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修炼八卦之心 第149章 招生宣传

实验一小,撸阳府最好的小学,本地达官富商子女首选启蒙学堂,学生多出身殷实之家。

当然,也有不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学区外普通人家,挖门盗洞把孩子送来这里读书。

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阳光和煦,秋高气爽。

下午两点开始,该校后门口,便聚集了大量等着接孩子放学的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学生家长,一个个或有说有笑,或翘首以盼。

这时,一辆红色出租车停在人群边缘,钻出一男一女两个扎一样马尾巴的年轻人。

一下车,貌美女生便指挥眼镜男生从敞开的车后备箱里卸下一张小书桌,两把折叠椅,搬到实验一小后门显眼的墙根处,摆放妥当。

马尾眼镜男当然是阿星了,他从包里抓出一大把削好的2b铅笔,端正身姿,坐到桌后。

貌美女生自然是甄善雅,桌旁站定,要做宣传了,宣传对象即是实验一小的这些个低年级学生家长。

一些好奇的家长凑了过来。

男性家长为近距离欣赏长得有点儿像影星苏淇的甄善雅。

女性家长想看看发型前卫的阿星,是不是要表演扑克牌魔术。

只见甄善雅从包里抽出一摞结婚喜贴式的大红宣传卡,扯开她很有磁性的柔美嗓音开喊。

“各位家长朋友们,走过路过,您不要错过,阿雅少儿美术班秋季招生正式开始啦。

仅限50个名额,机会难得,先到先得。

我们阿雅美术班坐落于风景优美的灰鸭子河畔,河西区文化馆三楼,距离这里步行距离仅需要15分钟,交通极为便利。

阿雅美术班有幸邀请到国际着名铅笔画一代大宗师阿星先生担任主讲,您若现在报名,您的孩子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将会由这位国际大宗师手把手指导铅笔画,该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

各位家长朋友,我阿雅从不说假话,请相信我,今天,将是您孩子拥有一技之长,甚至实现艺术家梦想的千载难逢良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错过,您和您的孩子,可能会抱憾终生。

来吧,都来吧,看看我手中的《招生请柬》,我们真的只收50个学生,机会难得,先到先得……”

“哎,您拿好了。”

“这位大妈,您别拿两张,我印的真不多。”

“您想见阿星大师呀,我身边这位就是。”

“呃,您别光看外表,咱看实力,凡是拿到《招生请柬》的家长,均可以请阿星大师在您的请柬背面画上一只玫瑰花……”

“不会耽误您宝贵时间,仅需要10秒钟。”

“无需我多说,等您亲自验证大宗师的艺术水准之后再做决定吧……”

“各位家长朋友们,走过路过,您不要错过,阿雅少儿美术班秋季招生正式开始……”

家长们对这些办班小广告早已经见怪不怪,多数无动于衷。今天收到的这个阿雅美术班传单,就算是相对精致了一点,大多也只是瞄一眼,随手扔掉。

不当着阿雅老师面扔,已经算是有修养的。

可当听说凭着《招生请柬》,能让那扎马尾巴的所谓大宗师画一支玫瑰,顿时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免费的,为什么不试试,反正孩子3点钟放学,还早着呢,闲着也是闲着。

不止一人挥舞着请柬,或者迅速从地上捡起刚刚扔掉,且被人踩了一脚的请柬,挤向阿星。

手中没请柬的,纷纷去阿雅老师那里索要。

第一位将大红喜帖递到阿星面前的是老齐头,他和周围的几位家长亲眼目睹了阿星大宗师15秒钟内,运笔如飞,刷刷刷勾出了一只红玫瑰。

老齐头眼睛不大好,举着喜贴,借着日光反复端详,心中画弧:事先印好的吧,八成是靠药水显现。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第二位白大妈也拿到了画,啧啧称奇,“跟真的一样!”

“哇,好漂亮!”

“这真是铅笔画吗”

“绝了绝了。”

人群拥挤,七嘴八舌,纷纷抢递“喜帖”,求阿星当场作画。

阿星11秒1个,10秒1个,9秒1个,越画越熟练,铅笔换了一支又一支。

阿雅在一旁解说。

“……每支花的形态都是随机的啊,绝不会出现完全一样的两只玫瑰。

您可以就全开还是含苞提出要求,不会影响速度,随手的事儿。

好,完成,大妈您拿好喽,下一个该这位大姐了……”

有人用指肚抹黑法验证过真伪后,发出牵驴客一般的夸张惊呼,“哇,是真画啊,绝对新鲜出炉,太神奇了,绝活绝活!”

“2b铅笔能画出真彩的效果,闻所未闻呐!”

“不愧大宗师,服了服了。”

“大宗师,我要报名。”

“我和我孙子两个人都报名,我也要学。”

……

阿星埋头作画,不管收人。

阿雅只带来100张宣传贴,早发完了,被一帮子家长围住。

“为什么不让我老汉报名,我和孙子一起学,交两份钱。”

“老师老师,我小女儿今年三毛岁了,可不可以报名”

“别的美术班每节课10元,最多15,你这每节课25,是不是贵了一点”

“只是周六、周日上课吗换个时间行不行”

阿雅想到了报名人会不少,但没料到场面如此夸张,东一句西一句回答,疲于应付,终于不耐烦了。

“详细要求《招生请柬》上都写的清清楚楚,你们自己看。阿星大师精力有限,只收50名6-10岁儿童。报名的持《招生请柬》排队,交钱,留下电话号码,找不到地方或者不放心的,一会儿随我去看教室……”

后面有个中年男心急,举着个大红“喜帖”嚷嚷,“借过借过,别耽误我随礼。”

“哈哈哈!对对,随礼,随礼。”

“我随200。”

“我也200。”

“新婚快乐。”

“一个个来,我得登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