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第169章 一石三鸟

徐处仁赞叹道:“国师这一手真是高明,借着清除冗兵也能肃清吃空饷,光是这一笔就能为国库缩减不少开支。”

军费上最大的开支,其实还是吃空饷。

可不要小看这个吃空饷,徐处仁做过调查,那些号称十万,二十万的大军,能有个一半就算不错了。

这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徐处仁还说的保守了。

他给赵佶留了不少颜面。

吃空饷这个问题,要从宋真宗的时期追述。

那个时候军队数量增加,国库军费开支大了,但是实际上兵员并没有多多少。

不过,那个时候大宋有钱,扛得住挥霍,现在却是不行了。

再有钱,你就是有个金山银山,也扛不住打水漂啊!

到了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禁军兵力号称八十以上,加上厢军的话,差不多能有一百四十万左右。

可兵员多了,战力却下滑严重。

再加上贪腐成风,大宋的财政已经出现了“赤”字危机。

就这样,吃空饷都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是越发的猖狂。

当时,按照大宋军队编制,马军一指挥应该有四百人,步兵一指挥则应当是五百人。

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一指挥只有两三百人。

那个时候,吃空饷就已经是吃了一半。

国库根本负担不起,所以神宗时期有了王安石变法。

神宗为什么那么支持王安石变法

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国库没钱了,负担不起了。

王安石变法,大力削减军队数额,把禁军减少到了六十万,厢军减少二十万。

的确是为国库省了不少钱,可吃空饷这个问题却并没有被解决。

到了咱们大艺术家,书画皇帝赵佶上位以后。

好家伙!那更是把吃空饷推向了高潮。

上梁不正下梁歪,得益于大艺术家赵佶这个领头羊带的好头,造就了一大批的奸臣,贪官上位。

贪腐已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吃空饷,也更是丧心病狂,毫无顾忌。

对辽作战的时候,童贯指挥的伐辽大军,实际兵力与编制的数量对比,连百分之三十都没有。

就这样,还是几乎抽调光了西军和各地驻军。

这是什么概念

所有军队加在一起,都不能凑成一支满编军。

保守估计,各地军队的兵力实际上,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这何止吃了一半的空饷简直快给吞完了。

之前完颜宗翰围城的时候,他的兵力号称十万,但实际数量并没有那么多,顶多也就有个七八万左右。

而开封府的禁军,按照编制起码应该有二十万。

连带那些姗姗来迟的勤王军队,按照编制来算,至少也是百万大军。

郭京做过调查,他把开封府以及勤王军队加起来都没有十万。

一共只有七万多,连八万都不到。

而号称二十万的禁军,却只有两万多人。

顶多是编制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剩下的百分之八十五都被吃了空饷。

别说大宋,就是迪拜都经不起这么造。

兵少就算了,你要是战力牛逼,那还能容忍,关键是战力都烂的一批。

当然,禁军战力拉胯,这个要郭京的大徒弟背锅。

高俅高太尉,完全把禁军当成了奴隶去用,把他太尉的权利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

让禁军去给他修花园,盖房子,干苦力,陪着他踢球。

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那上了战场可不就是待宰的羔羊吗

完颜宗翰刚下来的时候,大宋这边派遣了两万禁军驻守黄河去拦截。

结果,一触即溃,金人用了不到二十条的小船,就轻易的渡过黄河,兵临城下。

这军政不改革,就是等死。

“可以将那些冗员安排上,将兵员重新登记造册,一人一饷。”

欧阳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其实就是借着放兵归乡,来一次兵员的人口大普查。

许翰叹息一声道:“确实需要清查,只是……”

“许相公有话但讲无妨。”

郭京看他一脸为难,旋即补充道:“许相公是怕会激起将领的动荡”

许翰点了点头,说道:“国师主持改革军政,已经彻底激起文官的敌视情绪,他们正铆足了劲要对付国师。”

“而吃空饷必然有将领的配合,这一清查,只怕那些将领们一个都跑不了,届时朝中若有奸佞与他们配合,只怕国师都不能独善其身啊!”

许翰担忧的是清查下去,那些将领们会因为担心事情败露而铤而走险。

大宋,经不起折腾了。

郭京将草本翻开,指着其中一页说道:“许相公请看,贫道也想到了这个,那些蛀虫的确可恶,但此时却不是清理他们的时候。”

许翰等人连忙看向郭京手指划过的地方。

“妙,妙啊!如此一来,的确可以解决他们的反抗情绪。”

许翰拍手称赞。

原来郭京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只是他们刚才看的匆忙,忽略了先后顺序。

郭京提出的政策是让将领先自行清理,然后表明了接下来会有朝廷特派官员下去清查,倘若有误,追究其责。

仔细说起来繁琐,实际上就是一句话。

你们干的事,朝廷都知道,但过往不究,给你们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赶紧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朝廷要清查了,谁要是擦不干净,等到朝廷出手,那就晚了。

最主要的是,郭京是先进行的这一步。

也就是军队仍旧有文官管辖的时候,如此一来,有胆大的将领想要哗变都不行。

另外,更妙的地方,就是郭京还顺路清理了那些作威作福的文官。

简直是一石三鸟。

既为军队精简一番留下可战之兵,又从根部清理了吃空饷,最后还让碍事的文官顶了锅。

也就是,拿管辖军队的文官问罪,免去了武将的后顾之忧。

削弱了抑武扬文的影响,提升了武将的地位。

简直是太妙了。

当然,这样做后续肯定会出现其他问题。

不过,这个时候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把大宋给保住,才能谈未来。

不过,郭京也有些没有想到的地方,许翰和欧阳澈三人都给补充上了。

光是这一条,他们就谈论了近两个时辰。

可见军政改革,有多麻烦。

这还不算后续的推行,仅仅是商讨出合适的政令就极大的消耗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