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宋胆 第257章 翻车型宁王

这批新移民皆是大义之民,听闻宋廷远遁万万里还不忘复兴故国,要与蒙古人决战,皆是怀着舍身报效之意决然登船,艰辛而来。

来之前,他们是有准备的,猜测大宋在扶桑过的必然辛苦。

你想嘛,远走万万里,漂泊无定,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还要应付元朝的追击,更要苦心救国搞建设,那日子能好才怪呢!不缺衣少食忍冻挨饿的,就算老天爷开眼了。

他们已经准备好与大宋一道吃苦受难,更做好一去不回,以身报国的准备。

简直就是大义凛然,慷慨赴会。

结果一下船,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两位相公亲自来接船,识字或者之前在官府当过差的直接领走,当官的当官,进银行的进银行。

就算不识字的,下船第一件事儿也是分房产,分金银,言明要先把家安顿下来再行报国。

这好日子,哪找去

而且,这个新崖山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逃难的级别好吧

海港蔚为壮观,可容千艘海船出入,中原沿海也不见这么大的港口。

与海港相连的新崖山城,那就更离谱了,铺陈海岸坡地,一眼看不到头儿。

据说,现在已经向内陆延伸出二十余里了。

到处都是人,有宋人,也有穿着迥异的土人,一派欣欣向荣之姿。

咋感觉日子过的比中原还滋润呢

不光是移民,易老将军也挺懵的。

在安南,已经听文天祥大概说了扶桑的情况,现在是元朝逼近,蒙古各大汗国即将齐聚扶桑。

而大宋缺兵少将,正是危亡之际,可把易老将军急坏了,也把巴蜀的将校们急坏了。

几乎是间不容发,举六万川军出蜀,支援扶桑。连易世英七八十岁了,还要忍受海上之苦,搏命来援。

不开玩笑,这么大岁数,别说宋朝,就是后世折腾这么远的路途也难吃得消啊!

易老将军完全是一口报国之气在那顶着,也幸得半生戎马造就了一副好身板,这才九死一生的杀过来了。

可是,这还没下船呢,就感觉不一样了。

看着赵维,“殿下,这....似乎也没太大危机吧”

赵维尴尬一笑,瞅了眼苏刘义和陈宜中那边,也替两位相公丢人。

堂堂救难之臣沦落到码头抢人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老将军不用理会,两位相公也是没办法,新降了五六十座城池,朝廷正是文武匮乏之际,只能如此了。”

“噗!!”

易世英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升天,“多少”

什么时候收服城池都几十几十的算了“五...六十”

赵维这边也不多言,“这些以后细说,官家还在栈桥相迎,小子扶老将军下船!”

赵维是亲自登船迎接的,赵昺、张世杰等人却是还在码头上等着呢。

易世英听罢,自是受宠若惊,“哪里使得劳烦官家与太尉亲至”

赵维却道:“就凭老将军在凌霄城一守就是几十年,便当得起这待遇!”

赵维是发自肺腑的,易老将军官职虽不高,可是就凭他死守孤城的气节,凭他满头白发还要万里驰援的忠勇,就该有这样的待遇。

搀扶老将军下船,就见远处,身着龙袍的赵昺率众而立。

老将军自是激动万分,挣脱赵维,抢步上前。

扑到赵昺身前,就是一计大礼,“臣,易世英,见过圣人!!”

只见赵昺不见了平时的乖张嬉闹,见老将下拜,急抢一步,赶在易世英拜下去之前,生生把大礼给拦了下来。

“老将军....”

赵昺将易世英扶正,只念叨了一句老将军,便不再多言。

退后三步,抱手额前,高揖及地。

身后的太尉、相公们紧随皇驾,鞠躬折腰。

“老将军古稀之年,守大宋最后一城,且受朕一礼!”

“老将军守土为国功盖万世,且受我等一礼!”

此时,大宋天子为臣子折腰,场面壮阔。

是的,从普通人的角度,易世英守的不过是一个凌霄城,不过是赵宋官军的最后一丝体面,于大局无甚影响。

可是,从皇家的角度来说,易世英守的,却是整个大宋!

凌霄城自始至终未让元人染指,代表大宋还没败,还有城,还有军,还有良将与贤臣!

其意义之重,难以估量。

易世英见此情形,也是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有此天子,有此贤王,有不弃良臣,有高义子民。大宋何愁复国无望

这边天子与人臣对拜,那边新崖山的百姓们却是有点见怪不怪了。

这样的场面新崖山不知道上演多少回了,有什么好奇怪的看都懒得看,继续自己手头的工作,干的极是卖力。

这便是气势,扶桑宋廷的气势。

别看咱们是逃难出来的,可是谁说逃难就一定要凄凄惨惨谁说就得受苦挨饿

狼走千里吃肉!到了扶桑,大宋照样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出了码头,易世英迫不及待的又说起正事。

“陛下与殿下放心,张帅让臣带话给陛下和宁王,此番前来虽只有六万,却是川军精锐,都是好儿郎!”

“若非文相催的急,等各地义军可堪大用之时再调,二十万川军便可尽数出川了!”

“可惜现在不行,毕竟巴蜀未平,尚有防务之责。”

“张帅的意思是,再给他半年时间,一定把川军尽数交到扶桑手中!”

赵昺、赵维听了,连连点头,“如此最好,但也不用勉强,毕竟巴蜀局势得来不易,还是要留些能战之军稳住局势的。”

只见易世英一摆手,“这一点,陛下无需担忧!张帅说,有他在,若丢一寸土地,提头来见!”

赵昺愣了愣,心说,蜀将这么刚的吗

赵昺没见过张珏,也不太知道张珏为人,就知道这话说的有点提气。

而赵维却是笑了,竖起大拇指,“张君玉确实有这个底气。”

张珏在别的地方不敢吹这个牛,但是在四川,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有他坐镇,四川无忧。

继续道:“算着日子,血头也应该快从西雅图回来了。过些日子,有三十万玛雅战士到位,正好老将军与血头一起将这些后力消化掉,形成可战之军。”

易世英自无不可,“老臣定当竭力!”

....

大宋这边一派向好之姿,川军到了,玛雅也降了,接下来就是消化这半年多来的成果。

当初制定下的“由内而外,由亲至疏”的战略也算初见成果。

倒是不急于去拿下另外几支势力,也就是阿兹台克、库斯科和加勒比。

玛雅就够大宋忙活一阵子了,贪功冒进并不是好的选择。

当然,收服印第安人的脚步暂时放缓,并不代表大宋备战的步伐就停了下来。

打从易老将军登陆新崖山开始,好消息就接连不断。

首先,血头如期回归。带回来一千托尔特克战士,还有西雅图的消息。

一千战士别看少了点,可却是血头从十万托尔特克战士中挑选出来的,真正的百里挑一。

血头军是后世的特种部队,自是精益求精。

而且,你没听错,是从十万托尔特克战士中选出来的,十万!

由于时宗朝,还有元人在北美北方的相继登陆,大幅度的压缩了北部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

而日本人,还有元人显然没有和印第安人和平相处的打算,强势镇压,侵占土地,使得北部印第安人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南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