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横明 第537章 偏离了初心

不过,账不能这么算,因为在东瀛缺少铜钱,所以他们的兑换比例区别很大。

如果用白银交易,那么在东瀛的价格比在大明要贵。

但是按照铜钱交易的话,则完全反过来,真是差了很多!

而在室町幕府之后,东瀛长期陷入内乱,一方面产能下降,另一方面需求增加,所以他们的刀剑不但粗制滥造,还供应不足。

至于甲胄方面,那不要说了,东瀛从来就没有多余的钢铁来造战甲,他们的钢铁都是从大明或者南洋贸易得来,真是有人为制造上好的武器,还专门购买过乌兹钢。

多方面原因下,菲利普很机智的选择用白银交易!

因为,大明给他们要求的正是黄金!

东瀛的黄金比例比大明合适,但是比他们在南洋还是要差些。

谁都知道,佛郎机和西班牙在满天下的寻找黄金,他们的黄金比例相比东瀛,更加合适。

所以啊,在此用白银,可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表现了。

“每把刀,我给您三两银子结算,你用五两卖出去,如何”

“三两”足利名人还以为自己听错!

如果用白银结算的话,那太合适了!

因为东瀛缺铜,此前的兵器都是用珍贵的铜钱结算。

室町幕府时代,刀剑最便宜的时候,也要一千文一把,可别小看一千文,在那时候,多的时候,能换五两银,少的时候,能换三两银。

东瀛缺铜,他们流通的也是大明钱,银铜比例,在生产白银和缺铜的情况下,就是这样的比例。

那时候的兵刃,虽然比起大明一般的武器强,但是比眼前的这些,差别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眼下他们手里的东西,在东瀛,或许就比乌兹钢经过百炼出的武器差,甚至比一般的百炼钢都要强悍!

这样的精品武器,就是在刀剑最便宜的时候,也要比现在的成交价贵上一倍!

划算,简直是太划算了!

足利名人转念又一想,便明白为何大明在几十年的战斗里,屡屡获胜。

看看他们的兵刃已经强大到什么地步

就是这样一个远超东瀛平均水平的刀剑,已经都到了退役的地步,他们现在用的,该是多么可怕!

不去管大明怎样,这些武器流入东瀛,对德川家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成交!”思考片刻的足利名人,便做出自己的决定。

转手就能赚一多半,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买卖更合适

而且关键是,东西好啊!

现在让那些大名们拿出数千两白银对应的铜钱,那是难上加难。

但是换成白银交易的话,那就太方便了,谁家还不存着万两白银

东瀛的大名们,什么时候缺过白银

足利名人很快的速速便同意,让菲利普心里有些难受:价格说低了啊!再提高一两,对方还能同意啊!

不过话都说出去,他也没啥要改变的了。毕竟,他自己从中间也赚不少!

谁能想到,大明此前报价要一两多的二两的兵器,方书安竟然用不到一两的价钱给了他

……

……

忘记自己本职工作的菲利普,在赚钱的路上一发不可收。

南洋和东瀛同时下了不小的订单,让他忙的根本脱不开身。

兵刃的特殊性,他的过关、出口、报税,都十分严格。

不过同样的,上头十分重视,所以尽管手续复杂,但是放行的速度很快。

为了防止运输兵器的船只发生什么意外,大明甚至贴心的安排几艘装备有新式佛郎机和大型虎蹲的炮舰护送。

美其名曰,为武器护航!

但是船长心里跟明镜似的!

船上那些他管不到的锦衣卫和东厂幡子们,才是船只跟着南下北上的关键。

不过,好在这些锦衣卫虽然一言不发,却也不曾有什么逾越的事情出现,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在一个本子上写写画画,似乎在记录什么。

甚至于,要比一般的锦衣卫还要客气,因为每次给他们送饭的时候,那些官爷们,竟然会说多谢。

太不寻常了!

而有了菲利普之后,方书安终于能从军火贸易中解脱出来,但是么,他还有些烦心事要办。

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起名字更加麻烦了……

方书安为两个女儿的名字翻遍古籍,总算挑出几个来,却又犯了选择困难症,只好拿着选好的名字去找爷爷。

老方也算是学术等身,如果不做阁老,他也会是一方大儒。

方书安才走到主院里,便遇见老方。

也是凑巧,方从哲刚下朝回家。

现在,老方虽是首辅,但内阁的日常运转已经不需要老方。

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外,一般的细枝末节,他不怎么参与讨论。

芝麻蒜皮的事情,泰昌和内阁并不愿意劳动老方,这并非是排挤和弃用,而是担心老方身体。

东林党和清流什么德性泰昌清楚得很,方阁老倒下的话,改革就得中断,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方从哲不是张居正,泰昌也不是万历,大明还离不开老方坐镇中枢,方从哲门生不少都是大明的府县官员,论及对大明官场的影响,目前谁也比不上老他

……

老方看了眼方书安递上来的纸张,右手中指轻敲桌面,思索良久之后,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了一首诗,方书安探头一看,读了出来:

怪得清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

惟应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

这首诗比较生僻,方书安没有读过,心里默念两遍,明白了爷爷意思。