至少冀县的考试还算顺利开展。

所有之前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在小吏的带领下缓缓进入考场,

还有几个今天才得知消息的寒门子弟也来到考场前央求进场一起考试,

小吏向刘禅申请之后勉为其难将他们放了进来,只是让他们稍等,等之前的人考完再抓紧给他们抄一份试卷再考。

这又成了不大不小的笑话。

这些参加考试的人出身各异,年龄差距也很大,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跟刘禅差不多大的孩童——

反正刘禅说了,不察举,不考德行,全凭考试。

既然是全凭考试,自然是谁家人多,谁家当官的几率就高。

姜岑就发动家里适龄的老少爷们都来,有几个孺子在暖阁里等的太久,已经开始哭闹玩耍,场面一时非常搞笑。

这名义上是给太子组织的考试捧场,实际是为什么大家也都知道。

参加考试的其他世族子弟都被姜岑的无耻惊呆了,纷纷决定如果这次考不上,也一定要回家组织自己的家人一起参加考试。

不就是比人数吗

谁怕谁啊。

闹哄哄的气氛中,第一次考试的试卷终于下放到众人面前,

那些有志于做官的适龄青年非常紧张,拿过试卷来赶紧匆匆扫了一眼,这才缓缓地松了口气。

还好,没有像想象中一样有《斗帝传》的内容。

当然也有不少孺子感觉非常失望。

他们还以为这才是重要考点,还趁机在家好好复习了几遍。

这次考试的题目都是开放题,

第一道题,考较大汉在陇右的开拓史,让考生随便捡一两条重点详述。

这道题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抓紧奋笔疾书,描写大汉槐里侯马腾经略雍凉,三辅甚爱,保境安民的事迹。

一些更加了解历史的则从马腾的祖上伏波将军马援开始歌颂,这试卷上的马家一门忠烈,全身散发着圣光,似乎考场里面的温度都提高了不少。

第二道题则考的是雍凉的风物。

这道题倒是比较伤脑筋,大家不知道太子到底想知道哪方面的内容,也只好脑洞大开,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东西往试卷上搬,场面逐渐《山海经》化。

最后一题则提到了多年来的雍凉大乱。

刘禅很虚心地求教各位有识之士,如果是他们当太守刺史,该如何牧守一方。

说起雍凉大乱,绝对绕不开马腾等人,

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人觉得自己第一题答得不对,抓紧开始修改,

不过纸张有限,他们犹豫一番,似乎觉得这样改有点丢人。

于是在第三题加大力度,认为大汉想保持雍凉最好的手段就是在这里建立军镇,以马腾马超这样的世代忠良、将门虎臣在这牧守,可保永世平安。

说实在,这群人自己写自己的也没什么。

但问题是考场上的秩序太差,有人写完之后,已经开始给自己家来当混子的子弟传答案。

这么多字重新抄写一遍太难,几个胆大的开始直接读出自己书写的内容,当说起马腾等人战功赫赫,立刻引起一片哗然。

“竟有如此无德无行之人为马腾张目,真是岂有此理!”

“这考试之法不过是尽纳阿谀之言,哪比的上九品官人法察举忠贞之士

这官,不做也罢!”

“好啊,还敢侮辱大汉槐里侯!我今日非要为槐里侯讨回公道!”

“是啊,槐里侯是我们凉州的大恩人,真乃我等再生父母!”

“哇,还有这么无耻的人,打死他!”

“反了反了,魏狗打人了!”

就这样,大汉在陇右的第一次考试在一片王八拳中落幕,

那些维护秩序的小吏根本不敢与一群世族大爷为难,

还有不少试卷被趁乱销毁。

一众世族打的头破血流,纷纷去找刘禅评理,笑的刘禅下巴都快脱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