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灰空 第129章 一番折腾

“这里是灯塔礁,如此取名,自然是因为上面建有灯塔的缘故。这座灯塔,听我大伯讲,在清朝的时候,就建了。现在的这座灯塔,是十几年前重建的,比以前那个高”。

赖明珠显然对家乡很熟悉,向几位同学热情介绍道。

“是的,我们出海,有时候,回来晚了,或者是遇到恶劣天气,只要看到这座灯塔,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一位在甲板上作业的渔民插嘴说道。

张佳密心里藏着事,无心听他们唠家常式的讲解。她计划着,等到下午,渔船到东威大岛的海产品交易市场卖货时,趁机下船,去给周进打个电话。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驶离灯塔礁几公里远后,风浪渐大,渔船颠跛的特别厉害。赖明珠和一干渔民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几个常年生活在陆上的旱鸭子可就遭罪了。

张佳密晕得差点把肠子都吐出来,孙庆东也是的,他们三人中,只有余文谦状态稍微好一些。

好容易挨到起网返程,赖明珠决定先把三人送回去休息。

当天夜里,张佳密状态好转后,决定,无论如何,第二天一定要离开之里。只有离开这里,才有机会打电话。

况且,晕船,是自己提前离开的正当理由,不会让人起疑。

周进赶到烟台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他先找了家旅馆,把行李放了进去,然后,打车直奔轮渡码头,驶向东威岛。

张佳密已在电话里告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说,发现和他住同一栋楼的一位女子,她在运江时,好象听人喊她莫老师,被人绑架送到这里的一座灯塔礁上了。还说,这位女子,他应该认识。但是,周进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起来她是谁。在他认识的女子中间,根本想不起来有一位姓莫的。

其实,这也难怪。周进搬进那个小区,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对街坊邻里还不太熟悉。更何况,他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难得有时间在小区里转一转。

张佳密之所以认出了莫惠琪,是因为那天,她们同时从菜场买菜回来,听得楼下的邻居相互打招呼,这才留了点印象。

不管了,张佳密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她这么急切地打电话向自己报告这件事,绝不是闲得无聊。

根据周进的建议,张佳密先陪赖明珠等三人,该干嘛干嘛。防止赖明珠知情后,碍于家乡人情面,泄密。再有,如果将来查出,这起绑架案与赖明珠的哪位亲属有关,那以后,在大学的这几年,两个人的关系就没法处了。

到了东威岛,周进先给运江的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郭坚打了个电话。

郭局长,你好,我是周进。有件事,我要汇报一下。

其实,周进的手提电话,早被运江的公安部门监听了,那是为了监听他与美国的阿香姐邱淑香等人联系的。上午,张佳密与他通话的内容,也被值班人员记录在案。但是,事有凑巧,由于一部分负责技侦的人员刚被抽调到了专案组,又因为是节假日,所以,这份电话记录,到现在还没有呈报上来。

郭坚接到周进的电话,激动不已。

周进所说的,与他同一栋楼的女子,不是失踪的莫惠琪又是哪个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这两天压力也比较大。在桃花节期间,发生了绑架案,影响极为恶劣。如果不及时侦破,安全解救人质,接下来,造成影响,可就给人诟病了。

他指示周进,在东威岛等待运江专案组前来。

但是,从运江,到东威岛,即使是现在就出发,也得要到明天上午才能到达。

周进既然已经来了,就不会真的傻乎乎地在这里等上一夜。况且,多等一夜,人质就多一份危险。直到此时,他都没有意识到,他想去帮助的人,与他有着特别的关系。

这位女子,正是被他一拳失手打死的韩永强的妻子。

真是造化弄人啊!

在海产品交易市场附过,他看到那里停了一排的小渔船。

大嫂,你好,我想搭一下你的渔船,可以吗

天都已经晚了,你要到哪里去呀

噢,我是个摄影师,听说这里的日出不错,我想找个地方采采风。

啥采风现在没什么风。

不是,就是到处看看,寻找灵感。

噢,你是艺术家啊。

渔民大嫂看他背了个双肩包,手上拿着照相机,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之前,也有过画家、摄影家之类的人,到这里来采风。

这个相机,是晓晨带给他的。日本尼康公司才投放市场的数码相机。

行,上来吧。我带你去看看。

谢谢你了。

周进上得船来,掏出200块钱,递过去。

你这是干啥我反正也要回去,顺路,不收钱。

渔家人还是比较质朴的。

大嫂,你拿着吧,说不定,我明早还要乘你的船回头呢。

谦让了几回,渔家大嫂才收下。

这样,大兄弟,今晚你干脆就住到我家里,我请你尝尝我们这里的海鲜,包你吃个够。

不用,大嫂,我到海上来,就是想看看。你带我到处转转,我看看,明天早上哪里可以取景。

小船开了大约半个小时,周进终于看到了那座灯塔,惊喜地说:

那儿好像有座灯塔!

对,我们称那里为灯塔礁。

渔家大嫂不以为然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