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川流向东 第十七章 首尔

“重庆不知道的。”男子摇摇头。

陈达昌掏出了yiboyo的两个发夹,递给那个男人,“这是我的产品。”

男子把烟扔掉,看看陈达昌,再拿着发夹反复看了看。瞪着眼睛看着他,疑惑不解地问他,“这是我们的产品,卖给广州的老板的。”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真正的厂家了。

老板韩语名字叫:chenminsok,名片上居然印着中文名字:“陈明宋”,做发饰设计和工厂,在东大门最早的一批有工厂也有门店的老板,做发饰行业20年。

店面其实不大,比陈达昌朝天门的店面大一圈而已,店铺也不显眼,在三楼的拐角。主要是陈列样品,并不像做零售的店铺。店铺里放着传真机、茶具,墙上贴着韩国明星的发饰照片。

“按照中国的说法,我和你是一家人。我也姓陈。”陈达昌有点意外,在韩国还能有姓陈的人。

“哦哦,韩国话叫chen,这也是中国朋友给我的名字,中文什么意思不知道。”陈明宋看着眼前这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半信半疑的问,“你是yiboyo的老板吗”

“是的,yiboyo是我创办的。很年轻的品牌,1年时间。”

“真的吗我们这一年,一直在供应这个品牌的货,每个发饰都要求刻上madeinkorea,对吗”

“是的,那是我提的要求。”

“西巴,真的是你吗”陈明宋冒出来的‘西巴’,显然是语气助词,“陈先生,你知道吗,yiboyo这个品牌占我们整个公司的销售量的50%,我们的订单数量一直在增加。都是你的公司销售的吗”

陈达昌笑了,显然韩国大叔不太相信他这个毛头小子,“是我。”

“你的货都是发给广州的阿华吗”

“广州的阿华李先生,不是阿华。”

陈达昌记得阿华就姓李,为了确认,他拿笔快速写下了阿华的手机号码和传真机号码。

陈明宋拿出电话本,核对了一遍,“对,是他。”

陈明宋整个家族都经营发饰,从设计到生产,全产业链齐全。七大姑八大姨,有做面料的,有做金属件的,有做设计的,有印刷包装的,总之,再复杂的饰品,他们一家全能搞定。参加广交会也是当年中国政府驻韩国领事馆商务处来市场邀请,赠送往返机票,吸引大家去广交会。

后来的十年,中国市场成了主要市场,除了直接在广州销售,还有靠近韩国的威海烟台,都有韩国饰品批发市场。可以说,广交会帮助韩国开拓了中国市场。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陈达昌询问了陈明宋关于价格的问题,他却绝口不提给广州阿华的发货价格,甚至,他没有答应立即向yiboyo供货。

“陈明宋,我希望我们开展新的合作,广州的阿华,增加了我的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我来韩国,就是要找到真正的厂家。我要独立的设计,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陈先生,我非常愿意和你合作。但是我们和阿华合作多年,和他的交易价格是我们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和阿华的订单,也还没有完成,在这之前,我也不能把货直接卖给你。你理解吗”陈明宋的这套生意逻辑,让陈达昌顿生敬意。有始有终,遵守约定。

“我很欣赏你的生意原则!我也赞成你的建议。这样吧,我们先建立联系,等到你和阿华的合约结束,我们再开始合作,可以吗”

“这个可以的。但是我要提前和阿华说清楚,得到他的同意。”

陈达昌觉得这个陈明宋和自己很像,有原则和坚持。就像yiboyo绝对不破坏价格体系,不赚不该赚的钱,不侵犯代理商的利益。是的,保护自己的客户,就是保护自己。给用户创造价值,就是给自己创造价值。

“陈明宋,我可以直接给阿华打电话,告诉他我找到你了。等你们的合同结束了,我就直接从你这里进货。这是商业规律和法则,减少中间多余的环节,谁都无法避免。我相信阿华可以理解。”陈达昌说了这一堆,也不知道对方理解了没有,但是他相信,和陈明宋的合作,迟早要开始。

不知不觉,聊了几个钟头。

“陈先生,我带你去吃韩国的饭。欢迎你来到韩国。”陈明宋看看手表,然后打了两个电话,大概是打给餐厅订位。

“好的。我第一次来韩国,也不知道去哪里吃饭。谢谢你了。”陈达昌对异域风情,还是有些期待。

陈明宋开着一辆黑色的现代轿车,车里干干净净,油漆也打过蜡,下班了,却换下拖鞋,穿上了西库皮鞋,还带上一个墨镜。这让陈达昌匪夷所思,韩国人都这样反着干的吗

不一会,就来到一家餐厅门口。服务员看到车子过来,已经出门迎接了。又是鞠躬,又是点头,把他俩迎进饭店。这是一个类似日本料理的餐厅,但吃的是韩国传统餐。进屋一个小榻榻米包间,脱鞋进去。

陈达昌大概知道为啥陈明宋要换鞋出来了,如果脚不干净,还有味道,这餐厅恐怕是无法进来了。陈达昌很尴尬,他那双跑鞋,显然不适合脱下来,他的脚已经走了一天了,这味道要是飘出来,饭也就别吃了。

