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丧尸末世,但是在大唐 第27章 一箱子值钱玩意儿

林晓晓今年多少岁,程暮并不知道。

因为系统给出她的相关信息中并没有【年龄】这一条。

从林晓晓的外貌,程暮更不可能分辨其年龄。

毕竟,她的皮肤色如初雪,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范畴。

另外程暮也并不知道林晓晓紧致的皮肤,是不是因为丧尸化的缘故。

回想在小巷中遇见的那只植尸,身上的皮肤紧致得已经反光了。

胶原蛋白的感觉,够够的。

不过从林晓晓的身高和笔直的后背,以及……

嗯……

程暮瞄了一眼林晓晓胸前的挺翘。

她现在应该是在一个女人的黄金年龄段吧。

那就是成年了!

程暮心中想着,随后对林晓晓说道:“这书好看吗”

在原来的世界,程暮是个单身汉。

不过他却也品尝过爱情的滋味。

就和很多普通人一样。

高中初恋,毕业即分手。

大学chu夜,毕业即分手。

工作之后醉心于事业……

或者说双亲的离世让他不得不拼命工作。

以至于完全没有去谈恋爱的时间。

虽然程暮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但是作为一个成年男性,他也总是需要一些发泄的渠道的。

奖励自己的方式,也和大部分人一样,是通过那些嘴上说的“一库”,心里却毫无波澜的职业老师们进行一些视觉上的交流。

程暮问林晓晓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林晓晓把这本书给他看看。

而是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会吸引林晓晓

被微弱烛光照射着后背的林晓晓依旧保持着低头的姿势。

“看……书……身体……好……热……”

“呵!”

程暮嘴角抽搐,尴尬一笑,用力点点头:“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这时候,他终于想起来自己应该提出那个“正经”的问题。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感觉你现在的反应要比下午快多了”

林晓晓微微摇头:“不……不……知道……”

“不是因为天黑以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林晓晓摇头:“不……是……”

“好吧!”

程暮叹了口气。

他抬起脚,继续朝着那个装满了画卷的大木箱走去。

既然林晓晓的变化这个问题他现在搞不明白。

那么他就要去搞明白另外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楼上那个小木箱中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我要上去了,你呢”

程暮弯腰一边捡着画卷,一边问道。

“我……慢……慢……上来……”

“好吧。”

十多卷画用一只手抱住,程暮觉得这些数量就差不多了。

走上楼梯的时候,程暮瞄了一眼林晓晓的背影,心中说道:看不出来,姑娘你还好这口啊!

回到当铺前堂,火堆处已经冒起了一阵灰烟雾。

这是因为填进去的木板燃烧不充分导致的。

不过好在这个当铺可以说已经破得四面通风,因此程暮也并没有感觉到眯眼。

至于烟雾呛人

程暮并不知道,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用扩张胸腔来呼吸过了。

不过看房间角落黄粮平静的模样,烟味应该并不浓烈。

走到火堆边后,程暮并没有一股脑的将手中的画卷丢进其中。

生火是一门非常有学问的技能。

想要火势稳定、可控、并且不会产生呛人的烟雾,更是非常需要技巧。

首先,程暮找来了一根木棍,将其斜着插进火堆的底部,然后小声的上抬了一段,撬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

接着,他用另一只手抽出了一根画卷,将其置入了这个小空间中。

想要得到旺盛的大火,程暮完全可以将画卷展开,然后撕成条状物,揉成一个并不紧实的纸团。

但是这样得到的火焰虽然旺,不过持续时间并不会太长。

几乎可以用转瞬即逝来形容。

它不可能引燃两指厚的木板。

当画卷进入火堆之后,最外层的宣纸瞬间变黑,随后开始卷曲燃烧。

火焰开始一层层的向内蔓延。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之后,程暮又投进了两根画卷。

华夏画卷的装裱,其两端的卷轴也均是采用的木头。

当把所有画卷都投入进火堆之中后,最开始投入的三幅画卷的木卷轴已经开始燃烧。

而最上层的木板,也因为火焰的炙烤出现了碳化。

这时候,程暮才放心的站起身,伸了伸懒腰。

转过头看向地下室的入口。

在火光的映衬下,程暮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个人影。

不用想,这肯定是林晓晓。

程暮呆呆的看了一会儿,发现林晓晓的身影并没有移动半寸,

嗯……

想必她被某个台阶拦住了吧!

不管林晓晓,程暮将那个从佛像身下挖出来的木箱拿到了火堆边。

有龙鳞在手,木箱上那把小小的铜锁根本就拦不到他。

将龙鳞插进连接处,接着用力一翘。

咔哒一声。

铜锁落地。

不知是不是错觉。

当程暮打开木盖之后,他仿佛觉得自己的脸都被照亮了。

这木箱之中装的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灯泡或者长明灯。

程暮看见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和各种珠宝。

珠光宝气,一眼鉴真!

“我去,这罗大发还是个江洋大盗吗”

程暮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一坨和自己拳头差不多大的银锭。

银锭和他在电视剧里看见的完全不一样,完全不是那种饺子型的元宝,而就是一块极厚的银饼。

翻转看了看底部,程暮看见了【武德三年制银饼三十两】。

“武德三年那就是唐高祖时期啊。”

程暮看着手中的沉甸甸的银饼,道:“距离如今的天授年,也有近七十年了啊。”

一块重三十两的银饼,若是在唐朝太平年间,差不多等于六万至十二万的华夏币了。

之所以中间的跨度会如此之大,是因为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一次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

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五文钱,而一两银子可折一千文铜钱。

而在玄宗时期,米价已经涨到了十文一斗。

至于天授年的米价,程暮印象中自己并没有看过相关书籍。

“可是……”

程暮将银饼放在一旁,又拿起了一块未经雕琢,但是在火光的映衬下色泽也是极其纯净的深红色宝石看了看。

“一个江洋大盗犯得着大理寺出动这罗大发怕不是偷了武则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