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职业药师 第176章 药者,悲天悯人

苏鑫:“用我们华国的诗句,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那是什么样的条件”院长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具体察觉不到是什么地方。

苏鑫将古诗的意思解释一番,院长脸都绿了,这是在开玩笑啊。

华国人说话,总是喜欢拐弯抹角。

直接说办不到就是,为何要说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成功的时候

和苏鑫交谈一番,院长并没有收获她想要的东西,最后只好无奈回去,那里有人在等着她。

“莱特纳先生、凯瑟琳女士、理查德森先生,很抱歉,你们的要求没有能做到,苏鑫是一个有着坚定立场的人,哪怕我将他放到任何优先条件之下,都没有能让他动心。”

“他怎么能如此坚持”理查德森想不明白,每年有大量的华国人申请加入米利坚。

这可倒好,送上门来的资格,人家竟然鸟都不带鸟。

“心里有梦想。”院长简单的回答。

回答并不能让理查德森理解,他表示无奈,“好吧,那么多人求之不得的东西,还有人不需要,让他回去受苦吧,或者是脑子有些问题。”

对于他的说法,院长自然不同意。

“我并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得,一个人活得有追求,有想法,才是真正的生活。他才是最为纯粹的做学问,我们啊,比他浮躁多了。”

莱特纳现在没有办法,几种办法都试过,他们出动fbi的精英探员,甚至牺牲色相,都没能得手。

为了吸纳苏鑫,甚至让哥大许出终身教职。可惜,就算是这样,苏鑫仍旧不为所动。

……

没有了其他人惦记,苏鑫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超级过滤系统当中。

留下的小难题越来越少,眼看就能获得突破。

清晨,又是个寒冷的早晨。

米国特别的地形,每次冷空气都能从北极地区长驱直下,吹到扭腰的时候,和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混合,那就是滂沱大雪。

苏鑫哈着气,看着路边银装素裹,突然有些怀念,马上就到阖家团圆的日子啦。

刚刚想到家里,微信电话响了。

来电人正是江如蓝,自从前一段时间否定那个骗子一样的投资人之后,好像有段时间没有联系。

“苏鑫,我这次真的找到投资方,欧耶!”

他电话刚刚拿到耳边,里边传来巨大的欢呼声,一瞬间,他耳朵差点聋了。

打开免提,将手机离远点,他才开口,“淡定点,拿到值得高兴,但是也不能这么带劲啊。”

现在国内时间是傍晚,声音里的高兴,怎么都遮掩不住。

“好吧,我刚才有些激动,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次是一个正经的实业公司,确定要投资我们,我已经交流三次了,目前进展顺利。”

苏鑫:“是什么公司啊”

江如蓝:“你一定想不到,是三只仓鼠集团。”

三只仓鼠

苏鑫当然想不到,那不是个做零食的公司么他们怎么会对减肥药感兴趣

“你是认真的么三只仓鼠是食品公司,他要咱们的产品销售干什么,不让咱们卖了”

他的理解倒是没什么问题,如果说三只仓鼠买到手,压着不上市,那也没有办法。

可是,接下来江如蓝的话,让他意识到,三只仓鼠的行为,绝对不是夏姬霸干。

其实,越是食品公司,越是需要一些厉害的药物,为他们的食品解决后顾之忧。

正像是三只仓鼠理解的那样,人们如果害怕发胖,就不会去吃零食,那样的话,他们的品牌就没有销售的地方。

一旦人们找到效果良好的减肥药,那么餐饮就不是问题。

到时候不管三只仓鼠挂在什么地方,只要想吃,那就放心大胆的敞开了吃!

吃完之后,再吃减肥药,减肥就是了。

一次解决吃饭还有瘦身的问题,如果这都不火爆,还有什么能火爆

简直是逻辑鬼才啊!

