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这个婆娘有点凶 第242章 药方

听了司马懿的话,郭嘉的眉头皱的越来越紧,但却是一直没有插话,直到司马懿的话说完之后,郭嘉思虑良久,才缓缓地开口言道:

“你的意思是袁熙之意,乃是徐徐退兵,然后意图让几位公子,在无外忧的情况下,进行内乱”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除了这个想法,懿实在想不到其他的解释,可以阐明袁熙的举动。”

郭嘉费力地起身,眉头皱的蹦蹦紧,道:“可是这怎么可能,袁熙对于几位公子的性格都不了解,他怎么知道几位公子就一定会有内乱,而不是同心协力,共报父仇”

司马懿淡然一笑,摇头道:“你问我,懿也不知道该问谁好几位公子的性格一直都是温顺恭敦,就连懿也一直没有太看出来,但直到今日见了二公子曹丕的表现之后,懿才觉得,懿原先的眼光,似是瞅差了呵呵,人老了。”

郭嘉皱了皱眉头,道:“二公子的性格,连咱们这些一直待在许都的近臣,都没有看透,袁熙居然能够了解若真是这样未卜先知的话,这小子未免就有点可怕的过头了吧”

司马懿长长地叹了口气,摇头道:“谁知道呢主公生前没有对几个儿子进行册立,奉孝,你觉得哪位公子可以承当大位”

司马懿的话问的很直接,很实际,很不符合这个老狐狸一向明哲保身的行为和手法。

郭嘉被这老狐狸的话问得有点心突突,他双眸充满疑虑地,上下打量了司马懿半晌,皱了皱眉头道:

“司马老儿,您这话问的可是一点都不像你自己,后嗣大位承继之事,哪是你我两个当臣子的,可以随意开口询问的这句话郭某,要是明日传将出去,别的不敢说,郭某敢保证你活不过三个晚上。”

司马懿嘿嘿一乐,摇头道:“懿现在倒是挺想作死,就怕你郭大祭酒舍不得!”

“少来!”

郭嘉随意的一翻手,又咳嗽了两声,方才继续开口言道:“不过今日,既然咱们俩已经把话说开了,那不妨说一说,究竟该立何人为后嗣”

郭嘉想了一想,道:“按照惯例,长幼有序,曹丕公子乃是嫡出,又是继曹昂公子死后的年纪最长的公子,且平日里,无论是在政务,还是军务上,表现的都颇为出色,可为后嗣之选老狐狸,你觉得呢”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丕公子外忠内敛,又是长子,又智谋非凡,若是在主公在世之时,若要立后嗣,老夫自当极力推崇曹丕公子,但是现在老夫,却觉得不行!”

郭嘉闻言一愣,道:“为何”

司马懿呵呵一笑,道:“你觉得曹氏目前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之下”

郭嘉皱了皱眉,道:“还能是什么状态外有强敌虎视,内有主公新丧,诸子未立,自当是风云飘荡之时!”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就是因为是在风雨飘荡之时,懿就不建议,立曹丕公子为后嗣了因为懿能看得出来,曹丕公子在某些方面,与主公非常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他执掌了大权,懿怕……”

郭嘉眉毛一挑,道:“怕曹丕公子毕竟年轻,且心思又深,容易着手去对付其他的曹氏子弟,若是在清平无事的时候,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最适合成为曹司空后继者的最佳人选,但是如今我中原内忧外患,袁熙虽然蛰伏于长安,但一双贼眼,却是在时时刻刻地盯着,我们的地盘,但凡有风吹草动,只怕中原立马就会,被他搅和成一锅腥汤,诚不可取所以相比之下,老夫认为,还是选择一个聪明睿智,能够稳定军心,待人和善的后继之主,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司马懿的话有理有据,有根有理,只是在一瞬间就打动了郭嘉的心,摸了摸下巴上的长久没有修饰的乱须,郭嘉轻轻地点了点头啊,叹气道:“您说的,也是在理!”

司马懿笑呵呵的自己端起了一盏茶,“咕噜”一口仰脖子喝了进去,摇头叹道:“当然在理,懿虽然平日里不言不语,但关键时刻,哪怕是为了自身安危,也要适当地出言提点几句,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走错了路,铸下大错。”

郭嘉闻言噗嗤一笑,道:“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也算是年轻”

“我都快死的人了,少拿我开溜!既然曹丕公子,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大位,那你觉得,谁能够继承大位”

司马懿淡淡地言道:“诸子皆年幼,唯有三公子曹彰,和四公子曹植可继承基业,然三公子曹彰有勇无谋,性格暴戾,并不是当君主的料子,而论起智谋,谦恭,待人,才华,君子之风,我认为四公子曹植,才是真正合适的人选,郭老弟你觉得呢”

“四公子”

郭嘉摸了摸下巴,想了许久,道:“四公子继位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他的性子太过娇弱,又有君子之风!郭某不是说有君子之风不好,只是只是对手既然是那个袁熙,有君子之风未免吃亏吧!”

