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科举反面教材全解 61.县令

萧景铎这些年去过许多地方, 九岁之前住在涿郡,之后搬到长安, 守孝那几年还曾在终南山暂居,虽然地方换来换去,但总归生活在北方。这次因为一纸调令, 他迁往剑南,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南方。

萧景铎多年习武,身体素质好, 但是随行的女眷就撑不住了。秋菊和惜棋两人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 从进入蜀地开始, 就不停地上吐下泻, 水土不服。

好在萧景铎会医术, 出发前也备足了药物, 在队中既是主心骨也是郎中, 这才能带着所有人全须全尾地赶到晋江县。

越过秦岭,进入平原后, 剑南道的气候一下子变好了。成都府有锦城、蓉城之美名, 终年花开不败, 锦绣连城, 是一等一的繁华享乐之地, 唯一的不好就是, 这里不是萧景铎的就任地点。

辞别成都府后, 萧景铎一行人继续往蜀地深处走。

剑南道四周环山, 挡住了风口, 所以这里全年都是水雾缭绕的模样。萧景铎从小在北方长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浓郁的雾气,从清晨到正午,茫茫白雾一直笼罩在山腰,四周的树丛也茂密的不像话,叶子排布的非常浓密,而且泛着深深浅浅的绿意,简直如一幅浓丽的山景图。

越往里走,官道就越崎岖,到最后,官道干脆消失了。萧景铎等人只能一边问路,一边往深处走。

晋江县果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偏僻。

皇帝将天下分为十道,剑南道位处西南,取的是剑门关之南的意思。剑南道之下又分州,成都府是剑南道统辖官府所在之地,按照惯例,也称成都府为益州。在州之下,才是县这一级别。

萧景铎就任的晋江县,就下属戎州麾下。他带着萧林、秋菊等人跋涉了两个月,终于在日暮时分到达了晋江县。

此时萧景铎已经换上了官服,按道理,新任县丞到达,晋江县总该有些什么表示。然而奇怪的是,他们一行人在县内走了许久,路边的百姓只是漠不关心地瞅了一眼,然后就再不理会。而晋江县的官府,也没有任何动静。

“大郎君,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秋菊已经被折腾的瘦了一圈,她原以为到了县城就能轻松一下,可是还没等她松开这口气,心就又紧紧提了起来。

为什么她觉得他们即将生活的县城,看起来不太友好?

萧景铎也沉着脸,直觉告诉他县城的情况不对,可是他是队里的主心骨,不能露出丝毫的迟疑和低落,所以他只是沉着地说:“我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县丞,有什么可怕的,直接去县衙吧。”

他们初来此地,并不熟悉地形,惜棋被萧景铎带出长安,她也有心在大郎君面前表现一二,于是主动跑去和路边的百姓问路。

惜棋的心是好的,然而她忽略了一件事,她从长安而来,但是这里的百姓时代聚集在此,口音,并不通啊。

惜棋比划了很久,还是没从对方口里问明白县衙在哪儿,过路人见这个外地来的女子说了两遍也听不懂,索性懒得再费口舌,直接扭头走了。

惜棋站在原地,又气又窘,颇有些不知所措,还是萧景铎看不下去了,唤道:“回来吧,我们和此地口音不同,一时半会恐怕改变不了。官署修建总是一样的,无外乎在居中靠北,随我来吧。”

果然,萧景铎带着一行人左拐右拐,很快就在县城中轴线的北方看到了县衙。萧景铎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暗感到不满。

一县之官署,天还没黑,衙门口怎么连个守门人都没有?

猛然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秋菊等人也被吓坏了,只敢亦步亦趋地跟着萧景铎。萧景铎身为县丞,赴任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拜会自己的上官,可是现在门口无人,萧景铎没法派人通报,只好极为失礼地直接拜谒。

各地官署的规制一般都是前衙后府,地方官白日在前堂办公,晚上回后院居住,为了保证县衙的安全,朝廷明令禁止官员在外留宿。萧景铎依据常规,进了府门后朝西走去,西边一般是县令的地方,前面办公宴客,后面安置家眷。

萧景铎绕过回廊,走入花厅,没走两步,便迎面碰到了几个人。

这些人都穿着官服,显然就是日后共事的同僚了,萧景铎拱起手,主动说道:“在下萧景铎,受吏部调遣前来担任晋江县县丞。我等初来乍到,不识路途,现在才到县衙,实在失礼。”

对面几个书吏模样的人上上下下打量着萧景铎,问道:“你是新来的县丞?”

