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剑豪?我是鬼剑士! 第441章 新番新番!!!最后一次预告!

可能是因为赵肃的年纪和自家孙子接近,张主溥便和赵肃多说了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在赵肃后面没人了。

赵肃听得很认真,连连点头称是,登记完毕后,赵肃领过一套红麻短衫,将缰绳递给了一旁的衙役。

“大黑,等完事儿了,老子过来接你啊。”

“没我在,你可得少吃点,万一吃太多了,被人拉去宰了做成驴肉火烧了,到时候我可帮不了你。”

“啊呃啊......”

赵肃轻轻拍了拍大黑的脑袋,拿过了自己的包袱和包裹起来的大刀,头也不回的向着城北方向走去。

第二天寅时七刻,大夏帝都,长安城。

金碧辉煌的宫城大门口,身穿青绯双色的圆领衫,头顶乌纱,手持笏板,腰悬佩绶的文武百官,已齐聚皇宫中门口。

或三三两两聚堆交谈,或独自找一静辟之处,闭目养神。

临近卯时,从后面队伍中,急匆匆跑来一个身穿印有狮子的绯袍,身材略有发福的官员。

“宋国公,宋国公。”

正在最前头无聊打着呵欠的一个老头子回过头来,看到来人后乐了,倦意都少了许多。

“呦山子身体好了不和你新纳的小妾在床上翻滚,找老子干啥”

宋国公唐宪,靖远侯廖远山,都是一起跟着圣武皇帝南征北战,驱逐北莽的猛人。

圣武皇帝开国大封群臣,共敕封公侯伯40人,公爵四位,侯爵十二位,伯爵二十四位,大多都是战功彪炳的统兵将领。

“嗨,别提了,北方战端再起,兄弟们各个都急的受不了,谁还有心思纳妾呀。”

“呵急啥你瞅你个没出息的样子,北方打仗关你们屁事,还有,你个孙子,别忽悠老子,老子可听说了,你新纳的小妾可未满二八(16),怎么着,是这些年怀中温香软玉不爽了飞得去到那战阵挨两刀才过瘾”

“唉,您别说,昨天大家伙儿还聚在一起聊呢这没了战阵的日子,还真他娘的不太适应。”

“哼,都是一群贱皮子,滚蛋,北边儿有司徒那个老逼登在,北莽的那群畜生,连黄河都渡不过去。”

唐宪说着就要动手将廖远山给掀到后面去。

“别说你们了,老子都想去干他两场,赶紧给老子滚蛋,实话告诉你,就算有啥事儿,还轮不到你。”

“哎,不是,国公爷你没听说啊,这次赵国公的对手可是拖铎那老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等啊,前方战事一旦失利,我们这几个老哥们,可必须得补上啊。”

廖远山说完后,唐宪推搡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去去去,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盼着点儿好行不行,”

说着,边推便抬脚给廖远山屁股上来了一脚。

“娘的,老子也想去和拖铎那个老东西打上一仗,狗日的司徒老贼,真特娘的不厚道。”

这时卯时已至,宫门缓缓开启,皇宫内晨钟轰然响起。

文武百官立刻各自归位,一列列排好队形,大步迈入大夏皇朝的权利中心。

御道两边,甲士林立,龙旗飘扬,几个头戴高帽的太监扬起手中长鞭,挥舞的piapia作响。

宽阔的玉阶前,百官立定。

高台之上,一个头顶红帽,唇红齿白的老太监,手持拂尘,声音清脆。

“上朝”

身着绯色的文武官员罗列两排,缓步踏上通天之阶,其中右侧打头的老头子,正是刚刚在宫门口踹了靖远侯一脚的宋国公唐宪。

走的那叫一个虎虎生风,当真威武不凡。

看的左侧的文官各个直皱眉头。

“粗鄙,粗鄙。”

御史大夫宋清厌恶的瞪了唐宪一眼,然后转过头去,眼不见为净。

站在文官最前方的是英国公刘启,大夏开国宰辅。位极人臣,文官之首。

不过此刻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丞相有些疑惑。

不见太子

太子平素都是站在阶前,与百官一同进殿,多年来不曾有一日懈怠,今日怎不见太子身影

将心中的疑惑深藏于心后,刘启跟着太监,抬腿迈进了大殿。

大殿内,象征着至高皇权的龙椅上,斜躺着一位中年人,两鬓稍有灰白之色,一身宽敞麻制玄衣,面容枯瘦,看上去和田间地头的务农老头儿,没啥两样,唯独那双眼睛,摄人心脾。

大夏圣武皇帝,赵承续。

开局一个碗,最后登基称帝的汉人正统皇帝。

日头渐亮,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

赵承续听得只打呵欠。

这些个酸腐儒生,就只会粉饰太平,大夏到底穷不穷,百姓过的到底怎么样,咱能不比你清楚

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日常的汇报落下了帷幕,

哪哪哪今年丰收,产了多少多少粮食啊、

哪哪哪的日头不好,多少多少地荒了啊等等等等。

这些也都还挺靠谱,毕竟也算是关乎民生么,至于那些不靠谱的,什么地方神龙出世,天边宏光贯日啊,疑似凤鸣东方啊,各种祥瑞啊等等等等,听得赵承续直咬牙。

幸亏这十多年过来了,赵承续的养气功夫可谓是登峰造极,这才能做到面带笑容,云淡风轻的斜躺在龙椅上,继续听他们往下吹,换做十六年前,呵,全给你拖出去,趴掉裤子打军棍。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侧立殿下的老太监一嗓子喊醒了不少耷拉着脑袋,摇摇欲坠的官员。

赵承续也稍微坐直了些身子。

终于轮到正经干货了。

宰辅刘启立刻从右侧走出,微微拱手,向着赵承续施了一礼。

开国功勋,可见君不拜。

“陛下,兵部急奏,北莽残孽拖铎越境犯边,号六十万铁骑,企图劫掠我大夏北方全境,还望陛下定夺。”

刘启话音落下,大殿内立刻变得嘈杂起来,众人议论纷纷。

“咳咳”

赵承续轻咳一声,喧嚣的大殿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此事朕已有安排,赵国公亲率定北军北上,如今已做好相应部署。”

“户部梁爱卿。”

右侧二排走出一个中年文官,户部尚书梁敬。

“陛下!”

“此次北莽犯边,赵国公及定北军所需粮草,你要亲手督办,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子厮杀。”

“诺!”

“还有何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