司马懿眉毛一挑,道:“有君子之风吃亏没有君子之风的,我也没看见有几个人能占到他的便宜。”

郭嘉闻言顿时沉默了。

司马懿扑了扑袖子,站起身来,道:“事就是这么个事,老夫今日来此,就是想跟你透漏一下心中的想法,你若是觉得可行,就把这事告诉程昱,毕竟以你俩的关系,总比懿去跟他说要来得强许多,当然你若是不同意也无所谓,你和程昱就尽管去选择你们中意的嗣子辅立,懿绝不干涉。”

郭嘉闻言并没有吱声,而是一直低着头琢磨。

司马懿又随意的跟郭嘉说了两句之后,随即起身告辞离开,而郭嘉也并没有特意开口留他。

在司马懿的身影走远之后,郭嘉一直瞅着他的脸颊,终于缓缓地升起了一丝笑容。

“老狐狸,说的好听,说来说去还不是想为自己铺一条后路,如今曹氏堪危,风雨飘动,说不定哪天就得被袁熙灭了,若是曹丕当主,以其孤狠之性,则必然是玉石俱焚,誓与袁熙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但若是曹植当政……当我姓郭的傻啊”

说到这里,却见郭嘉沉默了一下,寻思了一会,点头道:“不过,这老狐狸刚才说的话,还是颇有几分道理,曹丕和曹植,若是要在这种时候不惹出乱子,这立嗣的人选,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

…………

长安。

“什么,神医华佗来了”张仲景听到华佗的名字,立即从车厢里钻了出来,吩咐车夫停车后,紧张地问吕翔:“将军,你说得都是真的吗马腾将军命你来见我,就是因为华佗先生来了”

见吕翔使劲地点了几下头,张仲景觉得马腾将军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欺骗自己,连忙冲着站在牛车后面的百姓说道:“诸位乡亲,张机有要事离开,请诸位稍候片刻,待会儿回来再为大家诊病。”

对于张仲景中途要离开,等着看病的百姓谁也没有抱怨,反而通情达理地说:“神医有事,但去无妨,小的在此耐心等候即可!”

吕翔让随行的一名骑兵,给张仲景腾出一匹马,等张仲景上马后,一行人再匆忙赶回队伍的前列,去拜见华佗。

华佗正在与马腾将军叙话,讨论如何治疗马铁腿伤一事,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华佗抬头一看,只见吕翔带着一队骑兵去而复返,不过在他的身旁有一位生面孔。

等对方走近后,华佗拱手问道:“对面可是南阳张机”

“在下正是张机!”张仲景见马腾将军身边有一位四十多岁,头发上包着青色方巾的中年人,连忙拱手回礼:“不知来的可是神医华佗”

华佗呵呵地笑着回答:“神医不敢当,在下不过是一位游方郎中而已。”

“两位先生不必谦虚。”

马腾将军连两人主动打招呼,省却了自己为他们做介绍的麻烦,便笑着说:“你们都是当世神医,有你们坐诊关中,整个西凉的百姓都有福气了。”说完之后,他吩咐继续赶路。

华佗和张仲景两人是惺惺惜惺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说了一阵后,张仲景忽然想起在牛车那里,还有一群病人在等自己,连忙向华佗告罪说:“华先生,张机还有不少的病人未曾诊治,就不能再陪你叙话。待我们回了关中之后,再把酒言欢如何”

谁知华佗听到张机还有病人要诊治,立即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仲景,不知你所说的病患身在何处若是你不嫌在下医术肤浅的话,在下愿与你一同前往。”

“华先生说哪里话,你若是医术肤浅,那张机只能算医道的门外汉了。”得知华佗愿意和自己一起去为百姓治病,张仲景不禁喜上眉梢,他连忙邀请道:

“病患都在马腾将军送给张机的牛车那里,若先生愿往,张机是求之不得。”

说起要被百姓看病,两人顿时将马腾将军忘之脑后,有说有笑地回到了牛车附近。华佗看着停在官道旁的牛车,笑着点了点头,赞许地说:

“仲景啊,坐在牛车上为病人诊病,你这种方式还真不错,看来在下要向你多多学习才是。”

就在华佗和张仲景两人为百姓治病之际,侯选来到了马腾将军的身边,对他说道:“主公,有了华先生和张先生两位神医,我们就不用担心在百姓中流行疫病了。”

“疫病!”原本笑逐颜开尔等马腾将军,听到侯选这么说,顿时警惕地问:“侯选,你说的是什么疫病”

侯选一愣,随后反问道:“主公难道忘记了,韩遂的人马在长安城外被我们屠杀,死伤数以万计。那么多的尸首留在城外没有掩埋,肯定早有疫病流行,只不过因为时间尚短,症状还不曾流露出来而已。”

侯选的话给马腾将军提了个醒,长安城内外死了那么多人,尸首又没有及时地进行掩埋,肯定会有疫病流行。

如果不及时预防的话,一旦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他的脑子里开始思索,应该给华佗和张仲景提供什么房子,让他们为百姓治病,以预防可能流行的瘟疫。

侯选跟随马腾将军的时间不短了,见马腾将军忽然陷入了沉默,便知道他正在思考时间,便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并将周围的护卫撵远了一些,免得他们影响到马腾将军的思考。

华佗带着张仲景回到自己的帐篷,把吕翔给他们的药方仔细研究过后,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根据两人十几二十年的行医经验,发现这些药方都是真实有效的。

张仲景感慨地说:“元化先生,这次从长安迁出的百姓,沿途感染风寒和患痢疾的人数不少,有了主公给我们的这些药方,就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听到张仲景这么说,华佗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一番心不在焉的样子。见到他这个反应,张仲景不禁好奇地问:

“元化先生,您在想什么”

华佗用手在桌案上的药方上敲击了两下,说道:“仲景,如此珍贵的药方,如果换了你是那位世外高人,会主动送人吗”

张仲景没想到华佗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想了想,随后摇头说:“就算张机要将药方送人,也必定会送给一位精通医术之人,绝对不会送给对医术一窍不通之辈。因为这些珍贵的药方到了他们的手里,没准就会流失了。”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华佗等张仲景说完后,点着头说:“如果世外高人将药方赠给懂医术的郎中,就算他医术平平,也勉强说得过去。可是直接送给了袁公子,这样对医术一窍不通之人,就算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此事也说不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