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郑在许途 第117章 好久不见敬表哥

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挺直身子站立起来,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痛苦。然而,长时间的站立也让我的双腿逐渐变得麻木,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但我依然咬紧牙关坚持着,默默告诉自己再忍耐一下就好。

终于,车子缓缓停下,停在了格力工业园的西门前。我像是得到了解脱一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双脚踏实地踩在地面上的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涌上心头。紧接着,我迅速拿出手机拨通了敬表哥的电话,与他取得联系并告知我已经到达园区西门了。

没过多久,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身影停在我的跟前,他还是那么圆脸高大,平头利落,看到我后露出了一个亲切的笑容。

“小表弟,好久不见啊!”敬表哥走上前来,给了我一个拥抱。

我有些拘束地笑了笑,“敬表哥,好久不见。”

“怎么突然想到来看我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敬表哥直接问道。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将自己的近况简单地告诉了他。

敬表哥听后沉默了片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别灰心,人生总有起起落落。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在我们公司找份工作。不过,你得先从基础做起,好好努力。”

敬表哥仅仅年长我三岁而已,但那时我们却就读于不同年级。当我还在县城读高一的时候,他已经在隔壁校区升入高三了。每逢休息日,我总会去找他玩耍。我们常常一起泡澡、尽情驰骋于足球场之上。

那个时候,敬表哥对足球这项运动可谓热爱至极。他拥有众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校外的街道漫步时,总是不停地和别人打招呼。他如此善于社交,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亲和力以及游刃有余的交谈能力,都令性格内向的我心生艳羡之情——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口若悬河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自从上大学之后便逐渐失去了联络。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偶然间得知他竟就读于郑州轻工业大学,并主修机械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前往格力工业园区的世纪精信机械制造厂工作。而这家工厂恰好也是他大学时期实习的地方,可以说对这里的一切都相当熟悉。初入职场时,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他成功应聘成为储备干部。然而,要想真正踏上管理岗位,还需经历一番磨砺与锻炼。

于是,按照公司的安排,他首先被派往位于四川的世纪精信机械制造公司总部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生活。这段时间里,他深入基层一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高强度的劳作让他身上的皮肤被晒伤脱皮,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

终于,半年的实习期结束,他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原来的工厂,并开始在冲压车间带领团队投入生产工作。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深受同事们的尊重与信任。

当我此次前来寻找他时,时光已然匆匆流逝,他已在这家名为世纪精信的工厂度过了漫长的七年岁月。

这期间,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勤奋,从一名普通的线长逐渐晋升为组长,最终成为了令人尊敬的课长。

不仅如此,早在四年之前——也就是在我大学毕业前夕——他便步入婚姻殿堂,如今孩子都已学会蹒跚行走。

此外,他们一家人还在郑州高新区购置了房产与车辆,生活可谓幸福美满。

我爸经常夸赞我对表哥非常敬重,言行举止都像一个成熟稳重的成年人。表哥不仅能够照顾好长辈,还能关爱晚辈。

他所在的冲压车间里有许多亲戚和同村人,这些人大多是通过各种关系被介绍进去的。而表哥作为组长和课长,对他们关怀备至。当他手中有余裕的餐票时,总会毫不吝啬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爸爸曾经在这个车间担任焊工,妈妈也进去做过一段时间的冲压工作,弟弟更是在那里干了三年之后跟随敬表哥一起当上了线长......

虽然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表哥确实尽力照顾了周围的亲戚邻居们。

然而,尽管如此,后来由于感到工作辛苦且薪水微薄,大家还是纷纷离开了这个地方。

这只是工厂的大环境都是如此的,敬表哥就算是后来也只是个课长,能管很多的事儿但更多的也管不了,但他所能顾得上的全都顾上了,任谁也得记得上他的好。

回顾我敬表哥的人生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步步为营。他在适当的年纪做着合适的事情:学生时代专注于学业;闲暇之余尽情玩乐;工作后努力拼搏、坚持不懈;到了适婚年龄又恰巧遇到心仪之人;成家立业之际更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妻子温柔贤惠,儿女乖巧可爱,还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尽管房屋车辆背负着贷款,但这些贷款和信用卡都用在了刀刃上,与我那些毫无价值的股权证和储值卡形成鲜明对比。

敬表哥的每一个决策都如此明智,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

他的人生道路令我艳羡不已,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般完美的人生啊!

原本,我本应能够像他一样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然而就在我十三岁那年,对家里那台学习机上的插卡游戏着了迷时,敬表哥曾经告诫过我:“别总贪玩这些游戏啊!”

而到了大学时期,当我沉浸于电子书籍无法自拔之际,敬表哥再次提醒道:“少看点电子书吧,还是得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