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横明 第524章 从内部倒塌

如果说那些新出现的酒庄能大卖,或许能减轻不少压力。

将粮食变成酒,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缠上利润的事情。

是以当那些人将酒摆出来的时候,东林党诸人觉得他们的似乎又要发一笔财。

但是啊,现在的意思,似乎,发财是没可能,能否活下去,都还两说。

“三个月,不可能坚持住三个月,他们收购粮食花了天价,现在看看从何处是能找到救兵!”钱谦益咬着牙说到。

“救兵那怕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房可壮不相信,现在的局面,还有傻子会将钱扔进他们搞的坑里。

“看来,此番我们是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着他们倒下即可。”钱谦益想想,似乎真不需要他们动手。

“我也是如此认为,最好是让他们撑不住以后,内部再有矛盾,那样就是想成为一块铁板,都是不可能之事。”

房可壮保持同样的观点,现在能保持局面就是最好的情况。

如果让他们意识到,外边有人做对的话,没准会让他们再度联合起来,对付别人。

所以啊,越是没有外部的威胁,他们便越会在内部的困难下,渐渐发展出互相的不信任。

那样,对于东林党人来说,原本十分困难的事情,便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事情解决!

事实上,房可壮和钱谦益的想法,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类人的看法。

毕竟此前方书安他们超强的实力,众人都体会过,现在好容易看到要倒下的局面,就不去打扰,任其自生自灭就是!

方书安啊方书安,还有那个张田余什么的,再厉害又能怎样

还能够抗得过朝廷的命令和大势

而事实上,也基本他们想象的差不多。

整个京城新开的酒庄,几乎都成为摆设。

此前因为要效仿胡姬卖酒,因此酒庄里面有不少从西域请来的姑娘,她们穿着五彩斑斓,站在店里就是招牌。

现在倒好,因为不得宴饮喜乐,所以胡姬们都穿回了黑白色的衣衫,身上也没有半分不敬的意思。

捂得严实,穿着也保守的胡姬,自然引不起别人兴趣。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他们确实也没有买酒的需要。

……

在酒庄附近的茶楼,总有人要上一壶茶,几个干果盘,坐着就是一天。

此时不许嬉乐,所以说书人和唱曲的小娘子都不在。

所以啊,茶楼的生意都十分惨淡,一天就没有几个人。

换做以前,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坐上一天。也就是现在,来茶楼的人少,所以他们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这些人啊,说他们是普通的食客,打死也不能信。但说是锦衣卫那更不可能,虽然在京城锦衣卫也有便衣出来的时候,但是他们在人群里大部分都比较显眼,几乎很容易就能被发现。

不过么,只要是多来几次茶楼,人们都能发现,那些人分明是在盯着对面的酒庄!

此类情况,在整个京城都在上演。

有心人稍微思考就知道,肯定在盯着酒庄,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人要大量卖酒,那样,定然意味着,有人要违反旨意,对太上皇驾崩大不敬!

方书安和张田余,远远坐在不起眼的角落,看着那些人时不时看向酒庄,一副装作悠然却又神经紧绷的样子,十分令人好笑。

“书安啊,你说他们到底是东林党人,还是其他的手下”

“这可不好说,我只能告诉你,肯定不是锦衣卫。”

“那还用你说,京城的锦衣卫,想要藏住自己不容易,外边的不用说,他们也不会在此执行命令。”张田余没好气的说着,方书安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出类似的情况。

“你知道还问,别人没有这般鲜明的线索,他们又不在脸上贴什么容易看出身份的东西,你让我如何猜要我说,你管他们是谁,就让他们呆着吧,反正浪费的不是你我的时间。”

“行吧,那就听你的,不过,北边和南边,差不多还有消息了吧……”

张田余说着,目光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有他们的希望……

千里之外,杭州岸边。

易卜拉新有些纠结,昨天那两个京城商人找他的事情,究竟是做不做

易卜拉新在大明的基地在泉州,他们很多货物从那里出海或者进行交割。

至于杭州市舶司,他来的频率要少很多,这一次见面,如果不是希望多带一些丝绸走,他自己也不会过来。

按照他的意思,只需要和制造局的那些官员和商人们谈清楚,稍微有些库存的,就多发一些货物给他们。毕竟,没有人喜欢空仓或者半仓回去。

不过啊,今年是个丰年,丝绸的产量也不少。但是架不住来提货的人多,所以想要抢到多一些丝绸,是很难办到的事。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苦苦思索应该如何解决空仓的问题时候。

有两个大明商人主动找上他,但是么,并不是说要给他多余的布匹以及丝绸,而是另类的东西。

酒!

如果是别的,易卜拉新不用请示任何人,他自己就能拍板做决定。

可惜的是,就是因为是酒,所以才陷入两难境地。

易卜拉新算起来是波斯商人,有着自己的信仰,在他们的信仰里,是不能饮用烈酒一类的饮品。

不过么,他自己是个例外。

毕竟要穿过几万里来做买卖。所以他的实验很是重要。

品尝完几个系列的白酒之后,易卜拉新知道,自己要面对更加困哪的抉择。

因为明国商人提供的酒,是他从未经历过的味道,而且,十分好喝!

喝起来便无法停下!

据其他饮酒人给出的意见,这些酒还要能运到西边,怕是能卖出天价!

毕竟,此时西方那些葡萄酒园子,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也还没有搭配好相关的标准化要求。

所以啊,面对这些,方书安就是在开着挂,净拿些后来的东西带给现在人。

这简直就是把脚放在面门,使劲踩人家脸啊,碾压式的那种。

易卜拉新想了很多,等到他回过神的时候,两个大明商人,已经很自然的坐在对面。

当中一个胖子先开口,“怎么样,易先生,您考虑的如何如果不合适。我再去其他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