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秦:称帝 第41章 有何问题

在接收到她们的话语时,嬴政面容上流露出一抹微笑。

“二位姑娘,吕公,不必过于谦逊。”

“苏公子乃是我国大秦国师,即便本王也要尊称一声恩师。”

“而你们三位身为苏公子的至亲,嬴政这般称呼实属冒昧。”

嬴政之所以对他们如此恭谨,根源在于对苏文的敬重。

在他内心深处,苏先生宛如无所不能的仙人般存在。

因此,吕雉、吕素等人作为苏先生的亲属,应当受到他的崇高礼遇。

吕雉等人亦深知此点,但她们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

故此,她们又寒暄了几句。

此刻,最后一辆马车上下来的成是非一行人也靠近了过来。

成是非扫视了一下眼前气势恢宏的皇宫,随即揽住嬴政肩膀笑道:

“老赵,这就是皇宫啊,看上去挺气派的哈作为地主,你可得好好款待我们一番哪。”

嬴政显出一丝苦笑。

这位成兄弟可谓是对他是最为随性不拘的一个人。

然而,他对此并无丝毫不悦之意。

然而,扶苏和冯去疾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抽搐了一下嘴角。

这人究竟是何来历,竟敢对秦王如此无礼

要知道,秦始皇脾性暴烈且生性多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作为其太子的扶苏也要小心翼翼应对。

然而,眼前这名男子竟敢做出如此放肆之举。

然而嬴政面上并未显现出丝毫不满之情。

这就令他们不禁陷入思索之中。

按照常理而言,秦王乃是整个秦国的主宰,无需对任何人曲意逢迎。

更不会有谁能赢得他如此崇高的敬意。

然而如今,这些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于是,他们很快推测出了一个答案。

一个令他们内心震撼不已,难以置信的答案。

秦王之上,或有仙人。

这些人中或许存在仙人的身影,或是与仙人有着某种联系的人物。

除此之外,他们实在找不出其他的缘由了。

至于李斯,对于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作为秦国的丞相,李斯无疑是个聪明绝顶之人。

闲暇之余,他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去亲近高要、成是非等人。

人人都知道他们是苏文的朋友。

而苏文是何许人也

即便是秦王也要尊称为苏先生,尊称为国师。

而以他的地位,根本没有资格去攀附苏先生。

因此,退而求其次,与其朋友交好,或许能借此机会沾光受益。

考虑到吕雉、吕素二人皆为女子,

他不便过分热情,以免触怒苏先生。

所以,他的目标便锁定在了高要和成是非两人身上。

在他看来,这两人相对容易接近。

一个憨厚朴实,一个喜好玩乐。

因此,近几日来,他们的关系倒是愈发融洽。

此时,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悄悄来到李斯身边低声询问。

“李大人,那些人是......”

冯弃之原本与李斯分庭抗礼,看似水火不容。

但现在显然可以看出,嬴政更倾向于倚重李斯。

因此,他不得不放下身段过来打听那些人的身份。

若果真如他所猜想,他也可以趁机采取措施。

若能得到这些人的好感,或许他这个丞相的位置会更加稳固。

“哼......你不必过问这些,冯大人,你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奉承大王的吧”

“不过这次,你的如意算盘恐怕落空了,今后我为主,你为辅。”

尽管因成是非先前的言行,嬴政对李斯略有不满。

但在李斯服下丹药后,嬴政便彻底将其视为心腹。

毕竟,李斯的生死掌控在他手中,定然不敢生出异心。

加之这段时间内,成是非和高要频繁替他美言,

此刻,李斯已然成为嬴政最为信赖的心腹重臣。

冯弃之碰了一鼻子灰,面色变得极为难堪。

他没有再言语,而是低头沉思起来。

而跟随冯弃之前来的官员们也开始窃窃私语。

毕竟,在朝中分化为两大阵营的情况下,李斯和冯弃之正是这两派的领袖。

如今李斯随着秦王巡视归来后地位陡升,众官员再次面临选择站队的问题。

这些官场老手个个心思玲珑,纷纷私下揣摩利弊得失。

而李斯此刻容光焕发,仿佛重获新生一般。

正当他得意之际,嬴政的声音突然响起。

“李斯,你派人将咸阳宫整理出一些房间,让两位姑娘和成兄弟他们尽早休息。”

“另外,通知御膳房准备午膳,一会儿我们要用餐。”

听到嬴政的话,李斯愕然结巴道:

“大,大王,您说的是咸阳宫吗”

他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要知道,咸阳宫可是秦王本人的寝宫所在。

平时,即使是妃嫔、皇子也不能在此留宿,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让外人入住的先例。

然而如今,秦王竟打算让成是非等人全部入住咸阳宫。

这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万分。

嬴政冷峻地瞥了他一眼,皱眉问道:“有何问题”

实际上,嬴政的想法很简单。

咸阳宫广阔宏大,容纳这些人绰绰有余。

而且这样一来,他也能更方便地与他们增进感情,免去奔波之苦。

感受到嬴政的眼神,李斯顿觉一阵寒意。

他赶忙向嬴政拱手行礼道:

“没,没问题,微臣立刻去安排。”

随后,李斯告退离开。

此刻,嬴政的目光转向扶苏,面露复杂的神色。

尽管胡亥一直是他最宠爱的儿子,

但论及最懂规矩孝顺,非扶苏莫属。

正如现在,他不相信其他人没有收到他归来的消息。

然而前来迎接的皇子唯有扶苏一人。

当然,也有许多人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到。

但胡亥一直留守宫中,却未曾前来。

回想起成是非之前说的话,

他眼中流露出更深的愧疚之意。

这位大儿子对他这位父王忠贞不渝,深信不疑。

即便面对一份伪造的诏书,他也毫不犹豫地自尽。

而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却犯下了诸多大逆不道的罪行。

篡改诏书、残害手足、荼毒百姓。

这些罪名累加起来,即便还未曾发生,也让嬴政至今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