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星际修真在道宋 第七十二章 一力破万法,暴力破佛门大阵

第一日,大宋大军行进三十余里,摆下坚固营盘,并且备下水师营地。

海沙帮的舟师,在漕帮纤夫的拉纤下,飞速追上陆师,进驻了营地。

第二日,水陆并进,又行军了三十余里。折彦质率领十万西路军急速行军,追上了大军。

第三日,大军行军三十里,围着一个芦沟形成的潴水,建立大营。

大营方圆十里,距离燕京城墙最近不过两三里。

在大营边上,城上守军历历在目。

赵桓一时意气风发,这回水陆三十万大军,攻打燕京,定要给大宋子民报仇雪恨。

最好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把金人堵截在燕山山脉以外。

燕京城内早已严阵以待,宗辅发动城内百姓,又得十万青壮,加上撤回城里的十四万精锐右路军,也有二十四万大军。

城外燕山山脚,还驻扎着宗翰的十万左路精锐大军。

燕京城高池深,外有大军支援,宗辅一时间倒也从容应对。

攻城方最耗粮食,只要坚持个一两个月,宋人自会因为缺粮而退兵。

到那时候,一路追杀,宋人焉能不败

他命令通济大法师,先出城摆下佛门大阵,试一下宋军的底细。

通济大法师慨然领命,率领华严寺僧兵团,出城列阵。

宗辅站在城楼上,往下看去,只见僧兵团中,丈八棍林成阵,排着整齐队列,阔步出城去。

僧兵团出城后还不停下,继续离开城墙,在宋营和城墙中间列阵。

一千多人,只用几十息,就列好了阵法。

赵桓在宋营高台上,见有一群的光头出城,以为他们是说和的。

他派人上去交流。

等僧兵团列阵完毕后,他猜想,光头们可能是来挑衅砸场子的。

只见这和尚大阵,形状如同莲花一样,层层叠叠,方圆两三百步。

远远看去,上千和尚站如松,阵中棍林如雨,颇为严整肃杀!

一个白眉白须,眉须皆长长下垂,一副得道高僧模样的老和尚走出阵前。

其和赵桓派出的使者在交流着,不久后,赵桓收到了使者回报。

“官家,那是华严寺的通济大法师,摆下了胎胎藏界金刚部大罗汉阵,说是要和我军的巨绳大阵,做过一场!”

赵桓环视帅帐中诸人,问:“诸位有谁可知道,胎胎藏界金刚部大罗汉阵是什么来头

竟能让光头们,视我三十万大军于无物。”

“官家,”上清宫的柳正青道,“来这里发现有内力后,贫道曾在我派的典籍上,看过此阵法的记载。

胎藏界、金刚部是沙门德士密语,大意是在胎藏界的诸多仙人、大士。

华严寺的德士都是凡人,不敢以金刚部的仙人、大士自称,故称无漏(罗汉)。

大阵由一千零八个德士构成,又分为五十六个,小十八无漏(罗汉)阵,故称大无漏(罗汉)阵!

大阵是借助沙门仙人、大士的神力,形成一个叫曼陀罗的法坛。

在法坛范围内,一切非沙门的外道力量,都被压制。

包括内力和道门秘法。

这大阵端的是厉害非常,不知对面的大阵能有几成威力”

赵恒听的一头雾水。

怎么说佛门,出来了一大堆道门的仙人、大士、无漏等字眼

刚才明明说这个大阵,叫做胎藏界金刚部大罗汉阵。

怎么到柳正青的嘴里,罗汉自动变成了无漏

他和柳正青说了自己的疑惑。

原来,是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搞的事情。

他崇信道家,不喜欢和尚的光头。

于是,他下诏书,把佛祖改叫大觉金仙,佛陀改叫仙人,菩萨改叫大士,罗汉改叫无漏,和尚改叫德士,尼姑则叫女德士。

赵桓顿时无语。

赵佶这么能搞事情,要是在神佛位面,会不会被一发天雷直接劈死

“如之奈何”

“不如直接使用大炮,把这鸟阵砸个稀巴烂!”林冲建议。

赵桓也想试一下这阵法有多么神奇。

于是,他命令炮阵,先发两颗大石头,试试这个佛门大阵斤两。

两颗磨盘大的石头,从炮阵射出,准确落在大阵中。

只见大阵中的几个僧兵合力,用手中的长棍,把石头挑飞了!

不过石头的冲击力太大了,让出手的僧兵全身失力,跌倒在地,一时起不来了。

这么厉害

看你僧兵多,还是我石头多!

赵桓见状,命令炮阵中的三百余架炮车,全力开火。

炮阵用了赵桓传授的三段式,能让射出的飞石连绵不绝。

不过几十息,石头就把方圆不过四十丈的佛门大阵看,火力覆盖了。

第一波飞石。众多僧兵,还能依靠阵法的加成,几人合力,用棍子挡住落石!

但是人力有尽,挡住落石,也让出手的僧兵失力,跌在地上。

随着失力的僧兵越来越多,大阵的防护越来越弱。

飞石依然连绵不绝的落入大阵。

第二波飞石后,大阵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了,失力在地的僧兵被落下的飞石砸成了肉饼。

六波飞石过后,大阵再也见不到站着的光头了。

赵桓才下令停止射击。

可怜的通济大法师,也被飞石砸成了肉酱,比郭京大法师还不如。

起码郭京大法师,带领弟子跑了,通济大法师则当场殉道。

呜呼哀哉!不是大阵不给力!

而是赵皇帝用暴力破阵,一力破万法。

人类区区血肉之躯,如何挡得住,几十斤飞石的冲击

城楼上的宗翰,看着辽人的通济大法师,变成了肉饼。

心中冷笑,果然!说的天花乱坠,挡的住石跑的暴力破解吗

打战还是要靠我金人勇士出力。

那些奇奇怪怪的胡僧汉道,都不可靠!

想到这里,他恶意满满的看着,宗弼身边的明月道人,道:“宋人炮车犀利,不如先和宋人和谈一下,看宋人怎么才肯退兵”

宗辅见他寄予厚望的通济大法师,变成了肉饼,心中凄然。觉得谈谈,拖一下时间,也无妨,道:“元帅可有人选”

“俺觉得明月道人很合适!明月道人身为宋人,精通宋人礼仪,又是宗弼的道法老师,身份也足够高。

不如让他出使宋营”

宗辅也厌恶明月道人。听军中的儿郎道,是明月道人教唆宗弼出兵的,在开封失利后,又建言宗弼往山东掠夺。

要不是他,也没有这么多事情。

儿郎也不用冒着大热天出战,损失严重。

金人喜欢秋冬季节出兵,马肥兵壮,天气干燥,而且冬天很多河流都会结冰。

那时候出兵,一马平川,打起战来,也很舒服。

他决定派明月道人出使宋营,看宋人如何反应。

宗弼虽然不愿意明月道人涉险,导致自己等人回不去。

但宗翰宗辅两位,都是位高权重的副元帅,自己一个常败将军,哪有什么说服力。

无奈,只能多安排卫士,在两个降临的宗室带领下,护送明月道人出使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