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秦:我是唯一仙 第98章 相遇即是缘分!

这对秦天来说并非难事,若有心,半天工夫即可完成。

但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当作一种消遣,灵感来时便提笔书写几句。

其余时间里,秦天或是在围棋之道上下功夫,或是在纸上勾勒山水画卷。

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修炼方式。

书法与绘画能够平复心境,在创作书法与绘画的过程中,秦天还能将自己的精神意志融入作品之中。

起初他在艺术造诣上并不出众,置于凡尘俗世中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秦天迅速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正如俗话所说,各行各业皆可诞生翘楚,修炼之道同样如此。

任何技艺,只要精进至极,都能触及天地法则,这就是“技近乎道”。

秦天虽在绘画方面天赋有限,但他身边有着来自天道的一丝气息辅助。

有了小白的存在,不论秦天修炼何种技艺,都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甚至能直接从小白那里领悟心得,再反过来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技艺水平。

他人修炼如同黑夜摸索前行,连目标何在都不明晰。

而秦天则相对轻松许多,仿佛已抵达终点,再沿着原路返回起点徐徐前行。

即便他也需步步为营,但相比起来,他的道路显然更为明朗清晰。

最初仅为打发时光,但秦天渐渐在书法绘画中找到了乐趣所在。

他开始沉醉于绘画的世界,专注于用笔尖在画纸上细腻描绘眼中所见的一切。

山水之间蕴含深邃意境。

他有时也会外出数日,亲临山水之间,体验那份独特的乐趣。

静坐观云海翻滚,也能为秦天带来与众不同的感悟。

安抚好陛下后,卫青便启程奔赴边疆。

近期匈奴颇为躁动不安,这让卫青心头笼罩一层阴霾。

此刻,他又接到匈奴南侵,攻打上谷郡的消息!

消息传出,天下为之震动!

刘彻对此战极为重视,亲自制定战略方案!

大汉向来不是受辱而不反击的懦弱之辈!

为了彰显对抗匈奴的决心,汉武帝在边境布置了四路大军!

卫青亲自坐镇上谷郡,

而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发兵,负责接应配合;

同时,轻车将军公孙贺自云中调兵,骁骑将军李广则由雁门出征。

这四位将军各自率领一万铁骑,共抗匈奴!

虽说只有区区一万兵马,但这可是整整一万铁骑!

兵马过万,气势如虹,更何况每名骑士尚有两到三匹备用马匹。

大军出征,场面壮观宏大,可谓遮天蔽日,威风凛凛!

然而战争甫一开始,便给所有人当头一棒!

先是公孙贺因贪功急进,未待友军协同,擅自深入敌营,遂遭敌人突袭,大败而归!

紧接着公孙敖本欲设伏袭击敌人,倘若成功,则可为友军创造有利形势,

或许自此拉开全面反击匈奴的大幕!

遗憾的是,不知是情报泄露还是其它原因,敌军并未如期进入预设的伏击圈。

幸亏公孙敖及时察觉形势不妙,下令撤退,否则恐遭敌人合围!

若连他这一路也溃败而归,此次反攻匈奴的行动无疑将面临极大的危机!

战争绝非儿戏,公孙敖为了实施伏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如今无功而返,只得重整旗鼓,筹集粮草,整顿兵马,短期内已丧失再次出击的能力。

边疆之地不同于富饶广阔的中原腹地,农田种植条件恶劣,

边疆将士的饮食主要依赖中原朝廷输送补给。

然而长途运输损耗巨大,往往十袋粮食送达边疆,可能只剩下寥寥一二袋。

故而维持边疆军备开支庞大,大军每次出征,都犹如在朝廷国库上割肉剜疮!

现下耗费大量粮草却无功而返,只能退守原地防守。

还好公孙敖未遭遇惨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两位将领的失利并未影响卫青与李广的情绪。

正式因为当前形势严峻,卫青才未选择轻率出击,此刻更应稳扎稳打!

若为一时之功冒险冒进,很可能导致这次反击匈奴的大计彻底破产!

若错过这次机遇,下一次类似的良机不知何时才会再现!

而李广则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在正是展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时机。

正因为友军表现欠佳,才更能突出他的关键作用!

李广此人,常显小智,世人误以为他是名将,实则在作为将军的能力上存疑。

作为一名战士,他无疑是出色的,甚至堪称勇冠三军,但作为将军,其能力则有待商榷。

李广早年以良家子弟身份参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斩杀敌军众多,因此得以加官晋爵。

他曾侍奉过汉文帝、汉景帝,直至现今的汉武帝,前后历经三位帝王。

因其勇猛过人,每位帝王都对他颇为赏识。

汉文帝曾言:“若你生在高祖时期,封个万户侯又有何难”

李广便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一心渴望封侯。

问题在于,不久后帝王们便发现他在军事指挥上的局限性。

作为士兵,他是卓越的,但作为将军,他只能做到稳固防守,进取不足。

因此历经两朝,李广始终未能实现封侯愿望。

主要原因在于他确实缺少令人瞩目的重大战功。

卫青、霍去病等人之所以能封侯,是因为他们多次大破敌军,凯旋而归;而李广虽被赞作战勇猛,

但想要封侯,单凭勇猛是远远不够的。

李广心中明白这一点,但无奈当时国家对于匈奴的侵扰主要采取防御姿态,

偶尔的出击也未能取得显着成果。

汉景帝时期,李广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次事迹便是以少敌多,震慑敌军,成功逃脱。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

为了能积累真正拿得出手的战功,李广决定在这次出击中一展雄风!

卫青深知这位同僚的内心想法,特地派人送信劝诫他切勿轻率行事。

然而李广看过密信后,冷笑一声便将其扔在一旁。

“叫我不要轻举妄动难道要我把所有功劳拱手让你不成”

李广认定此刻正是最佳出击时机!

公孙贺虽已败退,但也消耗了敌军部分实力,敌军刚赢得胜利,想必会有所松懈,短期内不大可能有大的动作。

战役结束后,士兵需要休整奖励,备战下一轮冲突,因此可暂不考虑该路敌军。

至于另一路敌军未按预期出现,推测可能是转向他处。

目前李广需要面对的仅剩自己这边的敌军。

当然,他并非盲目冒进之人,若不慎被敌军合围,必然是落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