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首富从货柜寻宝开始 第六百一十四章 好东西不见了!

朱羽摆手:

“我也只是需要打几个电话的事情。建厂需要的土地肯定是你们提供的,基础设施我想恐怕不会符合条件。等那些技术人员过来后,再和你们商量。那些东西,不可能由我来提供吧”

赫尼贾点点头。如果那些东西还由朱羽提供,那真就说不过去了。

“铜矿的话,在距离基地十几公里的地方的确是有一座。”哈桑突然说道,“那里是一座古铜矿,不过开采的量有限,人手也有限。至于储量,应该还需要好好的勘探一下。”

赫尼贾深深的看了哈桑一眼。哈桑倒也无所畏惧,和赫尼贾对视着。

双方都清楚,哈桑是不希望朱羽离开这里太远。朱羽在这里有群众基础,他的护卫驻扎地也在这里,还有一个现成的基地。

如果换了地方,比如喀布尔,或者说坎大哈附近,如果朱羽到那里开矿,麻烦肯定会很多。

“特使先生,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去我们部落里呆两天吧。”哈桑趁机邀请赫尼贾。

“去肯定是要去的。”赫尼贾正事谈完,结果也让他满意,脸上带上了笑意,“不过现在我要去逛逛外面的集市。许多东西我也很感兴趣,听着也便宜,有些连喀布尔都少见,我要带一些回去。”

说着冲朱羽摆摆手,然后就往外走去。

“没想到不谈公事,特使还挺幽默。”朱羽看着赫尼贾的背影,笑着说道。

“原来呢,没打仗的时候,据说是一位教授。”哈桑是打听过赫尼贾来历的,“后来没办法,到了组织里,就成军事人员。”

朱羽想起来那个影视节目里,戴着眼镜的参谋,后来成了特种大队的大队长。

文人真要狠起来,武将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斗得过——那位为了取回战友的脑袋,孤身入敌营,杀了十几个,最后把战友的头抢了回来。

虽然影视化了,但也是有原形的。

再想想当初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大词人,好吧。这真就不好比了。

这位赫尼贾看来也不是好惹的。

当然,也许现在的和平才是他最想看到的——虽然他说不定也是战功赫赫。

“好了,我给国内打电话,先订设备吧。”朱羽说道,“八个厂子,够国内的那些机械设备厂还有技术人员忙碌一阵子了。”

“不等文物过来吗”冉杰在旁边问道。

“不等了。来不来,都要建的。反正我们也不吃亏。”朱羽说道,“现在是许多资本都在观望,而这个掌权的组织也在筛选合适的合作对象。咱们占了先机,就先建起来吧。

反正咱们也不贪,要合理的收益就行。没打算贪那么多,咱们的合作就比较好进行。反倒是那些想要进来吞一大笔的,恐怕就比较困难。

不信你问哈桑长老,真要有大笔投资过来,但提出来的要求比较苛刻,你看他答应不答应。”

哈桑没想到说话把自己牵扯进来了。不过现在都不是外人,所以他也坦诚的说:

“如果放以前,说不定就同意了。毕竟说实话,我们什么都缺,粮食特别缺。别说以前,就现在,我们国内的粮食还是缺。不过我们这里不缺了。

所以呢,如果放以前,真有过来投资的,说不定我们就答应了。但有了朱先生这种合作模式在前,以后再有那种过来投资,要求我们提供这样那样各种的,我们恐怕就不答应了。”

他的回答,让朱羽想起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国外许多商人过来投资产生的遗留问题。就不深入分析了,容易被4004.

国内现在的经济也在艰难向前,所以当朱羽打电话给熟悉的人,说要在这边建几个中型厂子,需要一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时候,开始得到的答复是帮着问问。

随后朱羽的手机就成了热线。

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进来,希望和朱羽合作,希望能够把他们的设备卖到这里来。

条件都非常的优厚,有希望朱羽能够过去考察,还有的甚至干脆打算把设备送过来。

朱羽一一谢绝了。

开玩笑,真运过来了,不合格让人拉回去,到时绝对是有纠纷的。指不定还会被黑,被骂卖国买办。

这种情况他是一个都不敢答应。

毕竟要真搞一些有问题的设备过来,那他的名声在这边就臭掉了。

知道自己做的有点鲁莽了,朱羽便直接飞回了国内,通过自己农科院的梁教授,找到了几位专家,让他们帮忙介绍合适的机械厂。毕竟要建的厂子,和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老教授们说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然后朱羽才确定了几家设备厂,订购了设备,同时先期的技术人员过去到阿富汗,先把厂房建起来再说。

这就又找到了赵长杰。毕竟建厂房,虽然阿富汗那边也能搞,但至少专业性方面,还是相信自己人吧。

这些事情来来回回折腾一下,半个月就过去了。

赫尼贾说运过来的文物飞机早就停在基地的机场了——这里和原来朱羽看到的简易跑道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里不停建好了停机坪,小型的航站楼,还在拓宽,打算修第二条跑道了。

“以后这里的机场会更忙碌,一条跑道显然是不够的。”哈桑给朱羽解释。

原来修第二条跑道,是哈桑的安排。不仅第二条跑道,机库也有好几座了。

这些部落还是很有底蕴的。现在又在朱羽的帮助下,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修条跑道,建几个机库,还真不是事。

重要的是,朱羽的出现,这里的改变,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幸福生活在招手。

“所有的文物都在飞机上,上面有六个守卫全天守护着。”基地的护卫队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下飞机,也不让我们的人上去。”

老式的军用货机,朱羽过来的时候,守着飞机的士兵还专门进行了验证。

在确定就是朱羽后,卫兵放行,朱羽他们登上了飞机。

飞机的“大肚子”里面是一个个箱子,朱羽进来后,守护的六个士兵开始打开箱子。

天眼扫过,朱羽有些失望。

的确,看这些文物一个个块头都不小,但不是石雕就是铜制。而且是石雕居多,和朱羽想像的差不多,值钱的差不多都已经被用作其他途径了。

这个国家现在和华夏四五十年前类似,不太重要的文物,只要不是特别有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东西,都是可以拿来交换资源的。

就如罗翔老师说的,真饿到快死的地步,熊猫都是可以吃的。在老百姓还在温饱线以下挣扎,国家还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提什么文物保护那真的是有点难。

看着朱羽的表情不太好,跟着的哈桑长老也有点忐忑。

真要是不符合朱羽的爱好,那恐怕虽然厂子能建,也会有点麻烦。

其实他也知道,朱羽让步挺多了,如果这些文物都不怎么样,那还真有点对不住朱羽。

赫尼贾不在,回喀布尔去了,这里的事情交托给哈桑。

毕竟在他看来,朱羽都已经把技术人员派过来了,那些文物也就象征一下吧。

朱羽看着这些短的有几百年,长的有上千年历史的文物,真觉得它们就有文物价值了,要说商业价值,还真没多少。

跟河姆渡陶器差不多。

天眼一直扫过去,扫到尽头,越来越失望。

然后突然感觉到眼睛一亮,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的一个小箱子那里。

这箱子里的东西,虽然并不是像先前得到的那些东西蕴含那么多能量,但明显是和有能量的东西沾染过。

看来,还真有好东西——只是没带来啊!

朱羽想着,必须,弄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