“正是。”说着,萧景铎取出自己的名牒和路引。

对面的人伸手接过来,翻看片刻后,就转手传给其他人。萧景铎对此仅是笑着,并无不悦,等所有人都看了一遍后,他才问道:“敢问县令在何处,我正要去拜谒明府。”

“县令啊,他死了。”

萧景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听到了什么:“你说什么?”

“唉,随我来吧。”

这下萧景铎顾不得安置行李了,匆匆嘱咐了萧林两句,就快步随着书吏往后走。

花厅后头停着一件黑木棺材,威严的官衙陡然蒙上了凄怆之意,更不像话的是,在县令的尸骨旁,其他人非但不肃穆哀悼,反而还在大吵。

一个精壮的汉子憋得脸红脖子粗,他脸上青筋暴起,看起来凶悍至极。对面站着一个白面书吏,长得白净秀气,一看就是县衙里的文职。

方才隔得远,萧景铎没有听清这两人在说什么,等走近了,才隐隐听到“县令”“凶手”“夜晚”等词。

看样子他们是在争执县令的死因,可是无论是为了什么,也不该在一县之主的尸骨旁争吵。

萧景铎脸色已经寒冷至极,还没等他开口,对面的汉子突然发难,抢过一把刀就朝白面书吏砍去:“谁耐烦和你费口舌,我砍死你个假模假样的小白脸。”

县衙里的人都没想到壮汉会突然发力,猛不防就被抢走了佩刀。那个俊秀的书生看到壮汉操了一把刀过来,立马慌了,忙不迭地往后跑,一边跑还一边喊道:“这个屠户杀了县令不说,现在还要砍杀我们,还不快将此人拿下!”

冯家是晋江县有名的刺头,他们家时代干屠宰勾当,凶悍无比,冯屠户更是青出于蓝,一拳头下去能砸碎五块瓦片,别说细胳膊细腿的孙司佐,就是其他佩刀的武吏也不敢贸然上前。

冯屠户仗着自己的武力,向来在晋江县里横行霸道,方才他被孙家小子顶的说不出话来,心里早就恼火的不行,他气恼之下干脆发狠,从旁边抢来刀具,打算好好教训下这些无能的官府中人。

冯屠户红着眼在县衙里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拦,全都惊叫着躲开。看到这些平日里威风无比的官吏这样孬种,冯屠户憋在心里的这口郁气这才散了,他正觉快意,突然虎口一麻,竟然被震得踉跄了两步。

冯屠户愣了一下,然后立马瞪圆了眼睛,他这些年在晋江县未逢敌手,更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敢这样冲撞他。

他凶悍地抬头朝前看去,就看到一个穿着深青官服的男子站在前面,面如寒霜,正眼带凉意地看着他。

冯屠户不屑地笑了一身:“又是一个小白脸。”

说着,他横起刀,像一块巨石一样朝萧景铎冲来。

萧景铎冷冷笑了一声:“一身蛮力罢了。”

话音刚落,他反手抽出旁边武吏的长刀,避也不避地迎了上去。

被这一番变故吓懵的武吏连忙喊道:“县丞不可!”

冯屠户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力士,一刀下去能剁碎猪骨,县丞那个身板怎么敌得过。方才这位新来的县丞抽出他的刀,不知道怎么点了一下,冯屠户就被击退了两步,还没等武吏反应过来,自己的刀又回到了刀鞘中。武吏脑子发懵,有些反应不过来现在在干嘛,可是下一瞬间,他就看见县丞抢了他的刀正面迎上去了。

武吏被吓得肝胆俱裂,这可是从长安来的县丞啊,这位出了什么变故他们可担待不起。

“使不得使不得,这位是县丞……”