他坐在榻榻米边上,面露难色。

陈明宋笑了,叽里咕噜和服务员说了几句。然后带上陈达昌去了洗手间。早已有洗脚的凳子和洗脚池,还准备了干净的新袜子。这算救命了。

传统的韩国餐,先上了无数道小菜,一碟一碟:泡菜、海苔、泡萝卜、蔬菜、撒上黑芝麻的粥、小碗海带汤……每碟都刚刚好,不多不少。正菜,也是海鲜为主,各种海鲜。还好都是用筷子,只是筷子和碗都清一色的不锈钢,没有竹筷子好使。

陈明宋开了一瓶韩国酒,“陈先生,我们喝这个韩国的最着名的本地酒,jinro,是韩国1924年创办的品牌。我们平时都喝这个。”

客随主便。

陈达昌端起酒,碰杯的时候,陈明宋的杯子一路往下碰,就差低到桌子下面了。干杯,陈明宋转过身去,背对陈达昌,用一只手挡住喝酒的嘴,一口干掉,再转过身来,亮出喝干的酒杯。

韩国喝酒的礼节大概是遵循了中国唐朝的传统,还有这么多的酒桌文化保留下来。想起重庆人民的豪放,光着膀子大碗喝酒的样子,就连靓丽的重庆妹子都能猜拳喝酒,这个曾经中国的附属国,却保留了我们的酒桌文化。

一瓶酒,不停的几个干杯,就见底了。

再开一瓶,陈达昌连连摇头,喝不了了,喝不了了。几杯下肚,他已经有点晕乎了。

陈明宋是真的了解广州,他很诡秘地说,“广州宾馆,电话,每天的有。哈哈哈哈。”

“上门服务吗”

“哈哈哈哈,你也是知道的,哈哈哈哈。你们中国的男人,很开心”,陈明宋找到了共鸣一样,“你们花的钱很少,在首尔,一个电话服务的钱,在广州可以有四个电话的服务。哈哈哈,你们很幸福。”

陈达昌终于听懂了,韩国的上门服务的价格是广州的四倍。看来中国的姑娘,童叟无欺。

“陈先生,我带你去韩国的服务的体验的一下。欢迎你。”

陈达昌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明就里。

结账,出门,韩国喝了酒开车好像也没人管。陈明宋东拐西拐,来到了一条满是霓虹灯的街道。陈达昌定睛一看,居然就是昨天晚上自己来的这条街。今天是什么日子,什么都能撞到

下车前,陈明宋说,“你会英语吗会几句就可以。”

“yes,icanspeaksomeenglish.”酒劲上来,川式英语发音也变得纯正起来。

“她们只接待韩国人和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的经验。你说几句英语就可以啦,后面的事情,用你的身体说话,不要用你的嘴,哈哈哈哈。”

原来如此。

陈达昌跟着进了一个酒吧,出来的侍应生是个大姐,点头鞠躬,陈明宋叽里咕噜一阵聊之后,对着他说,“mr.chen,youjustfollowingthismami,shewillarrangeforyou.”这哥们英语还不错。

“ok,igotit.”他硬着头皮跟着大姐上楼了。

大概只有15平米的小房间,巴掌大的窗户,有个淋浴间,中间一张按摩床,床上一个洞,放脸进去。陈达昌坐在那里发呆,酒劲还没消去,门开了。

进来一个穿比基尼的韩国姑娘,比陈达昌看上去还害羞的样子。进来就关灯。

“sir,myenglishispoor,sorry.”

“itisok.”陈达昌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韩国女子主动帮他宽衣解带,手动洗澡,擦干。让他趴在了床上。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涂抹上不知道什么油的东西,滑得像小城河边上的稀泥。再加上不同的按摩手法和摸来摸去的手指,陈达昌在昏昏沉沉的酒劲里,完成了第一次和国际友人的身体交流。

韩国姑娘把他再洗得干干净净,把刚才扒下来的衣服再穿上。看看表。坐在床边,抽起了烟。

“sir,justwaittenminsok?letmesmokingthis.”

“givemeone.”

这是两个人所有的对话,默默地抽着烟,烟叶燃烧的啪啪声都能听见。女人庆幸完成了一桩交易,旁边的陈达昌只觉得一阵说不出来的感觉,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愉悦。

陈明宋在楼下笑嘻嘻地等着他了,“ok吗”

“ok。回宾馆吧。”

第二天,陈达昌拨通了广州阿华的手机,“阿华哥,我在首尔,找到了陈明宋。”

“小陈老板哦,我懂了。以后你直接和陈明宋对接吧,这个生意迟早你是需要直接对接厂家的。我一点不意外,你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以后需要从广州再订什么货的,还记得找我啊。祝你生意兴隆!国际电话,不多聊了,回头找我啊!”

不知道是不是陈明宋提前通知了阿华,他的态度让陈达昌有些意外,但意外之余,他也更加坚定了商业交易的根本规律,交易,如果脱离的价值交换的本质,迟早会被对方抛弃。阿华的批发渠道,在一年前提供给了他货源和渠道,这是他的价值,一旦这个价值消失,他们的交易也就结束了。

1个月以后,yiboyo所有的货品,直接由韩国发货到重庆。虽然比广州发过来多了几天的在途时间,但是省去了一个中间环节,价格更低了。直接和设计师对接,可以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设计新品。

yiboyo,只用了一年的探索,就完全掌握了货品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