……

听完江如蓝的描述,苏鑫觉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现在谁能想到呢

忽然,江如蓝想到什么,“对了,三只仓鼠说,他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华语区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但是对于大华语区之外的地方,三只仓鼠表示他们并不想经营。”

其实,苏鑫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比较起来,三只仓鼠的主要业务正是在国内,想要他们去经营海外市场,缺乏各种条件以及资源。

“哦,对了,米国那个默沙东和我有过接触,但是他并不知道咱们的关系。“江如蓝及时补充道。

默沙东

哎呀!

怎么把他忘记了

要说这家制药企业,和华国有一段情意绵绵的故事。

几乎全世界的制药企业,都会说,要以拯救黎民苍生为己任。

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

而默沙东正是寥寥无几当中的一个。

它的创始人,乔治默克曾经说过。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仅仅发明了一种新药,并非已经大功告成,我们还要探索有效途径,使默沙东的最佳科研成果,能够造福于全人类。”

而默沙东和华国初次产生交集,恰好正是乙肝大暴发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乙肝流行程度的划分标准,当时华国被列为乙肝高流行地区(人群hbsag流行率≥8%),全国约有1.2亿名hbv携带者,占当时全球hbv携带者的三分之一,是全球乙肝疾病负担最严重的国家。

高患病率给国民健康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为意识到的晚,并且起步晚,当时国内只有老式工艺生产疫苗,想要普及,完全不现实。

当时,默沙东公司开发出全新的乙肝疫苗工艺,极大提高产量,有可能实现大范围疫苗接种。

那不菲的售价,也让华国卫生部望而却步。

然而,默沙东公司向来坚持的信条,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1988年9月,代表团赴米国,与默沙东公司谈判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细节。1989年,经原卫生部批准,默沙东同意仅以700万美元价格将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技术转让,并且引进重组酵母hepb模块化全封闭式的自动控制生产线。

根据当时的协议,默沙东公司向中方提供现有生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全套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设计等、培训中方人员,确保在中国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另外,默沙东公司承诺不收取任何专利费或利润,也不在华国出售默沙东生产的乙肝疫苗。

700万刀啊,看上去不少吧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单单是培训还有设备费用,已经超过700万美元的资金付出。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默沙东完全是在对当时华国面临的艰难情况做出的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

自此,国家在京城和深川两地建立了工厂生产重组乙肝疫苗,两家工厂年总产量为4000万剂,足够免疫全部新生儿。

1993年,国内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新生儿开始接种。

2005年,规定所有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实施免费接种。至此,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实现全部免费。

三十年间,国内肝炎抗击事业卓有成效。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证实,国内已成功实现“到2012年,5岁儿童阳性率降至小于2%”的目标。

2014年,第四次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为2.64%,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数据分为0.32%、0.94%和4.38%。与十二年前的第三次调查结果相比,1-4岁、5-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分别下降了67%、61%。

至此,who特向华国颁奖以表彰在防控儿童乙肝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称赞此举是华国卫生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追溯到当年默沙东的ceo,做出慈善性质转让乙肝疫苗转让的举动。

当时,默沙东董事会也有反对声音,他们觉得风险非常高,但最终还是达成。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或许只能说,当时的默沙东抱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来雪中送炭。

当时的默克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罗伊瓦杰洛斯的答复:

“因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我认为这是默克公司在20世纪做的最好决策之一,虽然没有利润,但它有望拯救的生命数量超过了默克曾经做过的任何事。50年后,华国将根除乙肝疾病。”

那是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情怀,无企图心的帮助!

想起来默沙东的种种往事,苏鑫觉得,或许,自己也能做点什么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年默沙东的行为,可不是滴水之恩啊。

想通之后,他和江如蓝说道:

“国外的经营问题,你们不用管了,我已经有了想法,跟合作方那边说好,搞定国内的就可以。”

电话那头的江如蓝忙不迭的点头,“那太好了!”

毕竟,三只仓鼠是食品行业佼佼者,但是在医药行业,他们只是新丁,全球布局,并不现实。

扭腰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默沙东也有米国总部在此。

苏鑫看好地址,决定亲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