武吏的话渐渐低了下去,他看到这位虽然说不上单薄但也绝对说不上健壮的少年县丞单手执刀,灵活又利索地格挡着冯屠户的攻势,最后他横刀架住冯屠户的刀,猛地一个发力,竟然把以蛮力著称的冯屠户推得倒退了好几步。

武吏已经彻底惊呆了,他长大了嘴,不知该如何说话,只能愣愣地看着萧景铎姿态轻松地拎着刀朝他走来,噌的一声将细长的刀插入他手中的刀鞘,末了还补了一句:“这样轻易就被人夺了刀,你的武艺太稀松了,日后要多加锻炼。”

“不是,这,我……”武吏语言系统紊乱,竟然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萧景铎解决了闹事的屠户,以绝对的武力威慑群吏,这才端起京城下派官员的架子,缓缓问道:“现在说吧,县令,方才的争吵,还有你们所说的凶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县衙里,县令是一县之主,其次就属县丞最大,如今县令没了,由萧景铎主持局面合情合理。

和其他几人确认了萧景铎的身份,方才闹事的文吏们才不情不愿地给萧景铎行礼:“见过萧县丞。”

“嗯。”萧景铎轻轻点头,随手指了一个看起来就老实的文吏,问道,“你来说,县令是怎么出事的?”

被指到的人战战兢兢地说:“回县丞,昨日晚上,陈县令昨日喝了酒,早早就睡了。县令没有吩咐,我们也不敢打搅,所以就留县令一个人在屋里。后来半夜我们突然听到一声尖叫,跑出去后就看到冯屠户站在县令的门外,身边全是血迹,我们跑进去的时候,就发现县令已经死了。”

官场中的人都说官话,所以也不存在交流障碍。虽然这些本地文吏说话还带着口音,但是对萧景铎来说,倒也还能听懂。

“昨夜你们最后一次看到陈县令,大概是什么时候?”

“戌时。县令心情不爽快,让下人给他送酒进去,还嘱咐我们不得打搅。我们不敢违背县令的意思,过了一会听屋里没动静,以为县令已经睡了,就没有再叨饶。”

“那你们发现冯屠户,又是什么时辰?”

回话的文吏看了孙司佐一眼,孙司佐主动接过话来:“萧县丞,是我第一个看到冯屠户的。那时候天已经大黑了,是子时中。”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除了冯屠户,再也没人见过县令?”

“就是这样!”孙司佐语气激动地指着冯屠户说道,“这个莽汉一直不服陈县令的管教,这才乘着夜深人静下手,谋害陈县令!县丞,你可一定要为县令报仇啊!”

冯屠户也激动起来:“我是看不起这个庸官,可是没做就是没做,我都说了不是我动的手!”

“住口。”萧景铎抬高声音,冷冷环视一眼,道,“这事我自有定夺,你们先回各自的职位上去,待会我会一一叫来询问,冯屠户暂时先留在县衙,等待我的传召。现在,先带我去看陈县令的尸身。”

陈县令的尸首已经放入棺木,正在正堂前停着。萧景铎走到黑色的棺木前,恭恭敬敬地给自己无缘谋面的长官上了三柱香。

他今日到达晋江县,凑巧昨夜陈县令就死了,还真是,巧的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上香之后,萧景铎左右环顾,发现了一个问题:“陈县令的家眷呢?”

陈县令暴毙,理应有子女家属来哭灵,可是空荡荡的灵堂里,除了他们这些同僚,竟然再无其他人。

“陈县令的妻子去年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女儿。说来也是可怜,陈小姐在今年也遭遇不测,陈县令遭此重创,这才一蹶不振,整日饮酒度日。”

萧景铎听了之后也唯有叹气:“是我冒昧了。那陈县令可有同族之人,总要将他的尸骨迁回祖籍。”

“陈县令这几年一直待在晋江县,也没见他和什么人来往,这些,下官实在不知。”

“看来此时还得从长计议。”萧景铎叹了口气,就说道,“开棺,我想再送陈县令一程。”

“这……”跟在萧景铎身后的小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疑地说,“萧县丞,你此举不妥吧。”

“既然陈县令已无亲眷,一切只能从权。我虽然在路上耽误了片刻,无缘见陈县令最后一面,但为人下属,这些心意总要尽到,开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